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文化藝術創作之我見

文 / 盧道印

慈善文化藝術創作之我見

慈善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推動慈善事業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證。它以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為主旋律,以利他主義為核心,激勵人們崇德向善、樂善好施、扶貧濟困、助人為樂;虎圖是中華民族遠古的圖騰,是中華民族的吉祥物,它威武雄壯,鎮妖辟邪,嫉惡揚善,生威祈福,既是神獸,也是義獸,是一個自然物種,也是一種文化現象。而由此形成的源遠流長的中國虎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慈善文化的重要體現。慈善文化與虎文化相互交融,一脈相承,凝聚共識,達成合力,營造一種濃郁的善心、善行、善學、善美的人文關懷的氛圍,彰顯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使人類社會呈現一種和諧穩定的大同世界。

慈善文化藝術創作之我見

筆者多年從事慈善文化研究和畫虎藝術實踐創作,為弘揚中華慈善文化、宣傳慈善理念,增強慈善意識,傳承慈善愛心,多年來對虎這一傳統文化符號的表現形式進行了潛心研究、發現和領悟,將慈善文化和中國畫虎文化藝術巧妙的結合,利用新的藝術表現手法,使虎這一傳統文化形象在過去的基礎上闡發出當代的意義,脫離了程式化的模式,塑造出了具有中國畫精神的慈善文化藝術新特色的“虎文化現象”和“文化符號”,作為慈善文化藝術品牌發揚光大。筆者曾多次應邀參加國際慈善論壇等慈善文化藝術交流及活動,獲中華慈善項目“突出貢獻獎”,享有“慈善藝術家”之稱。在美國、韓國、新加坡、日本、瑞士、俄羅斯、立陶宛等國家交流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到世界其他國家,展示慈善文化藝術品牌的魅力,打造國際慈善文化藝術品牌,促進國內外慈善文化藝術交流。了

那麼,要想走好新時代中國慈善文化藝術品牌虎圖創作之路,除要掌握一些繪畫常識、具備一定繪畫基礎外,還要在取勢生動、佈置確當、情節入勝上下工夫,並著力突破、打造慈善文化藝術品牌“三部曲”(又稱“三關”),即造型善美關、筆墨善和關、威武善神關。

慈善文化藝術創作之我見

一、造型善美關

善美,是慈善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自古以來,人們賦予虎圖人性的美德與智慧,表達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識,是中華民族的美好的象徵及精神的體現。

慈善文化藝術品牌虎圖造型準確、美觀,是打動讀者、產生共鳴的關鍵。要達到造型準確、美觀,就要多途徑地認真研究虎圖的形態、結構、比例、動態等。一是要觀看有關老虎圖畫的錄像和影片,收集老虎的畫報等資料,細細研讀;二是要從古典文學中感知虎的威猛。施耐庵在《水滸傳》中描寫虎圖的一撲、一掀、一剪和最後那一猛撲後,就把寫生時觀察到與景陽崗上文學描寫的虎圖的軀體、爪、尾等變化結合起來,進行深入研究和藝術化處理,增強藝術品牌的感染力。三是以獨特的視覺深入大自然觀察寫生,善於捕捉其一招一式及動靜之態,並用速寫、默寫及攝影等把生動的瞬間記錄下來,反覆思考、細心揣摩,精心提煉昇華。總之,每一個活靈活現慈善文化藝術品牌虎圖,都是通過長期觀察、寫生,加之心靈感應孕育而出,並將其威猛、神韻、情感、靈氣,在詩化的形象中得到昇華,給人以視覺美感和心靈享受。

慈善文化藝術創作之我見

二、筆墨善和關。

慈善文化也是一種綜合性文化,它在與各種文化交織共存中,彰顯出善愛與活力。

在慈善文化藝術品牌創作中,力求把唯物辯證法觀點、播撒大愛的仁愛儒風、善行文化、軍人灑脫的作風與結合起來,通過筆墨聚化為一股力量貫穿於創作之中,極力凸顯出慈善文化藝術品牌虎圖的最本質、最富有生命力的東西,靈活運用“平、圓、留、重、變”筆法及潑墨、破墨、焦墨、宿墨和濃、淡、幹、溼諸種墨法,用筆簡練,大膽潑辣,細心收拾,方圓結合,虛實相生;用墨濃淡相宜,淋漓酣暢,富有神韻,盡掃俗氣,達到神、骨、勢、韻兼備的善美藝術效果。

一副成功的慈善文化藝術品牌虎(福)娃圖憨態可掬,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炯炯有神,既生動活波又莊重威嚴,極具活力和親和力,天真爛漫,一派活潑,孕育著無限的生機,給人們以美好的憧憬,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躍動與虎之個性的張揚,其藝術細胞恰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回眸時看小於莵”的情感世界,彰顯出“王者之風、將帥之氣、神威之美、仁愛天下”的藝術效果,體現出人性化的仁愛儒風與自然和諧之美。

慈善文化藝術創作之我見

三、威武善神關

慈善文化藝術品牌虎圖是中華民族積極向上的象徵,是力克難關、勇往直前、伸張正義、崇德向善的代表,是不懼威嚴、戰勝一切的標杆,鼓勵人們積德向善、樂善好施、和諧大同,顯示著中華兒女播撒大愛的奮進精神和以人為本的民族氣節,鼓舞著人們為實現中國夢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為使其更具傳神、更有氣勢、更顯威力、超凡脫俗,需要進行藝術昇華,實現精神情感層面上的超越。一是緊抓“四氣”,力求“四美”。根據不同審美元素,將傳統形式表現力與現代審美觀相結合,運用現代化的藝術手法,憑胸中逸氣,大膽探索,入古出新。在準確把握物象骨架、肌肉、線條姿態變化特點及造型規律和精神氣質的基礎上,緊抓慈善文化藝術品牌虎圖的“四氣”,重點在 “風骨”“傳神”“善心”上下功夫,體現“四美”,即無與倫比的善神美、力量美、威武美和意境美。二是重點刻畫,提煉昇華。根據慈善文化藝術品牌虎圖的特點、特徵及內在氣質,為創作出傳神之作、靈性之作、達意之作,對慈善文化藝術品牌虎圖的眼睛、須、眉、尾、爪等進行了藝術化的描寫。三是把準“三線”,融合太極。抓住慈善文化藝術品牌虎圖的動態線、結構線、力量線三條線,做到大膽潑辣,方圓結合,虛實並用,灑脫遒勁,將太極圖中陰陽對立統一,左旋右轉的交合,齒牙交錯的塊面交合,S形起、承、轉、合氣脈貫通的彎曲,及重心偏移的均衡構圖態勢的原理運用到藝術創作中,這樣既可強調均衡,又注意到變化;既強調對比,又注意和諧;既強調了多樣,又注意統一,給人以跌宕起伏、豐富多變的藝術感受,使其產生一種強有力的藝術視覺衝擊力,處處體現中國慈善文化藝術品牌虎圖的大善之美和至高無上的超脫精神。

慈善文化藝術創作之我見

作者簡介:

盧道印,花鳥畫名家,中國美協會員,生於山東陽穀,成長於部隊,是一位極具影響力和發展潛力藝術大家,是新時代中國畫界虎娃、墨虎創作的傑出代表,在海內外久負盛名。他不僅畫虎獨具一格,有“軍中虎王”、“東方虎王”、“天下第一虎娃”之譽,而他的花鳥畫藝術也別有一番天地,有齊白石之精神、徐悲鴻之灑脫,無不使人心曠神怡,讚不絕口,贏得了黨和國家、軍隊領導人劉華清、張愛萍、張萬年、遲浩田、趙南起等近百位上將題贈墨寶祝賀和諸多藝術大師的讚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