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普遍认为最早是从《周礼·春官》的“中秋夜迎寒”来的,其实当时的“中秋”,与我们如今的“中秋节”并不是同一概念,八月十五中秋节,即便到了节假日最多的唐代,这个日子也算不上法定节日。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

我们如今的中秋节,具有阖家团圆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过去传统的赏月和拜月这么简单。如今的中秋节,已经成为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可惜已经在逐渐失去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于“中秋节”的提法,最早出现于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中:“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宋代给“中秋节”赋予了“团圆”的内涵,后来人们普遍把中秋节也视为“团圆节”,因此,我们今天所传承的中秋节的源头应该是北宋,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唐代。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

中秋节全家团圆,一起赏明月,吃月饼,本是非常开心和高兴的事情。我们常说八月十五月最圆,正是因为中秋节的月圆,就更加令人产生忧愁和伤感。

因为全家团圆虽然开心快乐,但是对有些家庭来说,短暂的团圆之后,可能又将迎来长久的分别,以致苏轼发出了“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感慨。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人生是美好的,但在生活中分别是现实的,团圆只是愿望。团圆之夜每每想起分别,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凄凉和伤感。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

周易55卦雷火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反映了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洼则盈,敝则新。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苏轼也曾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时节,虽然自然界瓜果飘香,一片丰收的气象,但是同时也伴随着草木凋零,万物萧瑟。此情此景难免令人触境生情,环境秋悲, 应人心悲。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

古代的文人墨客,描写和抒发中秋节的诗词数不胜数,您可能听说过“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幽怨,也可能见过”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景色。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文人墨客思念家乡之情油然而生,有的写成诗,有的写成词,有的写成文章。“天涯共此时”、“无处话凄凉”构成了中国文人中秋节的悲欢离合。

我们常说月是故乡明,四处漂泊的游子,月圆之夜也是想家之夜,苏轼写道“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

中秋月圆, 月为阴、圆为极, 中秋为阴极之节日。中秋阖家团圆,聚食月饼,也正是应和了阴中见阳,可谓阴极之“患”。赏明月,食月饼,正是为中秋阴"疾"之良药。

文学作品中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快乐,中秋节的团圆欢庆,每逢佳节,社会整体的狂欢热闹和个别家庭的生离死别容易出现错位,从而成就了古代小说的“乐中悲”叙事模式。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都经常利用“四时”观念,来完成故事之间的过渡性转换,为故事增添了很多波折,让读者在体验中秋的欢乐之际,又增添了一丝遗憾。《红楼梦》的“四时”布局则已达到了哲理化高度。第一章以中秋节开始,最后一章以中秋节结束!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

从周易的阴阳变化来看,阳极则阴,阴极则阳,否极泰来。因此,在四大名著等文学作品中,常利用中秋来烘托团圆,祥和气氛的同时,月圆或月满之时,也往往蕴含着危机或悲剧发生。

元宵节作为一元复始,往往在文学作品里多反映出快乐的事情,虽然也有悲剧的发生,不过比较少。同样从兵家的围师必阙可以看出,追求完美只是理想的状态,可能有时完美预示着消亡,也许人生也是如此,留些遗憾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

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继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创造出一套“天人感应”的迷信学说。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异,受到上天的惩罚。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

从此,“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这就是古代为什么犯人一般都是秋后问斩,或者我们所说的秋后算账。同样的道理,文学作品“乐中悲”的模式,更多的出现在中秋节而不是元宵节。

千古中秋悲明月,一袭相思话团圆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写这些不是给大家扫兴,主要一是想普及一下中秋团圆的知识,二是想祝福大家中秋节快乐的同时,千万要注意安全和健康,物极必反,月满则亏,乐极生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