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约访徐冰时,正值他的四十周年个人艺术回顾展——“思想与方法”,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映。第一次见面,他坐在学者刘禾讲座的观众席上,认认真真地做笔记,未来得及吃的晚饭是一杯咖啡和一块蛋糕;第二次,他从女儿的美术馆开幕事宜中脱身,匆匆赶来我们的节目录制现场,一坐下就感慨,做艺术容易,做父亲难;第三次,“徐冰:思想与方法”国际研讨会,因当天还有去美国的行程,他不得不在中途离场,但却不忍拒绝一拥而上找他签名的年轻学生。

《名人面对面》

专访 | 徐冰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田川:这一次整个展览的名字,就叫“思想与方法”,您用《地书》里emoji的方式做了一个前言的介绍。我看到“思想”是一个人,他是在思考着,“方法”是一把钥匙,来代表方法。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我就很好奇,钥匙对于我来讲是一个智慧的象征

,也是开启一道门或者是一个途径的方式。所以我就想让您说说,这种方法,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是一种什么样的智慧?开启一道什么样的门,通往一个怎么样的未来?

徐冰:其实“思想与方法”是策展人给的题目,很多人认为也是贴切的,因为这个展览整体,其实有一点像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当然它是作为艺术家的一个思想的实验室。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新的创造力

徐冰:我觉得好的艺术家,其实都是思想型的人,但是你只有精彩的思想,而不能够把你的思想通过艺术的语汇表达清楚,或者说表达得很有感觉很到位,那你还不是好的艺术家,或者说你没有完成艺术家该做的事情,艺术史也不会记载你这样的人。可能你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社会史会记载你,可是艺术史记载的,是在艺术的语言上有新的提示和独创性,给人类的艺术表达法有新的启示的人。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徐冰几乎每一年都出新作品。在回顾展上,可以看到他从七十年代至今的六十多件作品,包括上山下乡插队期间做的刊物《烂漫山花》,中央美术学院读书任教时刻画的《碎玉集》,移居美国十余年创造的《英文方块字》、《何处惹尘埃》、《烟草计划》,经典作品《天书》、《地书》,还有他的首部电影作品《蜻蜓之眼》。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烂漫山花》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碎玉集》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烟草计划》

徐冰:有人说我的东西是很有创造力的,总是有新的创造力,打破我过去的东西。我曾经看到有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作品,我会觉得我要是再聪明一点就好了。但后来我认识到,这个东西并不是一个智商水平的竞争。你脑子快一点,可能速度就快一点,但是脑子慢一点,它的东西可能就深入一点,它不决定这个作品真正的质量和好坏。

每一帧都是真实发生的

田川:大家都觉得您是一个特别愿意玩文字,创作书,讲究装订和纸的质感,调动所有五官感知的一个艺术家,突然移情别恋去做数字艺术了。所以为什么《蜻蜓之眼》这样的一个作品,也是您在新的展览中对影像的一个探索?

徐冰:其实并不是为了影像,并不是说影像是新的手法。我用影像,其实还是因为这个“监控”和我们人的关系到达今天这个程度,适合用影像,或者说适合用戏仿大片的一个方法,来呈现这个概念。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蜻蜓之眼》里所有镜头来自公共渠道的监控视频

田川:我觉得观影的整个过程当中,我会觉得它是一个剧情片,非常的完整。但是当我意识到,它所有的画面都是真实的,而且很多是非常暴力的,我心里面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恐惧。

徐冰:其实你刚才的这种恐惧,也是我们这个团队,在经过一年多有的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大家出门都变得比以前小心了。为什么呢?我们是线性的,今天我在这,咱们聊天,待会儿完事可能坐车到街上去了,它是一个接一个的,这是我们肉眼感知的世界。可是经过监控技术,当你同时看到下一条街、你周围的这条街、远在肯尼亚的一条街,它同时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你就发现,这个世界是我们过去所没有认识到的,它是不可控的,是无奇不有的,是危机四伏的。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徐冰:现在所有的剧情电影,每一帧都是假的,每一帧都是演出来,造出来的。而我就想,如果能够做一个电影,每一帧都是真实发生的,那这个电影是很牛的。一般人都会觉得,这种手法,或者说徐冰做一个电影,一定是非常实验性的,或者说是不讲故事的,可恰恰是什么呢,这个概念的张力,就来自于所有人都认为没有一个主演、没有一个摄影师的情况下,这个故事是讲不下去的,可是我认为就是可以讲下去。

什么是艺术

徐冰在《给年轻艺术家的信》中说,对艺术负责且有勇气,是成为艺术家的首要条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思想浪潮中,徐冰把自己关在央美狭小的宿舍里,雕刻一个个谁也不认识的字,今天比昨天多刻了两个,徐冰笑称自己是“劳模”,但却觉得充实,享受着“自我封闭的崇高感”;九十年代初,他前往美国纽约,希望抹掉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色彩,成为纯粹的当代艺术家,但很快就认识到“崇洋媚外”的局限性。什么是开放?什么是当代?经过十余年的全球当代艺术对话,2007年,徐冰回到中国,开始在自己的文明原料中寻求答案。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1987年,徐冰在北京大兴寒营乡古籍印刷厂

徐冰:什么是艺术,过去其实人类相对比较清楚,因为它有很长的历史,它的这个艺术的形式、范围、工具都有规定性,很多人可以说这个好或者不好,水准在哪。可是人类探索的,艺术是什么?

探索到今天,最后终于进入了,“艺术是什么”最不清楚的时代。特别是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其实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了。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思想与方法”展览现场

徐冰

我们总是对文化、艺术,带着一种天生的敬畏,觉得艺术一定是了不起的,很有创造力的,文化是至高无上的,所以我就要带着孩子,去看那些看不懂的东西,看那些所谓的现代艺术或者当代艺术。

田川:可其实当代艺术和现代艺术,不就是应该最贴近我们生活的吗?它应该是发生在我们周围最有共鸣的一种形式?

徐冰:你这话说得很对,实际上当代艺术就是和孩子动手的东西,和思想家的思想,和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创意,和科学家的创造发明,和这个时代的拐点所聚集出的能量,应该是一回事。可是问题就在于我刚才说的,人类把艺术供在了一个很特殊的神坛上,当作是少部分“天才”,或者说有“艺术灵感”的人的事情。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徐冰与非洲孩子在肯尼亚

当代艺术家其实也利用了“世界没法判断当代艺术”这一点,从而鱼目混珠,制造了大量耸人听闻的,吓人的,假大空的作品,上来以后,先给你震住或者吓跑。观众都习惯了,他看这些看不懂的东西,一定不会怀疑这个作品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作品已经被供在了美术馆,它已经是人类文化史的一部分,那么会首先怀疑自己缺少艺术的教育。

死机以后再重启

田川:英文方块字的出现,您是想要真正地把它演变成一种语言形式吗,还是只是停留在艺术形式的层面?

徐冰:当然我们有中文,西方人有英文,这两个语言很成熟,我没有理由说让别人使用这种文字。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徐冰创造的“英文方块字”

田川:为什么没理由,我记得有一个评论家说,像这样子的创作,这个艺术家一定是野心相当大的,我觉得是,因为您将英文使用者和中文使用者全部都掳获过来。

徐冰:其实我真正感兴趣的,还是它对我们旧有的思维,或者说懒惰的思维习惯的阻截和打击。因为我们有知识的概念,什么是中文,什么是英文,但是我们旧有的概念面对这样的书法都不工作。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主持人田川学写“英文方块字”

徐冰:你写的时候,你不知道你在写中文还是在写英文,它是表里不一的,这些东西我觉得对人类是有益的,就在于它逼迫我们,让我们习惯了的思维路数死机,

死机以后再重启,就会找到更合理的思路和更大的存储。它的作用其实也不是在讲中西合璧。

田川:那中间有一个架空,就是我必须要两个语言都会,我才能够真正读懂您的这个艺术作品?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主持人田川在展览前

徐冰:不是,其实这个东西它只有中文的外表,所以你只要懂英文,你的文化概念不要那么固执,你就可以读得快,其实年轻人读得快的很。

田川:我老了。

徐冰:不是,你是文化概念太重了。


一个人有病啊,四年的时间

徐冰出生于重庆,成长于北京,因父母都在北大工作,徐冰很早就接触各种书。小时候读不懂,只是熟悉书的样子,等到能读懂时,又没什么书可读了,只有一本“小红书”。徐冰说,他们这代人和文字总有种别扭的关系:在他的识字时代,新旧字更改废除再恢复,轮番交替,这在徐冰的心里埋下了特殊的基因,那就是文字是可以玩的。经历过“文革”,徐冰对文字的力量心有余悸,他深知触碰文字的作用。正因如此,他的每一次触碰无不充满着敬畏,也总是带着颠覆和调侃。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徐冰(左一)与兄弟姐妹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少年徐冰

徐冰其实我有点喜欢特别认真地做一个巨大的事实出来,可是这个事实其实又是虚幻的。像《天书》也是,你费了这么大劲,四年的时间,最后把这书做得这么漂亮,把这些书、文字,放在这么受尊重的一个“祭坛”上,可实际这个东西是一个被抽空内容的。这时候其实对人的这种惯常的思维就会有一种打击,“这么漂亮的书,怎么可能没有内容?一个人有病啊,四年的时间”。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1999年,徐冰的《天书》在美国纽约展出

一本包括徐冰自己在内,没人能读懂的《天书》,一本任何人都能读懂的《地书》,这两本书截然不同,却又有共同之处,徐冰在《我的真文字》一书中写道:不管你讲什么语言,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世上的每一个人。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徐冰用人人能读懂的表情符号做的《地书》

他们觉得这个作品不够酷

徐冰:因为我在两个文化地带之间生活,所以在两个不同语言的这种夹缝之间,我才有可能去琢磨这些事。比如《凤凰》那个作品,如果我现在还在纽约生活,一定没有理由去做那个作品,因为它对我的生活没有构成一个直接的问题。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用建筑废料做成的《凤凰》

徐冰:我回到中国以后,当时中国都是一个大的工地,奥运之前,它的这种震撼和温度,促使我感受到了当时中国的一种氛围,才想到用这些建筑废料和工人的生活用具或者工具,来做一个作品,挂在金碧辉煌的世界金融中心的中间。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徐冰:当时那个作品出来,其实很多艺术家不太喜欢,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作品不够酷,所谓“不够酷”就是不像当代艺术,不观念,太写实,或者跟社会现场太有关系了。但是现在发现,这个作品其实它有一定的这种前瞻性的暗喻性。这个作品,其实有点像对所谓“底层”人群的纪念碑,因为实际上,他们对这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的这种贡献,他们的这种参与,和最后理想的这种破灭,完全是这个大《凤凰》的伤痕累累和沉重。最后天色暗下来以后,这个LED灯的呈现,它是现实中不能得到的一种特别美好,像凤凰星系一般的表述。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艺术的创造力到底从哪来

归国十年,徐冰将注意力放在当下,他和学生们讨论时下热门的抖音,他鼓励年轻艺术家走出画廊和博物馆,去看看满大街的共享单车,这是他看重的艺术之外的创造力。

田川:您也是一个特别注重自己一闪而过的灵感的人,懂得非常快速地抓住它,然后把握它,把它转换成艺术语言。但中间这个转换的过程,是经历了一些什么?

徐冰:这个其实是所有艺术教育一直在寻找的东西。我因为过去在中央美院教书,其实也做过一些笔记,就为了解决这个灵感到底怎么回事,艺术家有没有灵感,或者说这个灵感的产生,是怎么获得的。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就说《背后的故事》这个作品,我在德国(柏林)美术学院在住,国家东亚博物馆给我做一个个展。我听说这个美术馆在二战的时候,丢失了90%的作品,被苏联人给拿走弄到圣彼得堡去了。后来第二天,我去西班牙,在机场转机的时候,看到它用毛玻璃隔开办公区域,后边正好有一个盆栽,通过这个毛玻璃,看到这个盆栽,我觉得我的天哪,这个真像中国画啊,

当时我就想到,能不能用这盆盆栽的方法,复制这些丢失的绘画。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背后的故事》

徐冰:因为我在美术馆里再现的不是真实的绘画了,它是空气和光影构成的一个绘画。这些绘画曾经在这个空间出现,但是现在远在圣彼得堡,可是它们的灵魂和它们的影子,仍然再现在这个曾经属于它们的空间。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此刻其实思维中,知识中,基因中,储备的关于光,关于古代绘画等等的一切,瞬间全跑出来了,要我说它就像围棋复盘的一个快进似的,就是它在一个瞬间,可以很快地把你的这些空白填满,当然这填满的速度和填的多满,其实取决于你这个人思维相互触碰的点的衔接速度,和你各种储备的丰富性。

田川:您觉得成为艺术家的素养,是可以被训练的吗?真的是可以被作为一种教科书教给大家的吗?

徐冰:我觉得是可以的,它是一种规律,就是“艺术的创造力到底从哪来的”。我觉得对于艺术家,特别是年轻艺术家来说,其实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明白一个道理,艺术领域的新鲜血液在本身这个体系中是没有的,必须从这个体系之外获取,带入这个体系。


名人|徐冰: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田川:那属于您的这样一个艺术的核心元素是什么?

徐冰:核心元素就是,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