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印巴雙方不能失去之重

克什米爾(Kashmir),全名為“查謨和克什米爾”(

Jammu and Kashmir),簡稱克什米爾。克什米爾地區位於南亞次大陸北端、喜馬拉雅山南麓,與中國、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為鄰。面積約18萬平方公里,其中印度實控其中五分之三,巴基斯坦實控五分之二,克什米爾全境人口約1300多萬,巴控區約400萬人。穆斯林約佔 77%,印度教徒約佔 20%。其餘為錫克教徒和佛教徒。

克什米爾——印巴雙方不能失去之重

克什米爾雙方實控線

今天就直接說說,克什米爾對於印度與巴基斯坦而言,意味著什麼?為什麼雙方寧願為此從印巴分治,一直打到今天,大規模戰爭沒少過,小規模衝突就沒停過,花了無數錢,死了無數人,為什麼還是不能解決掉?

巴基斯坦與克什米爾

前面說過巴基斯坦(PAKSTAN)中的K指的就是克什米爾。不過這個”k"指的是全部克什米爾,而只是巴方實控的地區,解釋權還是在巴方手中。巴基斯坦如果失去,或者放棄“K”,那麼法理上巴基斯坦這個國家就不應該建立,或者存在。

這是表面上,巴基斯坦不能失去“K"之輕。內核上,還可以追溯到巴基斯坦建國的理念,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建立巴基斯坦這個國家?

這個答案就是巴基斯坦國父真納接收併發揚光大的理論——兩個民族。此理論認為南亞這個地區分為兩個“民族”——

穆斯林印度教徒,這兩個民族應該各管各的。如果此地居住著穆斯林就成立穆斯林的國家,是印度教徒就成立印度教的國家。

克什米爾——印巴雙方不能失去之重

左真納,右甘地

首先說明一點。“兩個民族”的理論不是真納提出的。另外,把宗教當成民族劃分依據,怎麼看都像是為後代埋雷,不過南亞那地方,就像大鍋飯,已經夠混亂了,能靠宗教做最大公約數,相當不錯了。

但對巴基斯坦來說,印度佔有克什米爾就意味著其建國合法性被否定。而且,如果巴基斯坦承認穆斯林佔多數的克什米爾地區為印度的領土,也就否定了自己賴以立國的根本原則——“兩個民族理論”,為什麼穆斯林佔多數的地區要接受印度教的統治。

立場上,巴基斯坦認為克什米爾是一個國際法意義上有爭議的領土,它是南亞次大陸印巴分治未完成的議程,核心是執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明確支持克什米爾自決權的問題。為此,巴基斯坦不斷尋求域外大國介入調停。

從巴基斯坦的立場就可看出,巴基斯坦國力比印度來說,太弱,不引入域外大國的力量,根本擋不住印度。還有克什米爾自決權,克什米爾大部分人是穆斯林,自決權天然會親近巴基斯坦。

另外一個就是安全與水源問題。

克什米爾——印巴雙方不能失去之重

印度河三條支流流經印控克什米爾

巴境內3條主要河流均源自克什米爾地區,對於水資源短缺的巴而言,克什米爾無疑就是巴的“生命線”;另外,面對強大的印度,巴缺乏戰略縱深,尤其是缺乏核戰略縱深,在印度大肆推進的核戰略面前,如果進一步失去克什米爾,巴將“無處可藏”,完全陷入印度的包圍之中。因此,克什米爾被視為巴國家安全的重要防線,控制克什米爾可以使其在戰略上對印度中北部處於居高臨下的位置。而一旦失去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北部的戰略要地和連接

拉合爾—伊斯蘭堡—白沙瓦之間的公路和鐵路重要交通都處於印度的直接威脅之下,巴在戰略上將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

印度與克什米爾

印度是基於“世俗主義”建國的,印度認為,巴基斯坦是一個按宗教界運作的國家,印度是一個能包融任何宗教的世俗國家,所以不光是克什米爾,甚至包括巴基斯坦,乃至整個南亞,還有緬甸都應該成立一個“大印度聯邦”全盤繼承大英帝國殖民遺產。

克什米爾——印巴雙方不能失去之重

就是這個英屬印度

1962年,被某個國家摩擦一頓後,“大印度聯邦”的夢基本就不提了。順便說一句,此戰間接影響了第二次印巴戰爭。

如果讓克什米爾這個穆斯林地區交給另一個穆斯林國家,也就間接承認了巴基斯坦“兩個民族”的理念,也就否定了印度“世俗化”建國的理念,搞不好印度國內那些穆斯林佔優的邦直接就鬧獨立了。這就是印度對克什米爾不能承受之輕。

所以,印度一直把克什米爾地區當作一個國內問題,頂多就是與巴基斯坦的問題,並極力不讓某域外大國介入。

二國的困境

二國高層都明白,世界各國各地區都在組建自己的區域合作組織,發展和平才是這個世界的主題。自己落後一分,在未來的競爭中就少一分勝算。尤其是在雙方握有核武器的情況下,進一步,一起完;退一步,整個國家的國運再次中斷,外加自己的政治生命,就此完結,還可能戴上“印奸”這帽子,這是那個領導人都不敢做的事。

所以,克什米爾問題完全是一個“無解”的困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