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祕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對馬島。。。。。。


那是1905年5月27日,繞了半個地球來的露西亞波羅的海艦隊和日本聯合艦隊展開了一場永載史冊的海戰。


那天,天氣晴朗,波浪高!


《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1969東寶版《日本海大海戰》)


有關對馬海戰的電影國內能找到的主要是丸山誠志的《日本海大海戰》(1969)東寶版和舛田利雄的《日本海大海戰:海行兮》(1983)。其中舛田利雄的新版最常見,因為兩者片名相似,所以有人經常會搞混,包括進貨的碟商,這使得69版《日本海大海戰》相當難找,在碟市上難尋蹤跡,因為69版是曾經內參引進過的。所以,大家都在猜是不是全美譯製經典系列可能出過,但那只是猜測,我沒有見過實物。


《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1983版《日本海大海戰:海行兮》)


但可以肯定的是,69版確確實實做為內參引進過,知名日本博主俞天任老師就曾經提過他小時候觀看過,還是《山本五十六》《啊!海軍》《日本海大海戰》三片連發。豆瓣上《日本海大海戰:海行兮》(1983)的影評裡也提到該片文革時期曾作為內參片在地方縣處級以上和部隊團級以上領導幹部中放映。注意一下這片是1983年才上映的,所以這應該是69版的以訛傳訛,側面也證明了69版曾經做為內參上映的事實。


那麼我們就來聊一聊,先從真實的歷史開始。。。。。。


日俄戰爭,是一場帝國主義代理戰爭。八國聯軍之亂時,俄羅斯趁機侵佔了整個東北。這不符合帝國主義列強的利益,因此需要一支勢力把沙俄趕出東北,日本在英國的支持下成為了這股勢力,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打贏了以後也不能獨佔東北的原因。


在帝國主義的利益這一層面來說,爭鬥的主體在中國東北,也就是庫羅帕特金的俄羅斯野戰軍和整個日本的10個師團的白雪作戰。但對日俄雙方來說,鬥爭的重點在海上!


《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苦逼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沒有不凍的母港,他們的母港海參崴只是“港口不凍”,航道還是會上凍的,而且因為遠離歐洲,城市港灣建設十分落後,無法給艦隊必要的維護,讓太平洋艦隊一向只能去日本過冬保養船隻。


因此俄羅斯人一直渴望在亞洲得到一個不凍港,名單上有很多備選,包括擇捉島上的單冠灣,朝鮮半島的眾多港口,以及大清的旅順。


這一切在通過三國干涉還遼得到旅順後得到緩解,但這肯定不是俄國人所要的全部,事實上名單上有的俄國人都想要,所以才會有東北佔領事件。


日本人也沒閒著,雖然“將敵對勢力”逐出東北是列強爸爸給的入場卷目標,但霸佔之前俄國在那裡利益,比如庫頁島,是日本人當時的想法。


問題是能不能打得過。


《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當時全世界沒人覺得日本人打得過,包括日本人自己。因為實力實在是太懸殊了,俄羅斯單旅順艦隊就有戰列艦7艘:皇太子號、列特維贊號、勝利號、佩列斯韋特號、塞瓦斯托波爾號和波爾塔瓦號以及旗艦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號(沒錯,我的網名就來自於它)。


而且俄軍的軍官素質也高,僅僅是作戰意願不高,看起來有些萎靡而已。雖然現在中文媒體把俄軍將領們的素質貶得一文不值,似乎只要馬卡洛夫一人有那麼一點戰略眼光,其餘將領都是酒囊飯袋似的,但其實只要細心地研究一下馬卡洛夫死後由副司令長官菲德戈夫特領銜的旅順艦隊突圍作戰,就不難看出菲德戈夫特的艦隊指揮水平是非常高的,幾次艦隊轉向精準且高效,反而東鄉平八郎的指揮模糊的很。


馬卡洛夫將軍就更不用說了,那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海軍專家,不管是紙面上,還是綜合實力上,俄國人都遠遠強大於日本!


《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可惜,正如戰後乃木希典司令長官面呈天皇的詔書中總結的,這次戰爭勝利,第一句赫然就是“天佑神助”!


其實雙方的運氣都不算好,但俄國人的運氣也太差了。有戰略眼光的海軍名將馬卡洛夫和自己的旗艦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號一起觸雷沉沒,指揮能力還行的菲德戈夫特率隊突圍旅順港又被擊中戰死。(這次是真的運氣不好,日艦倉皇發射的一枚12寸炮彈就這麼巧打中了皇太子號的艦橋指揮室,就這麼巧炸死了總司令,事後皇太子號還能作戰,還能突圍,最後冒著槍林彈雨居然破圍而出,跑到了膠州灣才繳械,這和馬卡洛夫與艦同沉可不是一回事)。


日本人的運氣也不好,馬卡洛夫死後日本人也捱了水雷的官司,一口氣沉了兩艘戰列艦,那可是三分之一的海軍力量,悶葫蘆東鄉平八郎司令長官沈默了一會,就說了一句話,你倆別自殺,仗還要打下去。把兩位艦長感動得哭天搶地的。


《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看出區別了嗎?戰艦,哪怕是珍貴的戰列艦,哪怕是帝國海軍三分之一的戰力,損失了都沒什麼大不了的,壓不死司令長官,但人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海軍指揮人才。


俄國人就輸在這裡,不是說俄國人不尊重人才,而是那兩位犧牲的司令長官實在太重要了。


因為遠從波羅的海遠征來的羅傑斯特文斯基司令的水平真的刷新了大夥兒的下限。


為啥,因為他是沙皇的寵臣。


注意這個出身,寵臣。和海戰專家出身的馬卡洛夫,以及基層慢慢憑著戰功往上爬的菲德戈夫特那是有本質區別的。看一下對馬海戰時俄軍的佈陣就知道,羅傑斯特文斯基司令就沒想認真的和聯合艦隊打,從不炮擊來跟蹤的巡洋艦和泉,到看見聯合艦隊也不調整作戰隊形,一列縱隊因指揮失誤變成2路之後沒有任何調整。


大清北洋水師的丁汝昌丁軍門在大東溝面對聯合艦隊的時候也是遭遇戰,大清擺的一字橫陣雖然效果有待商榷,好歹是正經的作戰隊形。


《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說回電影。


如果想看一部主旋律電影,瞭解一下史實的話,還是推薦丸山誠志的《日本海大海戰》(1969)。雖然年代久遠一些,但裡面該有的都有,連特務之王明石元二郎大佐在彼得堡搞政變這種細枝末節都有。而且沒記錯的話對馬海戰中對東鄉平八郎的指揮失誤也沒回避,對上村副司令長官對抗埔鹽艦隊不利被愛國賊砸了玻璃等表現民粹的事也供認不諱,堪稱美味量又足。


相反舛田利雄的《日本海大海戰:海行兮》(1983)就拍的很奇怪。


事實上舛田利雄的戰爭三部曲都很奇怪,《二百三高地》明明講述了日本帝國上升期的關鍵一戰,那是走向帝國主義的門票,那是賭上舉國之力的立國之戰,被他拍的充滿了血腥氣,中間曲尤其是,不斷地哀嚎拷問xx會死嗎?給人一種不倫不類的感覺。


《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但《二百三高地》好歹控訴的是乃木希典的旅順攻略戰,那確實是用屍體犁地的血戰,裡面被強徵入伍的孤女父親的形象塑造得也不錯。《日本海大海戰:海行兮》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影片一開始就塑造了一個奇怪的男主,面色深沉,眉頭緊皺,像是誰都在欠他錢的模樣,瞅著像是不想打仗的樣子。


但問題是,他是軍樂隊的。吹喇叭的。


《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影片的前四十分鐘,他一臉不爽的報了道,似乎是不想打仗,然後一臉不爽的幽了個會,似乎找到了一個愛他的姑娘,還說了不少反動的反戰話語,中間在妓院裡還出現了一個厭戰的士兵,不明不白的自殺了。


不熟悉歷史的估計一頭霧水,熟悉歷史的也會被雷得摸不著頭腦,這似乎是隱射了戰局,表現聯合艦隊在旅順外海吃了鱉?


整部影片就沉浸在一股奇怪的喪氣之中,每個人都像是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樣子,要說反戰吧,除了電影基調喪,人物說了點厭戰的不疼不癢的話,沒見什麼反戰內容,用通俗話說,沒有反戰的指導思想。


如果不明白我說的是什麼?可以去參考一下真正的反戰片。


《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著名日共導演山本薩夫的《戰爭與人》。三部曲哦。


反戰,要麼表現一下敵軍(或者說戰爭)的邪惡,要麼表現一下人民的苦難,要麼表現一下苦難下悲痛或者悲壯的抗爭,而本片什麼都沒表現。


這是不能忍的,尤其是結局對馬海戰開打以後,在敵前大轉彎,搶佔t字頭的關鍵時刻,旗艦三笠號受到了俄國艦隊的集火,小兵死傷慘重,然後主角拿著他的喇叭吹了一曲,影片在日軍的屍橫遍野中結束。。。。。。。。


我當時的感覺是,你他m是在逗我麼?t字頭還沒擺完呢?還沒炮擊俄軍呢?


這場仗不是日本歷史上最大的勝仗麼?你就給我看這個?看一群海軍苦兮兮的哀嚎?他們為什麼哀嚎?你拍這個是想表現啥?你是反對日俄戰爭麼?但沒看出你怎麼反對啊?


《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在1983年日本右翼電影就存在這個問題了,看起來似乎電影裡的人都不想打仗,但真到戰場上都挺英勇?問為什麼不想打仗?說不出來!反正就是不想。


你好歹說自己怕死也行啊。二百三高地裡的幾個逃兵都是這種心態。


但他就是說不出來,鬧得這個戰反得不明不白的。這尼瑪是反戰電影?


舛田利雄還是有點創新意識的。別的右翼電影可能主角就是個不明不白反對戰爭的傻que,但結局往往強行昇華成英雄,本片男二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歷程,但男一,那個吹喇叭的樂手,最後真的在一片戰友屍體旁突兀的吹了個曲子,電影就在戰友的悲涼血肉中結束了!


我完全不知道他想幹什麼。。。。。。


《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這也算是新意吧。


日俄戰爭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狗咬狗,但好歹在日本人自己的角度是正義的立國之戰。被舛田利雄拍成這麼個奇奇怪怪的東西。


接下來,絕對100%邪惡的“大東亞戰爭”,就拍的更彆扭了。


那部電影有個很大氣的名字,《大日本帝國》!


《日本海大海戰》趣談,那便秘了兩三個月的日本反戰片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