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乡村振兴的“美丽实践”

乡村振兴的“美丽实践”

——汉阴县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汉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部署要求,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城乡环境面貌大幅改观,新时代美丽汉阴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汉阴县乡村振兴的“美丽实践”

汉阴县乡村振兴的“美丽实践”

精心谋划,科学绘制环境改善新路径。为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出成效,坚决打赢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汉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汉阴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筹集资金5000余万元用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在工作推进中,按照“区域统筹、高点定位、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经济适用”的原则,将人居环境整治与脱贫攻坚、移民(脱贫)搬迁、特色产业培育、文明和谐社区创建、重点镇建设及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科学编制镇、村总体规划,有序推进了漩涡茨沟、涧池洞河、城关三元等示范村建设,通过整治,推进农村展现新面貌,居民展现新气象,生产展现新质态,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融合,走出了一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汉阴路径”。

汉阴县乡村振兴的“美丽实践”

综合施策,全面打好系统整治组合拳。坚持把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污水处理等重点治理作为保护绿水青山,留住乡愁,建设美丽家园的“切入点”,综合施策、系统整治,初步彰显了宜居宜游“汉阴乡村新印象”。一是农村改厕工作成效显著。在集中居住区修建大三格化粪池,分散居住农户采用“小三格”化粪池对全县农村厕所进行了提升改造。

2019年9月19日,全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会(陕南片)在汉阴县召开,我县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农村卫生改厕6.17万户,公厕90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有效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

二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深入推进。在陕南片区率先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县(镇)处理结合”的垃圾处理模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基础体系建设。已建成日处理500吨以上污水处理厂3座,小型污水处理池89座,向农村配备环卫垃圾车辆60辆、垃圾箱(桶)2万余个,分类垃圾桶1500个,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高效、集约处理,保证了“一江清水送北京”。

三是黑臭水体治理有效加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建立黑臭水体治理沟长制管理责任机制,配建人工湿地,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四是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开展乡村美化亮化行动,以保护、提质、增绿为重点,实施农村绿化3万亩,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提升,被认定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

五是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稳步推进。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加强粪肥科学还田利用指导,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绿色生态循环养殖新格局,综合利用率达到73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0以上,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汉阴县乡村振兴的“美丽实践”

探索创新,建立健全整管结合的新机制。坚持建设整治和管理维护并重,建立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分担机制,将农村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持续开展村庄清洁、净美汉阴行动,紧扣不同季节和重大节日,重点推动“八清一改”,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农业生态旅游村庄,为全域旅游奠定坚实基础。

汉阴县乡村振兴的“美丽实践”

今天的汉阴乡村,犹如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城区洋溢着浓郁的现代都市气息,乡村焕发着崭新的生机,汉阴这座充满魅力的小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故事正在继续,我们坚信,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全力营造“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浓厚氛围,将会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热潮,一个生态宜居的美丽小城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

来源:汉阴县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