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自治區人社廳召開一季度新聞發佈會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看點----自治區人社廳召開一季度新聞發佈會

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記者提問: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國家把“穩就業”作為“六穩”之首,近日中央政治局又提出了保居民就業這一任務,請問下一步人社部門將採取哪些措施,進一步推進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工作?

看點----自治區人社廳召開一季度新聞發佈會

(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記者 蘭蘭)

自治區就業服務局局長王林: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這一重點,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全力抓好各類群體就業,確保就業局勢穩定。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加快推動就業政策落地見效。目前,國家和自治區緊緊圍繞統籌疫情防控和穩定擴大就業,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減負降費、金融支持、援企穩崗等政策措施,還將制定出臺自治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穩就業若干措施。下一步,要結合今年開展的“就業政策落地見效年”活動,突出抓好政策落實。一是在政策宣傳上要廣,擴大社會保險費免、降、返、緩和就業補貼等政策的社會知曉度,最大限度地釋放政策紅利。二是在落實進度上要快,優化相關認定、審批等環節,讓企業儘快得到實惠。三是在執行標準上要準,該減的要減、該免的要免、該降的要降,不折不扣,實實在在減輕企業負擔,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第二,全力促進重點群體就業。保持就業局勢穩,關鍵是要穩住重點群體就業的基本盤。一是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加大在政策、資金、培訓、招聘、指導隊伍、信息服務等方面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支持力度,持續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基層成長和就業見習三項計劃,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就業服務”和“離校未就業百日攻堅”兩大行動。通過政策支持拓寬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加大基層就業崗位開發力度,各級事業單位空崗主要用於招聘高校畢業生,加強與高校、企業的信息對接,強化線上招聘、網上籤約、線上培訓等就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二是在促進農牧民轉移就業方面,繼續做好農牧民工“點對點”返崗復工服務工作,做實做細各環節等工作,幫助農牧民工安全返崗、平安就業;貫徹落實國家關於促進農牧民工就近就地就業的部署,引導和幫助暫時難以外出、有就業意願的勞動者回歸農牧業,積極參加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和春季農牧業生產,引導工程吸納,引導創新業態發展,引導扶持創業,全力拓寬家門口就業渠道,實現就地就近就業;推動落實返鄉入鄉創業政策措施,進一步優化就業創業環境,加強返鄉入鄉創業園等創業載體建設,落實創業園孵化基地獎補、創業服務補助、創業活動補助等扶持政策,鼓勵和扶持更多勞動力返鄉入鄉創業。 三是在強化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和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方面,落實好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辦法,將就業困難人員及時納入就業援助範圍,實現兜底保障。按時發放失業保險金,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確保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在開展實名制摸底排查和落實好各項政策的基礎上,緊盯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邊緣戶貧困勞動力和易地搬遷貧困勞動力三類貧困群體,“出現一人,幫扶一人,就業一人”,建立調度制度,確保6月底前實現動態清零。

第三,積極促進就業服務精準對接。一要組織開展好“百日千萬網絡招聘行動”。突出抓好春季網絡招聘活動,依託自治區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與智聯招聘、58同城、獵聘網、貓頭英招聘引智等社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聯動,持續開展大規模、廣覆蓋、高頻次的“企業招”、“園區招”等10類招聘活動,積極引導廣大勞動者積極參與到招聘活動中來,早日實現就業。二要健全“四位一體”服務機制。加快完善供需調查、培訓對接、就業對接、跟蹤服務“四位一體”公共就業服務系統,組織上線前培訓,制定考核辦法,加強對企業、勞動者和培訓機構的宣傳,提高培訓對接、就業對接精準度。三要優化“不見面”就業服務。進一步完善就業服務網上大廳經辦流程,引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自治區就業網上服務大廳辦理相關就業服務業務。推動失業保險網上經辦業務,實現失業保險網上申辦申領。組織開展線上創業服務,組織創業指導專家,為有創業意願的勞動者提供政策諮詢、項目坐診、創業培訓等線上服務。推進線上職業技能培訓,擴展培訓平臺目錄,優化線上培訓課程,鼓勵引導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開展面向各類群體的網上培訓。

看點----自治區人社廳召開一季度新聞發佈會

(自治區就業服務局局長王林答記者問)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提問:從剛才發佈的內容看,我區在落實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請問我區採取了哪些舉措保障了政策落實?下一步還有什麼工作打算?

看點----自治區人社廳召開一季度新聞發佈會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林麗芳)

自治區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局長王亞忠:國家和我區出臺的減免企業養老、工傷和失業三項社會保險費政策,明確了免、減、退、緩四項措施。免,是今年2月至6月,對參保的中小微企業和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5個月的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實行免徵。減,是今年2月至4月,對參保的大型企業和其他組織3個月的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減半徵收。退,是對企業已繳納的2—3月份社會保險費應減免單位繳費部門予以退還。緩,是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企業可申請緩繳,緩繳期限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期間免收滯納金。

作為政策的具體執行部門,在國家和我區實施意見出臺後,我們從四個方面集中發力,保障減免政策迅速落實落地。一是明確經辦操作流程。要保障政策落地,首先要有具體的操作辦法。我們從經辦操作層面,明確了劃型標識流程、核定減免、退費、緩繳等業務經辦流程,以及資金保障、風險防控和政策宣傳等方面的具體要求,為全區各級經辦機構迅速落實好減免政策奠定了基礎。二是全力開展企業劃型標識。由於對不同類型的企業採取差異化減免措施,企業劃型就成為政策能否落實的重要基礎。為此,我們對自治區統計部門提供的全區企業劃型名錄,在全區社保業務信息系統進行直接匹配標識,對不在統計部門提供企業目錄內或對劃型存在異議的,由企業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審核並經同級政府審批後,報自治區社保局統一進行確認處理,確保全區劃型工作順利開展。三是全面實施預核定工作。我們要求全區負責核定的經辦機構全面開展預核定工作,在業務系統中增加了減免社保費項目模塊,使繳費核定單上直接顯示減免金額,確保了稅務徵收準確、企業受益清晰。同時,組織各地根據預核定的減免金額等信息,及時向企業退還2—3月份預繳社保費中應減免單位繳費部分,進一步緩解了企業困難和資金壓力。四是強化跟蹤調度。為了確保減免政策的落實效果,我們建立了周調度制度,及時瞭解掌握全區落實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對進度慢的地區及時督促,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

隨著工作的全力推進,減免的政策效應還將進一步顯現。下一步,我們將指導各地把階段性減免社保費政策繼續落實落細,在推進預核定和退費、引導未參保企業參保、強化基金調度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切實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企業,確保在紓解企業困難、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我們也希望,對劃型有異議或登記信息不準確的企業,及時與參保地經辦機構聯繫,共同完成信息完善和劃型工作,儘快享受到政策紅利。

看點----自治區人社廳召開一季度新聞發佈會

(自治區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局長王亞忠答記者問)

人民網記者提問:疫情期間,人社部門大力推行“不見面”服務,確保了人社服務不斷檔、不掉線。請問,今年自治區人社廳在便民服務方面,還將採取哪些舉措?

看點----自治區人社廳召開一季度新聞發佈會

(人民網記者 齊浩男)

自治區人社廳政務服務處處長張海濤:各位記者朋友,疫情期間,雖然各級人社部門出臺了很多政策措施方便群眾辦事,但我們也看到,我們的服務水平整體還不高,網上經辦事項還比較少,渠道還不暢通,和先進省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和群眾期盼還有很多不足。今年我們將持續用力,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推行“網上辦”“一窗辦”的服務模式,徹底打通政策落實落地最後一公里,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多便利。

一是在全區人社系統全面推行“網上辦”“掌上辦”。到今年年底,力爭自治區本級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100%,市縣達到90%。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要建設全區人社網上辦事大廳,並與自治區政務服務平臺、蒙速辦APP對接,統一身份認證,打通網上辦事渠道,在服務事項上,我們將分批次將165項人社服務全部推到網上去,優先實現群眾關係密切的事項網上辦、掌上辦,比如失業金申領、養老保險轉移接續、單位參保證明、個人參保證明打印等。

二是在全區人社系統全面推行“一窗辦”。原來我們的業務經辦系統都是獨立的,表現在窗口劃分的很細,即使是社會保險服務事項,企業和群眾為了辦一件事,要到不同的窗口重複排隊,辦事體驗不好。今年我們將整合就業創業、社會保險、勞動關係、人事人才等服務事項,在全區全面推行一個窗口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前臺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最大限度減少群眾排隊次數,方便群眾辦事。

三是在全區人社系統開展“人社服務快辦行動”。這是今年人社部部署的一件重要工作,主要有三項任務,第一項是打包辦,就是把過去流程相似、材料相近、結果關聯的一些事打包成“一件事”,比如,企業招用員工這件事,涉及到參保登記、社保關係轉移接續、勞動用工備案、社保卡申領等不同的服務事項,原來需要跑多個窗口、提交多份材料,打包後,群眾只需到一個窗口、提供一份材料,一次全部辦理。今年我們將對人社業務全部梳理,力爭將更多的事項打包辦。第二項是提速辦,對於即辦事項,從接收材料到辦結,原則上不超過30分鐘,對於企業和群眾比較關心的失業金申領、穩崗補貼申領、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等事項,辦理時限壓縮50%以上。第三項是簡便辦,簡便辦就是要大力壓減辦事材料,去年以來,我們按照國家和自治區要求,兩批次取消證明材料149項,今年我們要加強督促檢查,利用信息化手段規範業務經辦,該取消的堅決取消,同時,藉助自治區數據共享平臺,加大信息共享力度,最大限度減少材料提交。

實現“網上辦”“一窗辦”,開展快辦行動,這些措施的落實落地關鍵要靠信息化建設來解決問題。今天我廳印發了“全區人社系統一網一門一次”改革信息化建設工作方案,圍繞工作目標,要在全區人社系統開展服務事項標準化建設、服務手段信息化建設和服務渠道多元化建設,任務十分繁重。但我們相信,有全區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在廳黨組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有信心把“便民利企”的各項措施落實好,支持企業發展,幫助群眾幹事創業,為社會穩定發展做出人社人的貢獻。

看點----自治區人社廳召開一季度新聞發佈會

(自治區人社廳政務服務處處長張海濤答記者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