60歲以上的癌患,為什麼治療時,不提倡再做放化療了?

盧軼稱心

為什麼60歲以上老人患癌,不建議放化療呢?

第一,無論男女過了六十歲,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已經減退,自我修復功能(自愈力)下降,對放化療的反應相對比較遲緩,在遭受了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後,一時難以迅速顯現出來,一旦出現後果,卻難以補救。

第二,人到了六十歲以上,身體常常出現了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足,消化功能減退,放化療的毒副反應,會產生或加重上述症狀,造成二次損傷。

第三,老年人癌症相對年輕人患癌,發展速度慢,只有不過分刺激它,可以帶瘤生存很長時間。如同一塊土地,莊稼長不快,雜草長也不快。人如果能活到120歲,體內會有3~4個惡性腫瘤,但它們不會影響人的 生活質量。人的年紀越大,腫瘤的惡性程度就越低,風險也越低。

第四,癌症是衰老過程中的必然產物。DAN在複製過程中發生突變,就有產生癌細胞。複製過程如同複印文件一樣,複印時間越長,複印材料越多,出差錯的機會越多。如果我們把80歲左右病故的人都做一遍尸解,就會發現100%的人體內都有腫瘤。隨著年齡的增高,患癌的幾率也就越大。如果人在70歲以前長腫瘤,這就是病理性的。70歲以後,生長的腫瘤就是生理性腫瘤,沒有什麼病理意義。

第七,對於老年人患癌,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是更為重要的。在國外主張用自然療法,我國有自己獨特的中醫,中醫屬於自然醫學,比國外的自然療法理論超前得多、完善得多。不少老年癌症患者,在中醫的呵護下,帶瘤延年,不僅生活能夠改善生活質量,而且不增加子女的心理和經濟壓力。老年人放化療,常常出現“瘤”未去,人已去,或者,“瘤”還留著,人沒留住。


康文草堂


康愛在線

首先明確回答,沒有這一說法。

一般人為何這麼厭惡化療,因為化療讓人多少不同程度的痛苦、化療費用也不低,部分甚至不能報銷,並且化療也會導致諸多的不良反應,比如骨髓移植、噁心嘔吐、腹瀉、皮膚色素沉著、脫髮甚至手腳麻木等。這些副反應都會讓患者不舒服。

年齡不是患者是否化療的主要參照指標。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其實問題裡的這句話沒有說主語,不知道是“誰”不提倡,可能是隔壁老王,但是絕對不是一個靠譜的醫療機構給出的建議。


有人說是“美國腫瘤協會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上述原則”,這也是子虛烏有的事。到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官網上,根本找不到類似的建議。當然,美國有很多的野雞協會,有一些名頭聽著很大,但是其實是非主流的民間組織,也會有各種建議,水平跟隔壁老王也差不多,不必太認真。

所以,能不能進行放化療,不能搞年紀一刀切,更不能泛泛而談,需要讓主治醫生對個人病情的具體分析。對於年紀不大的患者,如果身體狀態不好,醫生也不會建議放化療。


一節生薑

真的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整天有這種子虛烏有的傳說。中美之間五年生存率的相差,跟多種因素有關,但是肯定跟這個傳說無關。這個說法無論從來源上,還是從現實和邏輯的角度去考量,都是站不住腳的。

先從來源上說

筆者在網上找了半天也沒有看到原文,包括美國腫瘤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官網。

再從現實和邏輯的角度去看

任何一種化療藥,想要上市,必須在前期進行臨床試驗,證明其療效和安全性,然後才能被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CFDA(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且必須在說明書中寫明適應症和禁忌。老年患者,身體代謝藥物的能力不如年輕人,所以有時候化療藥物的劑量會有所調整,以減輕副作用,但是幾乎沒有說明書提到“60歲以上的癌患不建議使用”的字樣。退一步來說,即使美國腫瘤協會有這種的說法,FDA和CFDA作為權威機構,理應更值得信賴。“一節生薑”老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研究副教授)曾說,“美國有很多的野雞協會,有一些名頭聽著很大,但是其實是非主流的民間組織,也會有各種建議,水平跟隔壁老王也差不多,不必太認真。”



腫瘤知道


平凡人生之無痕

我家有個親戚已經70多歲了,她患了淋巴癌。醫生都說治不了,抬回家裡面自己找一點麝香就醫治好了。現在已經過了七八年已經80多歲了,和正常人一樣。另外,有個年輕的得了癌,也吃的是麝香,現在好很多了。這個是真的,不是假的。患了癌症的朋友如果相信,可以自己去買真的麝香來試試。


劉金子


安平解裘康愛在線


米粒兒O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