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不爱吃药?这么做,宝贝就乖乖配合了~

孩子生病,最让大人伤脑筋的,就是要百般哄劝孩子吃药。起初用说教的方式,比如,乖把药吃下去,病就好了。来来,不苦不苦,很好喝的……

孩子生病不爱吃药?这么做,宝贝就乖乖配合了~

哄劝说教的效果,有时好。有时却并不成功。哄劝不成时,大人只能采取强行灌药,事后奖励糖果的办法。

灌药这种做法,虽然当下赢得孩子的配合,但是,会让孩子对药产生恐惧心理。

而奖励的行为,又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学会讨价还价,而无法产生主动吃药的积极行动。

孩子生病不爱吃药?这么做,宝贝就乖乖配合了~

言言上幼儿园中班,有一次感冒了,言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爱”上吃药。一起从以下几个场景描述中,了解言妈的游戏力育儿方法哦~

第一天 晚上

这几日,天气不好,大部分孩子都感冒了。言言也不例外,原本,只是轻微的咳嗽,身体乏力。由于她拒绝吃药,所以放任之。后来,渐渐加重了。

昨天下午,接到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紧急电话,说言言低烧,肚子疼,头晕,无精打彩,需要尽快接回家休息。

我立马赶过去。来到校门口,见到言言弓着腰,皱着眉。一副苦不堪言的样子。我马上把她接回家,咨询了儿科医生以后,又赶忙去药店买药。

依据儿科医生的指导,我给言言挑了专治风寒感冒的中成药冲剂。

吃过晚饭,给她冲上。

这个药微苦,尽管成分上含有蔗糖,可是一股浓郁的中药味儿还是扑面而来。言言最受不了苦味,和怪味。对递过来的药,只是闻一下,就觉无法忍受。连声抵触。不愿喝。

这时,我惯常地采用说教的方式:

我:来快喝吧,这药特别管用,喝下去明天就好一大半儿了。

言:不要。我不喝。

我:感冒了就得喝药,你不喝怎么好?不喝明天还会加重。来,快喝了吧。

言:我不要喝。(用手推开)

我:来,就三口。屏住呼吸,一下就喝完了。很快。

言:不要不要。

我:快点喝,不然小精灵全被病毒消灭了。到时身体主人可就受罪了。

来,三口,很好。别含在嘴里,咽下去。

好,太棒了,喝光了。

孩子生病不爱吃药?这么做,宝贝就乖乖配合了~

(当晚虽然成功了,可是,我知道这种说教,哄劝的方式,效果并不长久,孩子下一次还是不想主动吃药。我需要用游戏力,来赢得孩子的合作。)

第二天 上午

早晨,言言起床,自己换穿衣服,状态好了不少。但,药不能停。

用过早餐后,我拿出冲剂。

这个药,大人小孩都适用。正好我也感冒了。按照说明书指导的剂量:大人一次吃两包,小孩儿吃一包。

于是,我拿出一个大碗,一个小碗,以及三包冲剂。问她,要大碗还是小碗,要一包的还是两包的。她选了小碗和一包的。

原本以为,用“有限的选择”这个方法,能让言言配合吃药。不料她很快就又抵触了。

于是,我先认同孩子的感受。(认可孩子的感受,是情感连接的最佳方式之一,一旦孩子的感受被认可,TA便会从紧张,恐惧,转为平静,放松)

我:言言,这个药很苦。没错。妈妈也觉得有点受不了。

言:恩。我不要喝。

我: 是的,你不想喝。我猜,你会在心里想,这要是橙汁就好了。

言:恩。(脸上阴转晴,认可地点点头。)

我:(渐入佳境,我放开了想象)这,要是桃汁就好了,蓝莓汁就好了,冰糖雪梨就好了,苹果汁就好了,(我一边说着,一边做惊喜地享受地舔嘴状)要是……香蕉奶昔就好了。

言:(呆看中,口水悄悄分泌)

我:哦不不不,你看,这么黝黑香浓,分明是,巧克力汁。。。

言:(认真地瞅了一眼碗里的冲剂)

我:哇,巧克力是什么感觉?恩!!吃一口,软软的,有一点点苦,但更多的是香香的,甜甜的味道。。用舌头轻轻磨几下,就化了。用力一咬,还会粘一点点在牙齿上,用舌头一剔,巧克力就掉下来了,很快就被我含化,咽到肚里去了。哇太好吃啦。

(说完,我几大口就把碗里的冲剂全喝光了)

言:(一脸思索状,我猜她是被我的描述吸引着,正在脑补画面呢,看得出,她不再像之前那么抵触了。)

言:唉,要是没有舌头该多好呀。

(看来,虽然她对苦味还是有些介意,但已经产生要喝的想法了。我便顺势而为)

我:恩,没有舌头的话,就尝不出来,甜的味道,香的味道,辣的味道。

言:和“苦”的味道。

我:对。这样吧,我们让舌头先回去睡个觉。然后趁它不在把这个(药)给喝了?

言:恩,好呀。那怎么就它回去睡觉?

(正好赶上下雨天,我很快入戏,假装和舌头来一番交谈,我煞有介事地说:今天天气不好,身体主人想多睡一会,你不用太早上班。回去继续休息吧。”)

我:舌头回去睡大觉了。现在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言:我要在它睡醒以前就把药喝了,这样就不苦啦。

我:恩对,但是你要特别小心。(让冲剂)从它(舌头)身边轻轻地绕过去。嘘,别吵醒它。(我的音量骤渐,变成悄悄话)

言:好的。嘿嘿

我:你要分几口喝呢?(悄悄话模式)

言:要 ?一口。

我:哦。一口的话,是这么大的嘴吗?(我用手比划了出一个大大的口)

言:那,我就,四口。

我:好。我看看。恩,正合适。(我又用手比划出一个和她的嘴一样大的口。)

就这样,言言把药分成四口,咕嘟几下,顺利地喝完了。

我:(我举起食指放在嘴边)嘘,别让舌头知道。它睡完觉要来上班了。我们当做什么事也没发生哦。千万别让他知道。

言:(窃喜状)恩恩好的!

我:(我又模仿舌头起床的样子)恩,睡一觉起来真舒服,啊,我要上班去了。嗨,牙齿早安,嘴巴早安。喉咙早安。

言:(掩嘴笑)嘻嘻,舌头什么也不知道。。

我:是呀。哈哈。

言:妈妈,药吃下去了。病毒恶魔怎么样了?

我:哦。身体小精灵已经拥有了强大的武器,这时候他们正在非常激烈地战斗呢,你猜,会是怎样呢?

言:恩,病毒恶魔的城堡一定是被小精灵的武器炸掉了。恶魔头上的角,很厉害。要是小精灵碰上了怎么办?

我:恩,是呀。我想,今晚,我们再吃一包冲剂,恶魔一定会被小精灵消灭,包括它头上那两个厉害的角。

言:恶魔被消灭以后,就变成了像一条蛇那样长的一条烟,飞没了。然后,它的两个角,就变成了一堆粉。小精灵拿着它当成面粉,做成面包,吃掉了。哈哈哈。

我:恩是呀。你猜小精灵家里会有烤箱吗?嘿嘿。

言:会,有一定有...唉,我都等不及现在就要再吃一包了。

孩子生病不爱吃药?这么做,宝贝就乖乖配合了~

第二天 晚上

给言言讲过绘本,正打算入睡。

言:妈妈,我可以喝冲剂了吗?

我:哦,你自己就想到还没喝冲剂呢!

言:是啊。我要看看舌头睡觉了没有?

我:恩,你让它先赶紧下班。(一边说,我一边快速把冲剂冲好。而她呢,正在入戏地嘀咕着)

言:妈妈,爸爸在看电视,别把舌头吵醒了。我们去书房里。嘘

我:好的。(蹑手蹑脚状)

言言端过我泡好的冲剂,刚要喝,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

言:妈妈,好臭臭。

我:哦。看来,鼻子也要让它先下班。不然,它会去偷偷告诉舌头我们的秘密。

言:好的。我去告诉它。

(她跑到一头儿,活灵活现地演绎着。然后,回到我身边,这时,我示意她屏住呼吸。然后伸出四个指头,表示四口就喝完。她领会我的意思地端起碗,背过身去,四口就把药,全喝下去了。)

言:妈妈, 你猜病毒恶魔怎么样了?

(我没有出话,而是做出万箭穿心状)

言:哈哈哈哈哈(言言乐不可支,早已忘却最初对药的抵触。)

接下来两天,一到吃药时间,言言就会主动问我:舌头睡着了吗?我都会用游戏力和她互动。

另外,为了不让言言觉得瞒着舌头,鼻子是骗人的行为,以后也可以撒谎。我这样告诉她:因为舌头和鼻子不知道身体不好不吃药的坏处,所以,我们用善意的谎言,让它们帮助了我们,等身体好了,要跟他们解释清楚哟。

言言一脸愉快地答应道:恩,我会的!

孩子生病不爱吃药?这么做,宝贝就乖乖配合了~

劳伦斯科恩博士在《游戏力》一书中说:无论何时何地,游戏可以随时发生,孩子可以毫不费力的随意出入,对成人来说,游戏意味着休闲。但对孩子而言,游戏却是工作,孩子非常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很少想要休一天假。游戏也是孩子交朋友、体验生活以及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

事实正是如此。言妈曾经看过一则科普知识,大意是讲,人对酸甜苦辣味道的感知,看似取决于味蕾,其实更多取决于大脑。

言妈想,言言面对难喝的药,除了味觉上抗拒以外,她也在用大脑拒绝枯燥乏味的现实。而游戏,不但能使孩子消除最初对药的抵触,而且,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拥有创造力,变得积极主动,于是,他们就能把之前的犹疑,抗拒,畏缩,难过,转化成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

最后,言妈想说,在引导孩子进入游戏时,大人也要充分相信游戏,相信故事,这样的话,您也可以像言妈一样,表情生动,活灵活现地和孩子取得良好的互动。让孩子有持续的快乐能量注入,继而产生积极主动的行为。

孩子生病不爱吃药?这么做,宝贝就乖乖配合了~

(注:本文内容为言言妈妈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言言妈妈,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言言妈妈亲子故事,了解更多育儿话题,写文不易,请多多为我点赞,留言,转发,关注。支持原创。您的支持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感谢您哦!

#聪明孩子养成记#

#家庭教育#

#生命早期1000天#

#每天聊点育儿经#

#教育大家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