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黃岡的老教師談語文教與學(家有學生請關注)

語文這門學科非常重要,相信今後越來越重要。儘管重要,但是學習起來卻是非常困難,困難在於不能很快提高,沒有捷徑可走。更麻煩的是,家長的輔導和請家教基本不起作用。數理化生外等課程請個家教可以有效果。語文老師請了也白搭。

從今天開始,我在今日頭條跟大家分享自己三十五年的教與學的心得,希望對老師、家長和學生有所幫助。首先聲明,本人發表在《今日頭條》的文章是原創,可供大家用於教學輔導或者自學等教學活動。但不得不經本人同意轉發或者引用,所有文章的解釋權為本人。下面主要談談如何學習語文。

語文學習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其實就是兩大內容:語言和文學。因此大學稱為:漢語言文學專業。下面分別說一下語言和文學要怎麼學習,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先說語言,語言其實包括口語和書面語。口語的學習可以說從一個人出生開始就已經開始了,因為只要聽覺器官和發聲器官正常,一般在一週歲以內就開始學會並理解最原始的口語交流,在漢語的環境下,這種能力更多的是從生活中學習的。這種口語交流能力人人都會。即使是文盲也具備語言的口語交流能力。書面語一般都是走進學堂獲得的,由此可見,它是更高層次的語言學習,它不僅僅是口頭表達,而且必須擁有書面表達的能力,這就是必須掌握文字書寫的能力。這就是牽涉到不僅僅是表達自己的意思,還能夠把語言記錄下來,供很多人觀賞與學習。這就引申出語文能力包括用文字記錄歷史的能力,記事能力也就是寫作的一種功能。

再說文學,文學就是關於用文字記錄下來的事的一個學科。當我們的祖先發明文字的時候,就是用一些象形文字來記事的。後來開始用文字記錄天文現象和歷史朝代的大事,到了司馬遷的時代,開始用人物傳記寫歷史人物,這樣文學色彩更為濃烈。我們今天讀史記是不是感覺有很強的小說感?再後來就出現了演義的幾分史實幾分想象了。到了宋代更是分出全部文學意味的說書底稿。因此,文學的學習,側重點是讀的懂古籍(文言文)、理解得了現代文、能夠熟練的用漢語書面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記錄所見所聞。這就是通過語文課本中提供的不同歷史時期的範文學習,去掌握中國古代文學和現代文學的語言基礎知識。文言文重點是掌握書面語言知識,主要是能夠讀懂古代文獻。而現代文的範文學習,主要是能夠具備閱讀能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基本懂得,語文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語文學習不是一堂課一次練習可以解決的,而是一個一枝一葉都關情的學習過程。正是這樣的學習點。那麼,老師、家長和學生本人與語文學習都關係重大。學校語文老師很重要,是因為老師擔負著教科書的教學任務,教科書是國家的教育的藍本,因此,這個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家教和補習學校無法替代。由於語文教學的長期性,家長所扮演的角色更為重要。倒不是說家長可以替代老師的能夠,而是說語文教學中的作文的提高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通過家庭教學來實現。甚至可以通過自學來完成。如何做到這一點,容我下次指點。

一個黃岡的老教師談語文教與學(家有學生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