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暴脾氣的爺爺

我那暴脾氣的爺爺

我和弟弟小時候的生活起居一直是爺爺奶奶在照顧。爺爺從來不問我們的學習情況,只要我們吃飽喝好,遵守他給我們定下的諸多規矩,平安回家就好。

爺爺的脾氣很暴躁,嗓門很大,發起火來像雷公打雷,所以我們都很怕爺爺。但是隻要我們乖乖的聽話,爺爺永遠笑眯眯的,和氣的像個彌勒菩薩。

我被爺爺揍過幾頓,揍之前,一定要讓我自敘犯錯經過,讓我知道哪裡錯了才施家法。最嚴重的一次,爺爺沒揍我,而是氣的和我斷絕了祖孫關係。

爺爺給我們定下諸多規矩:比如不能到河邊戲水;去外面玩,一定要經過爺爺的同意,要在爺爺規定的時間內回家;對人要有禮貌,不準打人罵人;上學時利利索索的去學校,放學的時候要利利索索的回家,不準在半道上玩耍!

那時候農村的孩子個個野得像猴子,哪裡能夠乖乖的聽話?卻又不敢明著違背爺爺的旨意,經常陰奉陽違,悄悄幹一些爺爺看不到的事,瞞過爺爺的眼睛就好。

那時候讀書不像現在作業繁多,中午吃完飯到下午上課,中間有很多空餘的時間。我回家吃完午飯,休息一會兒,爺爺會往我手裡塞幾塊餅乾,然後讓我麻溜的回學校,好好學習。

我歡天喜地的大聲答應著,衝出家門,一路往各個同學家裡磨蹭時間,湊成一夥再往學校跑。

有一天,我正和幾個同學在路邊嬉笑打鬧,正好被上供銷社打醬油的爺爺發現了,爺爺一看到我非常吃驚,大聲吼道:你怎麼到現在還不上學?都出門大半天了,還在這裡玩,你連爺爺的話都不聽了,啊?

我當時幾乎嚇得肝膽俱裂,立刻和一幫同學抱頭鼠竄而去。那個下午我都沒有心思好好聽課,好不容易等到放學了,我磨磨蹭蹭的往家裡走,卻不敢回家。我躲在離家不遠的一間小茅房裡,讓我那幫死黨去幫我打探消息,看看我爺爺怎麼樣的一副神情。

死黨們回來說,我爺爺和平時一樣,看不出很生氣的樣子。但是我仍然感覺頭皮發麻,我被爺爺揍過幾次,皮肉疼倒是小事,我害怕爺爺那副暴怒的樣子。

天慢慢的暗下來了,我躲在茅屋裡急的團團轉,這時我聽到爺爺焦急的聲音,在問我的同學,你們都回來了,我家阿青呢,怎麼還沒回家?

然後在同學們的指點下,爺爺把我從小茅屋裡揪了出來,怒聲吼道:怎麼不回家?躲在這裡幹嘛?

我嚇得說不出話來,一個勁兒的哭,幾個膽大的同學幫我說話,說阿青怕你打他,所以躲在這裡不敢回家 。

爺爺氣得臉色發青,一把把我拎回家,說,好哇!我從小教育你乖乖的上學,乖乖的回家,你不聽,在外耍野,還不回家!我的話你是半句也沒聽進去吧?那好,以後我再也不管你了,你不用叫我爺爺,我也不認你這個孫女了,從此後就斷絕關係吧!

然後爺爺把我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兒整出來,全都送回了我的家。

那天晚上我一宿沒睡,我知道這回我是徹底讓爺爺傷心了,我很後悔,也很害怕。

後來好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敢往爺爺家裡去,沒有了爺爺的管束,我並沒有感覺多大的自由,反而體會不到那種小鳥出籠的快樂了,也許這就是人的賤性吧!

轉眼到了清明節,每年的清明節,學校老師都要領著同學們去掃烈士墓,要走很長的路,隨身必須帶一點零食。

這天早上起來,我驚喜的發現桌上有一袋子零食,我媽說這是爺爺給你的。我很意外,接著感到鼻子發酸,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媽媽說,上學之前去跟爺爺打個招呼吧!以後懂點事。

我背起書包怯怯的去了爺爺家,爺爺坐在那把老式的藤椅上,見我過來,眼神閃了閃。我叫了一聲,爺爺,我上學去了!

哎!爺爺高興的點點頭。

“路上小心啊,緊跟著老師走,別跟丟了,放了學乖乖的回家,啊?”

哦,知道了!我大聲應著,歡天喜地的跑了出去!

我又感覺到了小鳥出籠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