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小而强大的蜜蜂,蜜蜂在文化中的意象与呈现

导语:"没有蜜蜂,人类只能活四年。"爱因斯坦生前曾这样预言

,可见在爱因斯坦眼中蜜蜂对于人类的意义有多大。蜜蜂在人类社会中实在太常见了,只要有花的地方,就有蜜蜂。古今中外,都有赞美蜜蜂的记载,在人们看来,蜜蜂虽小,但却辛勤劳作,而且生产甘甜的蜂蜜。在古代贫苦社会,人们对于花和甜的认知非常敏感,所以对蜜蜂产生了非常崇敬的感情,蜜蜂的意象也就常见于人类文明之中了。在绘画、诗歌、陶瓷、文香等人类文化中,随处可见蜜蜂的身影,人们为何对这个身材弱小的精灵情有独钟呢?

一、古老的蜜蜂文化

1、有文字以来就有关于蜜蜂的记载

蜜蜂在大自然中非常常见,只要有花有水的地方就有蜜蜂。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蜜蜂并不友好,因为那时人们没有衣服遮体,在采集打猎的时候很容易遭到蜜蜂的攻击。但是人们在冬季采集的时候发现蜂巢中的蜜汁非常甜美,要知道在大自然中找到如此甘甜的事物并不容易,于是人们开始对蜜蜂赞美起来。我国甲骨文中就有"蜜"字,说明至少商朝时期蜂蜜在人们生活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

弱小而强大的蜜蜂,蜜蜂在文化中的意象与呈现

欢快的蜜蜂

《说文解字》中,许慎将"蜂"解释为:"飞虫螫人者。"把"蜜"解释为:"蜂甘饴也。"这是古人对蜜蜂自然属性的直接认识。虽然蜂蜇人,但是它的蜜却甘甜可口。大自然给蜜蜂本身一个恶名,却给它的分泌物一个褒奖的蕴意。当然,我们现代人通过科学研究知道了蜜蜂蜇人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蜜蜂蜂针和肚子连接在一起,而且没有了缝针,蜜蜂不久就会死去。

弱小而强大的蜜蜂,蜜蜂在文化中的意象与呈现

蜂针

蜜蜂更是常见于古代历史典籍之中,《左传》记载:"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这里面把蜜蜂和毒虫并列在一起,用来比喻一个国家对于他国的觊觎之心。在历史史籍中,蜜蜂因其有毒性,多做贬义之用,比喻一个主体的的危害性,我们现在也说某某一群人一窝蜂似的。直至文艺作品出现,人们才开始给蜂蜜正名,比如晋朝郭璞专门做《蜜蜂赋》,把蜜蜂称赞为最聪明的动物族群。

2、蜜蜂是人类的挚友

根据生物学家研究,蜜蜂在一亿五千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蜜蜂熬过了恐龙等大型动物,一直存活至今。爱因斯坦说,没有蜜蜂,花就不会授粉,也就不会存在植物,不会存在动物,更不会存在人类,而且没有蜜蜂,人类存活不过四年。

弱小而强大的蜜蜂,蜜蜂在文化中的意象与呈现

蜜蜂在授粉

的确,除了一些雌雄同体的动植物,一般只要开花的植物,就必须授粉才更结出果实。蜜蜂一方面为花授粉,另一方面自身也产蜂蜜。自从人们感知到蜂蜜的甜美,就开始饲养蜜蜂并提取蜂蜜。其实早在九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食用蜂蜜,河南贾湖遗址考古发掘出的陶片中,就检测出贾湖人酿的酒中含有蜂蜜的成分。

《礼记》记载:"子事父母,枣粟饴蜜以甘之。"就是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用枣、小米蘸着蜂蜜给父母吃,让他们享受甘甜的滋味。不仅如此,蜂蜜还有治病的功效,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蜂蜜甘平无毒,主益气补中,久服轻身延年。"后世的医书也大多记载常食蜂蜜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

弱小而强大的蜜蜂,蜜蜂在文化中的意象与呈现

贾湖遗址俯瞰图

二、蜜蜂在文学中的寓意

1、古诗中的蜜蜂形象大不相同

蜜蜂在人们眼中是勤劳无私的,这一点在古诗中就有体现。孟郊的:"蜜蜂辛苦踏花来,抛却黄糜一瓷碗。"赞颂蜜蜂辛辛苦苦采蜜,最后一无所求,反而给人们留下一瓷碗的花粉。显然,这样的蜜蜂是惹人喜爱的。站在人类的角度来说,蜜蜂给人们提供了生存物资,当然值得称颂

弱小而强大的蜜蜂,蜜蜂在文化中的意象与呈现

诗人孟郊

可是在有些诗人的笔下,蜜蜂的辛劳却是一种可怜的意象。"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笔下的蜜蜂,虽然辛勤劳动,但是最后却便宜了脑袋肥肠的统治者,讽刺了不劳而获的统治阶层的贪婪和残暴,体现了一种悯农的情怀。站在蜜蜂的视角来看,辛劳采蜜一辈子,可是成果最后却被别人给窃取了,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花开时,和蜜蜂相伴的往往是蝴蝶,它们在花丛中分来飞去,欢快异常。古人又常常把花比喻成女子,因为鲜花美艳芬芳,像极了美人的样子。因蜜蜂和花之间常相伴,也有人把蜜蜂比喻成为多情的男子。所以在感情世界,蜜蜂的意象也不尽相同。"鹤应闻露警,蜂亦为花忙"李商隐笔下的蜜蜂就是这种形象,男子为了追求心爱的女子,对女子大力献殷勤,可是女子却不为所动。

弱小而强大的蜜蜂,蜜蜂在文化中的意象与呈现

蜜蜂和蝴蝶在嬉戏

2、外国文学中的蜜蜂

被誉为"比利时莎士比亚"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梅特林克将蜜蜂族群比喻成人类社会,在《蜜蜂的生活》中,他把蜜蜂的出生、成长和生存过程一一记录下来。蜜蜂的世界和人类社会简直一模一样,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蜜蜂开始产卵生子;接着便开始建造蜂巢,建造蜂巢时,要考虑到地理位置、内部结构、规模大小;逐渐成年的蜜蜂开始试飞、采蜜,逐渐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之中。

人类的生命周期也同样是如此,每一代人的生存目标都是为了下一代,从孕育到分娩,长大之后开始接受教育,然后找工作成家立业,买车买房时要考虑到和父母的距离、是否靠近学校医院、面积要多大才合适。父母对与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蜜蜂产蜜也是不需要任何酬劳的。蜜蜂和人类命运的吻合程度超乎想象。

弱小而强大的蜜蜂,蜜蜂在文化中的意象与呈现

作家普拉斯(右)

美国女权运动主义者普拉斯更是直接以蜜蜂为中心意象,她把工蜂象征为残暴的父亲,她的父亲性格暴躁,他目空一切,没有真心朋友,最终在痛苦的疾病中去世。工蜂也一样,它尾部的蜂针每伤害别人一次,它便也死于非命。普拉斯借此说明男权主义虽然强大,但是却无可避免地存在着巨大的弊病,达到一种男女平等的社会状态,人类的未来才更美好。

三、文艺中的蜜蜂形象

1、瓷器中的蜜蜂吉祥

中国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陶瓷中的纹饰也多种多样,蜜蜂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也被古人绘制印在了陶瓷之中。古人好用谐音字来借意吉祥,蜂谐音蜂,猴谐音侯,蜂猴就代表封侯之意,喜鹿蜂猴纹盘就是如此取意的。

弱小而强大的蜜蜂,蜜蜂在文化中的意象与呈现

喜鹿蜂猴纹盘

该瓷盘描绘一松树、两猴、两鹿、还有若干只蜜蜂,它们有机地分散在盘中央,就像是一幅和谐的自然名画,每一个意象都象征着吉祥如意,这样的盘子多是皇家或者贵族使用,足见古人高雅的艺术取向,也能看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花鸟画中的蜜蜂写真

蜜蜂即使再小,也算是一种常见的花鸟,这当然逃不过古代花鸟画家的眼睛。五代十国时期的大画师黄筌《写生珍禽图》中描画了麻雀、蝉等二十余种动物,蜜蜂也位列其中。而且黄筌画的是飞行之中的蜜蜂,轻薄的羽翼在振翅飞翔,穿过地上爬行的蚂蚁和乌龟,显得蜜蜂更加生动可爱。

弱小而强大的蜜蜂,蜜蜂在文化中的意象与呈现

写生珍禽图

3、音乐中欢快的身影

音乐中的蜜蜂多是抒发欢快的情感的,一来,蜜蜂和燕子一样都是春天开始活动,寓意着万物复苏,勃勃生机。二来,蜜蜂嗡嗡的叫声,代表着采蜜时的愉悦,也代表丰收的喜庆。约翰·施特劳斯名曲《蓝色多瑙河》开头的歌词就是: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地叫。配上美妙的旋律,听者脑海中自然就浮现出春天降临到大地时的景象。

弱小而强大的蜜蜂,蜜蜂在文化中的意象与呈现

春天的多瑙河

结语:动物在人类文明中往往具有多面形象,比如龙在东方是一种祥瑞,而在西方却是邪恶的象征。总体上来看,蜜蜂基本上是没有被人类黑化动物之一,即使有人将蜜蜂比作男权主义,也并非是完全黑化。但是蜜蜂在人类社会中的绝非只有勤劳无私这一种意象,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蜜蜂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蜜蜂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类似人类的社会属性更值得人类对其加以研究和保护。

参考文献:

《李商隐诗歌集解》

《左传》

《说文解字》

《唐诗三百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