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好人」郴州邱建彬:愛崗敬業孺子牛

邱建彬同志自2017年3月擔任大塘鎮扶貧辦主任一職以來,自感責任的重大,為了能夠儘快的勝任角色,融入角色,他積極主動參加精準扶貧的業務理論學習,學習相關的精準扶貧政策和法規,瞭解精準扶貧的相關內容,讓自己成為了行家裡手。隨後全身心的投入到大塘鎮的脫貧攻堅當中,常常帶領扶貧辦同事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撲在工作上,朋友說他瘋、同事笑他傻,但他知道扶貧工作大於天,心裡的委屈只有自己往肚子裡咽。然而正是他的“傻”和“瘋”換來的是鎮扶貧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質量,也換來了同事和領導們的讚許肯定,更換來了貧困戶對他的認可和讚譽。

一是勤學好思。該同志虛心好學,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大塘鎮扶貧辦一班人上行下效,積極學習中央、省、市、縣各級扶貧政策文件和會議精神,並及時與縣扶貧辦溝通交流,力爭不遺漏任何細節,確保了大塘鎮扶貧工作站人員理解掌握的政策文件準確無誤,做好了知識儲備,夯實了理論基礎,充分發揮了扶貧工作站的“智囊”作用。

二是踏實肯幹。該同志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積極爭當基層一線脫貧攻堅工的排頭兵,努力做到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兩個百分之百”,即:工作時間節點百分之百的準時,脫貧攻堅工作任務重、時間緊,縣鎮每項工作任務下達後,都能嚴把時間節點,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在時間節點上精準精確;工作任務落實百分之百的高效,嚴格按照工作任務要求,明晰思路、統籌謀劃、有序開展,力求各項工作內容的落實做到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為儘快能夠掌握扶貧對象的實際情況,他常常深入基層一線,在走訪的過程中,他注重與扶貧對象心與心的交流,不僅主動了解扶貧對象的致困的原因和當前困境,還與扶貧對象拉家常,敘家事,收集信息資料,掌握扶貧對象的實際特徵和情況,同時,也建立了與扶貧對象的信任關係,為下一步脫貧攻堅工作夯實了基礎。

三是善作善成。他深知培育特色富民產業,依託整村推進項目,是產業扶貧必由之路。於是他積極向鎮黨委、政府建言獻策,提出在產業發展方面,要突出本地特色,注重種養結合、長短結合。2017年鎮產業幫扶方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重點發展竹鼠、優質稻、朝天椒、茶葉、油茶、生豬養殖、土雞養殖等。目前竹鼠養殖發展464戶,發放種苗5328 只,發展稻田養魚944戶,共計1652畝,優質稻種植3850畝,朝天椒種植1730畝、茶葉種植2230畝,油茶3360畝,生豬養殖5100頭,土雞養殖26000羽,有效的拓寬了貧困戶的增收渠道;2018年鎮產業持續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結合實際優化調整,全年發展朝天椒種植1900餘畝;七葉一枝花種植43畝;優質稻(紅米、紫米)種植1473畝;禾花魚養殖1390畝;竹鼠分散養殖400餘戶,全年發放竹鼠種苗912對;發放藏香豬20頭,生豬養殖5000餘頭;土雞養殖約45000羽;油菜3068畝;茶葉2300餘畝。

邱建彬同志兢兢業業為人民,踏踏實實幹工作。多次得到上級部門一致好評。2016年被評定為大塘鎮“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經桂東縣人民政府考核評定為“優秀等次”;2017年被評定為大塘鎮“優秀共產黨員”;2017年經桂東縣人民政府考核評定為“優秀等次”;2017年經桂東縣人民政府考核評定為“敬業奉獻、勤政廉政、幹事創業”先進個人。

邱建彬同志說:積跬步以至千里,既然選擇了扶貧這項事業,那就腳踏實地去做好脫貧攻堅的每一件事,為貧困戶做好自己應做的工作,就是對自己無悔青春的最好詮釋,更是人生旅途的美麗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