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有哪些症狀?

馬米端狂歡大弘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2018年元旦,當大家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悅氣氛中時,娛樂圈有一位年輕的男演員因為癌症去世了,年僅20多歲。他叫王苗,從生病住院到去世,一個鮮活的生命在短短20天便離開了我們。或許你不認識他,但是他的經歷卻不得不讓你注意!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見癌症,是導致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全球每年有723000例胃癌死亡病例。東亞和東歐是胃癌的高發地區。我國的胃癌發病率和生存率不容樂觀。2018年2月,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最新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按新發病例數,胃癌排在第二,僅次於肺癌。按照惡性腫瘤死亡率,胃癌排在第三,僅次於肺癌和胃癌。

1.胃痛

2.食慾減退,消瘦,乏力

這是另一組常見而又不特異的胃癌的症狀,當與胃痛同時出現,而又排除了肝炎時,應該重視。

3.噁心嘔吐

噁心常常是胃癌引起消化道梗阻時所致。

4.便血

出血和黑便也可在早期出現,平日無胃病的老年人,一旦出現黑便尤應警惕胃癌的發生。

除上述症狀之外,胃癌患者也會出現腹瀉、便秘、輕度貧血、下腹不適、也可以有發熱,也有些患者甚至可以先出現轉移灶的症狀,如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臍部腫塊等。

胃癌可以治好嗎?被診斷為胃癌最多可活多長時間?

早期胃癌患者手術後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95%。但是如果胃癌發展到了晚期,療效便不甚理想了。因此,早期發現胃癌,是延長胃癌患者生存期的重要一環。

Ⅰ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為90%~95%,Ⅱ期為60%~80%,Ⅲ期為27%~39%。Ⅳ期是17%。


百科名醫

【胃癌的早期能通過症狀早點被發現嗎? 】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076000bad06c017e131\

醫學微視

早期胃癌預後與已經發生遠處轉移的IV期胃癌截然不同,前者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有資料認為在95%,侷限於黏膜內的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接近100%,而IV胃癌不足5%,有報道認為2%左右。故早期發現胃癌意義巨大。早期胃癌缺乏特異性症狀,定期做胃鏡檢查是早期發現胃癌的有效方法。胃鏡是診斷胃癌最重要的手段,內鏡下取活檢,送病理是確診的方法。胃鏡能夠在直視下觀察胃的病變,判斷性質。此外,CT能發現胃壁增厚、胃壁腫塊,並判斷附近淋巴結是否腫大和鄰近臟器轉移情況。上消化道鋇餐造影能觀察胃壁形態,鑑別潰瘍性質,要發現早期胃癌需要氣鋇雙重造影。胃癌伴少量出血時便常規可出現隱血陽性,胃癌患者還可出現貧血、部分消化道腫瘤標記物升高等,但缺乏特異性。


胃癌防治

胃癌的症狀包括疲勞、少量進食後感覺飽脹、嚴重且持續的胃灼熱和消化不良。此外,還包括不明原因的持續噁心、肚子痛、持續嘔吐和體重意外減輕。

1.胃癌有哪些風險因素?

胃癌有許多風險因素,如果您有以下情況,可能需要提高警惕:

愛吃鹽重和熏製的食物;

很少吃水果和蔬菜;

食用過被黃麴黴毒素(一種真菌)汙染的食物;

胃癌家族史;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慢性胃部炎症;

惡性貧血;

抽菸;

胃息肉。

2.胃癌有什麼症狀?

胃癌的體徵和症狀可能包括:

疲勞;

進食後感覺脹氣;

即使是少量進食也感覺飽脹;

嚴重且持續的胃灼熱;

始終存在嚴重的消化不良;

不明原因的持續噁心;

肚子疼;

持續嘔吐;

體重意外減輕。

3.哪些檢查可以發現胃癌?

如果存在疑似症狀,以下檢查可以幫助儘早發現胃癌。

胃鏡:將帶相機的細管從咽喉插入胃部,醫生可以尋找癌症的跡象,如果發現疑似區域,可能會取部分組織進行活檢分析。

成像檢查:包括CT掃描和鋇餐檢查,它們可以讓醫生更清楚地看到胃部影像。

成像檢查:可能包括CT和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

探查性手術:這可以尋找癌細胞擴散到食管、胃部以外、胸部或腹部的跡象。探查性手術通常通過腹腔鏡進行。

小貼士:經常運動、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鹽和熏製食物、戒菸以及定期體檢可以幫助預防胃癌。


提到胃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醫學上將胃癌定義為:源於胃粘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主要是胃腺癌,胃癌佔胃部惡性腫瘤的95%以上,已經成為了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於種種原因及壓力的增大,胃癌發病呈年輕化趨勢,胃癌在我國有這麼高的發病率,具體都有哪些我們常見的症狀呢?

早期胃癌常常沒有明顯的症狀,部分患者有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很多時候胃癌都是在體檢時發現的。

胃癌的主要症狀有:上腹痛、納差、厭食、乏力、體重減輕,最典型的的症狀是:腹痛及體重減輕。

患者發生腹痛,一般開始症狀較輕,無規律性,進食後不能緩解,隨後逐漸加重,重的呈持續性劇烈疼痛,當胃癌浸潤侵犯胰腺或橫結腸繫膜時,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或者說腹痛的規律性改變,而且程度日益加重。有些老年人痛覺遲鈍,常常訴說腹部脹痛,這些症狀往往易被誤認為胃炎或潰瘍病。


醫學慕課

上腹痛、食慾不振——胃癌徵兆

胃癌70%以上無明顯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例如: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反酸、噯氣、食慾減退等,多數患者以為是慢性胃炎或胃潰瘍而忽視。

因此,對於出現上腹部不適或隱痛等同時既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史、喜食煙燻食物、患有慢性胃病及胃潰瘍的患者,要及早入院檢查並定期複查胃鏡等。

推薦檢查:胃鏡檢查、胃癌易感基因檢測

高危人群

1.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者;

2.有慢性胃炎,胃息肉,消化性潰瘍病史;

3.有不良飲食習慣者:如喜燙食、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喜食燻烤、煎炸、

硬質食物;飲食無規律,暴飲暴食者;經常食用可能黴變食物等;

4.大量飲酒,年齡40歲以上;

5.精神壓力大,長期抑鬱、焦慮者


健康時報

WKZNN:

胃癌是指胃部的惡性腫瘤,由胃部細胞不正常繁殖與增生而成,最常見的是胃腺細胞癌,其他還包括胃平滑肌瘤、胃淋巴癌、胃神經細胞癌等。胃癌的病因通常是許多因素所造成的。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長期大量吃醃製、燒烤、油炸等食物、遺傳體質、萎縮性胃炎並腸上皮化生、胃腺瘤性息肉、曾經動過胃切除手術等,都會增加罹患胃癌的概率。


科學運動與健康

胃癌初期類似胃潰瘍的症狀,上腹部飽脹不適、痛、泛酸、噯氣、噁心,偶有嘔吐、食慾減退、消化不良、黑便等。中胃癌(即中晚期胃癌)症狀見胃區疼痛,常為咬齧性,與進食無明顯關係,也有類似消化性潰瘍疼痛,吃飯會緩解

上腹部飽脹感、沉重感、厭食、腹痛、噁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水腫、發熱等。賁門癌主要為劍突下不適,疼痛或胸骨後疼痛,伴隨進食梗阻感或吞嚥困難;胃底及賁門下區癌常無明顯症狀,直到腫瘤巨大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時才引起注意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當胃癌在早期時候沒有明顯的症狀和體徵,只有當胃癌進行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出現臨床症狀。

尤其是進展期的胃癌最早出現的就是上腹部的疼痛,並伴有食之無味,體重減輕,乏力等症狀,腹痛有急有緩,在開始的時候只有上腹部的飽脹感和不舒服,進食後這種感覺會加重,並有隱痛。胃癌的患者常有易飽感,是指患者雖然感覺到飢餓,但是隻要隨便吃點東西就感覺飽脹不舒服。

當胃癌發生併發症時會有一些特殊的症狀出現:賁門癌累及食管下段時會有嚥下困難的感覺,即噎膈感。胃竇部癌引起幽門梗阻後,會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潰瘍型癌出血時會有黑便和嘔血。

那麼生活中到底怎麼做才能儘量的預防胃癌的發生呢?


小克醫學

胃癌是指發生在胃粘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在各種惡性腫瘤中胃癌首位,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比例為2比1.

一、胃癌臨床表現

早期胃癌多數患者無明顯症狀,最常見的初發怔類似於十二指腸潰瘍或慢性胃炎的症狀,如噯氣,發酸,食慾減退等。

進展期胃癌(也叫中晚期胃癌)疼痛,體重減輕是進展期胃癌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此外還有患者常有上腹不適,進食後飽漲,食慾下降,發力,消瘦,噁心,嘔吐等,癌腫擴散轉移後可能出現肝大,黃疸,腹水等相應轉移症狀。絕大多數胃癌患者無明顯體徵,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部輕壓痛。

胃癌發生轉移時,可出現相應體徵,胃癌常見併發症,

1,出血:可出現頭暈,心悸,嘔吐咖啡色胃內物,柏油樣大便等。

2,賁門或幽門梗阻,取決於胃癌的位置。

3.穿孔:可出現腹膜刺激症。

纖維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癌最直接最有效的診斷方法,直接觀察胃粘膜病變的部位和範圍,並可獲取病變組織作病理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