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何曾“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一直被人們當作求賢若渴、尊重人才的典範,但是,史學家們對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事產生了爭論。

劉備何曾“三顧茅廬”


一種意見認為,可以證明“三顧茅廬”實有其事的,不僅有《出師表》,《隆中對策》更是詳實地記錄了劉備三次往訪,諸葛亮的侃侃而談。陳壽寫《三國志》時接受了《出師表》的說法,我國曆代也沒有人對此文的真實性提出過異議。


另一種意見認為,《出師表》的這段記載並不可信。諸葛亮是位胸有宏圖之士,劉備請他出山,正合他的心意,他豈能大擺架子,以致可能失去良機。當時諸葛亮不過是個無名青年,劉備怎能對他低三下四?當時的劉備正面臨著曹操十幾萬大軍南征的威脅,《隆中對策》對燃眉之急的現狀隻字不提,卻大言“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彷彿曹操正在北方坐等捱打似的。


劉備何曾“三顧茅廬”


《隆中對策》很可能是後人為了附會《出師表》中的《三顧茅廬》之說,加工杜撰。


有的史學者認為,歷史的真相併不是劉備三請諸葛亮,而是諸葛亮主動登門自薦。其依據是《魏略》中說:“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

劉備何曾“三顧茅廬”


《魏略》是三國時魏人魚豢所作,成書於《三國志》之前,系當代人實錄當代史,頗為可信。


西晉司馬彪所著的《九州春秋》中關於此事的記載,也與《魏略》相同。

從諸葛亮終生積極進取的性格看,“登門自薦”之說應屬可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