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靠譜是怎樣煉成的?

成年人的靠譜是怎樣煉成的?

原創之三十四

聊職場人生+個人微信:oldshen88888

後臺回覆“201905”獲得5月推薦書單資源

成年人的靠譜是怎樣煉成的?

作為一個成年人,“靠譜”是最低也是最難的目標。

人生的不同階段,靠譜的標準是不同的。

在職場階段,“靠譜”無外乎兩個表現:

——職業和敬業。

成年人的靠譜是怎樣煉成的?

01

職業≠加班

不職業=工作進度沒反饋=工作成果不彙報

十幾年前,我剛參加工作時不願意寫週報,認為是形式主義。

前輩就跟我說:

寫週報,不是讓你自己統計每週都幹了什麼,而是不斷強調你要向領導彙報工作,並且懂得如何彙報,週報是強化關係的載體,而不是目的。

最初,我以為只有我愚鈍,需要人指點。

後來,我自己開始帶人,慢慢的發現,那種狀態並不是個例。

不知道是裝傻,還是真不懂,讓一些職場人保持職業溝通很難。

有一兩年工作經驗的人,應該知道職場的“1-50-99”的溝通原則。

  • “1%”是工作剛開始的時候,和領導溝通目標和實現路徑。

  • “50%”是工作進行到一定階段後要彙報,有問題請求支援,沒問題說進度。

  • “99%”是快完成工作的時候要彙報,要把工作和目標進行復核,萬一出了問題還有改的餘地。

最終,工作完成要有覆盤或回顧。

分配了工作不反饋進度和結果的人,是不是覺得領導就會忘記?

不展示成果,是覺得領導不會進行評價?

這樣職場不溝通,是把領導當老年痴呆嗎?

職場有容錯率,但無法容納因為這種不職業帶來出問題的風險。

說嚴重點,分配完工作就石沉大海,不出問題天下太平,一旦出問題都是個人兜不住的大事。

很遺憾,我真遇到過一位這樣的。

也許他背後做了很多工作,也許他認為自己付出了最大努力,但職場中,領導有權利知道他的工作情況,每個職場人都有義務積極彙報工作情況。

工作就像談戀愛一樣,只要愛的不夠深,總有厭倦對方的那一刻。

與其用“冷戰式”的不溝通,浪費自己大好青春,不如早點職業的結束互相折磨的關係。

02

敬業說起來很虛,做起來可以很實。

我剛剛加入現在這家公司的時候,算是“臨危受命”,需要在20天內完成一場數百人的發佈會。

雖然規模遠不夠包下整個“國家會議中心”,但除去休息日、法定假日最多隻有十來天,對於3、4個人的團隊來說,還是蠻有挑戰了。

從分解任務排時間表到供應商提案修改,

從視覺設計到老闆的演講稿,

從輿論預熱到後期傳播,

從傳統PR到新媒體事件,

團隊每個人必須關注到位。

就算確定完供應商,不等於就能躺著看別人幹活。

身兼數職連續加班,不需要解釋,當然也是考驗大家敬業精神的時候。

畢竟,公司上百萬預算放在你手裡,就算不對公司負責,也要對得起你手裡的預算。

發佈會前5天,我在項目工作群裡發信息:

發佈會之前的三天非常關鍵,

請各位提前安排家中事宜,

週六週日需要臨時來公司加班,

這幾天不允許請假,請假一律不批。

事後可以倒休。

結果有個小朋友跟我說:“週六日來不了,而且明天要請假!”

WTF??

除非是極低概率事件或極端的情況,同意你的請假就是對其他成員的不公平,畢竟別人得分攤你的工作。

更何況,再三追問之下週末不加班的原因是“週六晚上要考試”。

拜託,去年有同事在考研的前一天晚上還在和媒體溝通選題好不好!

更何況,在籌備期,老人住院、小孩生病,牙疼的我超量的磕了5片止疼藥,這些事連續發生我都不請假,甚至我都不讓團隊知道,你好意思讓我批你請假?

職場不是道德批鬥大會,但我相信敬業的態度能合理的解決所有問題。

敬業不需要拿出來炫耀,

只因為我要對得起團隊和客戶的信任,

只因為我尊敬和我一樣直面挑戰的小夥伴,

只因為要對得起大家的付出,不辜負整個團隊的“敬業心”。

不少人認為,“敬業”是個很虛的形容詞,我卻覺得是做事最需要的品質。

03

我有個習慣,開車聽廣播。

有天早上9點多,主持人唸了一位聽眾發過去的信息:

早上剛到公司,就接到家長電話,現在在家門口但沒帶鑰匙。

自己打算從公司趕回家送鑰匙,卻受到老闆發信息,10點要開緊急會議,必須到場。

覺得很冤枉,不是“家庭第一”嘛。

怎麼能有這樣的公司!

不知道你們聽完什麼感覺,也不知道這位聽眾在公司是什麼級別,但從描述內容聽來,我只覺得處理工作的方式,既不專業,也不職業。

首先,這個問題不是什麼死循環,也不是多大事,有很多解法,甚至不用自己離崗就能解決。理性的說,他本人離崗處理這件事的單位成本要遠遠大於購買服務的成本。從感性角度說,就算他在早高峰的北京一路堵回去,沒準還得落個“怎麼這麼久”的埋怨。

其次,“家人第一”的是要講場景的,不往極端情況去推演,就按當天的實際情況來說:在一個夏天的上午,老人身體健康,沒風沒雨的情況下,有什麼立刻、馬上、瞬間就要回去開門的理由嗎?

如果你認為這叫“不孝”,那你應該看看《都挺好》的前幾集,大哥蘇明哲在美國處理不好家事和公司老闆的約定,看上去盡孝了,但是後果也很嚴重。

成年人的世界,自己都處理不好自己的工作,有什麼資格提“盡孝”二字。

試想一下,這個情況讓蘇明玉遇到,會怎麼解決?

成年人的靠譜是怎樣煉成的?

可能是叫閃送把包好鑰匙的包裹送回去,

也可能是叫滴滴把鑰匙帶到制定地點,

還有可能直接叫個開鎖公司到現場解決,

甚至,擔心家長舟車勞頓直接在家附近的酒店訂房休息...

這個小故事本身沒什麼,但這是反應的是人的靠譜程度。

人在不同的階段都要面對不同的選擇,你要做的是選擇你能承受的,承受你所選擇的。

成年人的世界,選擇了“職場”路線,就要用職業和敬業來證明自己的“靠譜”。

靠譜不是說的,是做出來的,而且是互相的。

職場是成年人的世界,

別在沒有資本的時候耍起你的個性,

別在最該成長的時候長出一顆玻璃心,

別在本該職業敬業的時候走呆萌賤路線。

成年人的靠譜是怎樣煉成的?

聊人生,聊職場

加申先森個人微信:oldshen88888

(註明:城市+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