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組:清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網友:世界一流可搞專家認定?

今年是首輪“雙一流”建設收官之年。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16—2020年“雙一流”建設週期總結工作的通知》要求,近期多所高校密集開展首輪“雙一流”建設總結工作。據媒體報道,9月21日,清華大學官網發佈消息稱,“雙一流”週期總結大會的評議專家組一致認為,清華大學已經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北京大學則表示,全面實現了“雙一流”建設近期目標;中國人民大學表示,整體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專家組:清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網友:世界一流可搞專家認定?

總體看來,輿論對“雙一流”建設大學紛紛宣佈經專家組認定或者自我評價認定為“世界一流大學”,反應並不太熱烈,也沒有終於實現“一流夢”的興奮。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有的網友可能早在這些學校進入“雙一流”建設名單時,就認為這些大學已經是“一流大學”了,甚至覺得現在才是一流比較奇怪。二是有的網友對於由評議專家組宣佈某所大學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覺得是不是“太容易”了,只要膽子大一些,認定100所或者更多大學建成世界一流大學,也是可以的,但這是真的一流大學嗎?。

概而言之,相信者認為這些大學早已是世界一流,而質疑者則認為建世界一流變為認定世界一流。那麼,怎樣看待我國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真實表現呢?

專家組:清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網友:世界一流可搞專家認定?

圖片來源:“科學網”微信公眾號,劉如楠整理

客觀而言,我國高校在學術研究,尤其是發表論文方面的表現上,可謂“世界一流”,但就大學最核心的功能——人才培養而言,我國高校距離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尚有距離。世界一流大學不可能靠排行榜排出來,也不能靠專家認定出來,必須在市場競爭中得到公眾的認可,在全世界範圍內具有一流的競爭力。

排行榜中的世界一流大學,很容易淪為論文中的一流大學,因為所有世界大學排行榜,都是根據一定的指標排出來的,而權重最大的指標,就是發表國際論文這一指標。我國內地大學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上的排名提高迅速,就得益於發表國際論文。但是,這也讓大學的人才培養受到影響。學校教師都被要求發表高水平論文,導致教師們不願花時間搞教學,伴隨大學排名提升的是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質疑。

專家認定的世界一流大學,很容易成為自娛自樂的一流大學。由專家組認定某大學的辦學是否達到世界一流,這和以前搞科研課題驗收,由專家組評定成果達到國際一流、國際領先、國內領先、填補國內空白其實一樣。很多科研成果都被鑑定為“世界一流”、“世界領先”,可是鑑定完之後,成果卻束之高閣,這讓人懷疑“一流”的成色,既然是“一流”,為何沒有轉化為生產力呢?這種認定一流大學,會把建設一流大學搞成形式主義,道理很簡單,只需把大學納入一流建設名單,再對一流建設成果進行認定,每一個建設週期就都會湧現出一批一流大學。

“雙一流”是建設項目,既然是建設項目,當然應有建設成果的評價,但誰來進行評價,以什麼標準進行評價很重要。如果評價由行政部門主導,那麼為體現項目的價值,就會得到好評如潮。對大學的辦學評價,應該實行第三方專業評價,以及社會評價。這樣的評價才具公信力。

專家組:清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網友:世界一流可搞專家認定?

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我國已有多所大學進入前100名

就世界一流大學而言,評價的標準,應該有很基本的一條,就是這所大學是否能吸引世界一流的學生來求學,在高等教育國際競爭中處於怎樣的競爭地位。勿用質疑,北大清華等校能在國內吸引一流生源,但是卻很難吸引世界一流的生源。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我國清華大學已超過耶魯大學,但是,清華大學所招留學生質量,與耶魯大學還有不小差距。如果申請清華的高質量國際生很多,也不可能出現有的人辦一個外國護照以外國人身份上清華運作“本土留學”了。

從這一角度看,“已經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也會有一個好處,讓大學擺脫之前的追名逐利,不再關注是不是一流的問題,而做讓“一流”名副其實之事。比如,不再盯著大學排行榜的名次發論文,聚焦人才培養質量,提高人才培養的國際競爭力。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培養世界一流人才,以及出一流的具有原創價值的科研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