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东方国家普遍受“华夏文明”影响,朝鲜、越南等国都使用过汉字,20世纪以后,东亚,东南亚国家纷纷去汉化,朝鲜、越南文字改革后,全盘不用汉字,然而,唯有一个国家,没有完全抛弃汉字,那就是日本。图为朝鲜曾将汉字作为官方书面语言。


众所周知,东方国家普遍受“华夏文明”影响,朝鲜、越南等国都使用过汉字,20世纪以后,东亚,东南亚国家纷纷去汉化,朝鲜、越南文字改革后,全盘不用汉字,然而,唯有一个国家,没有完全抛弃汉字,那就是日本。图为朝鲜曾将汉字作为官方书面语言。


图为朝鲜上世纪街道上的汉字,这个曾全面使用过汉字的国家,除了几处古迹,竟找不到其他写有汉字的地方——朝鲜解放后,逐步废除了汉字。
其中,最具体的事物便是使用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如今,为了招揽汉字文化圈的游客,韩国街头还是有不少店铺有汉字招牌。
其中,最具体的事物便是使用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如今,为了招揽汉字文化圈的游客,韩国街头还是有不少店铺有汉字招牌。
1980年以来,韩国加速“去汉字化”,为了彻底去汉化,2005年的时候,把首都“汉城”改为“首尔”。
但是,中国的重新崛起,东亚的复兴在望,特别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使得韩国有识之士预感到即将被孤立、不知何去何从的文化危机感。韩国的“去汉字化”问题遂再度成为举国重新检讨的国家课题之一。
越南也推行“去汉字化”,但是,这样一来,因为语法、语调、语义等历史原因,只是单纯的把汉字用拼音进行的标注,用了拼音化的中文后,出现了各种问题。
最为明显的一点是,导致拼音化的汉字长期存在词义表达错误和理解障碍。为了避免同音异义字,越南当局甚至通过减少了词汇量来规避错误,这使得越南文化词汇越来越平庸和单调。
迄今为止,日本首都“东京”,虽然与中国北宋京城同名,现在也有英文音译,但是,还是规规矩矩地写上汉字。
回首日本文字变迁,不能说日本的文字没有改革,毕竟日本的外来语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三分之一,但是外来语再多,日语里的汉字终归无法取消。
因为一旦取消汉字,同音不同字的功能马上消失,日语马上就会出现词义的混乱局面恐怕,到那个时候,日本人也无法看懂他们的字母要表达什么意思。
中国可谓是日本的第一任“文明课老师”。历史上的日本经历四次“才变”,一次跟德国有关,一次跟美国有关,两次跟中国有关。
日本学习华夏文明的刻苦,刻到了骨子里,他国无人能及。如今,或许,日本也和韩国人一样,虽有心和“汉”说永别,可是基于现实情况,又无法彻底去汉化。
古代的日本上层人士,似乎每一个都是“中国通”,他们的汉语文言功底甚至比中国人还深厚,礼数比中国人还周到。足见古代中国文化进入了他们的血脉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日本注定与华夏文明有“扯不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