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文史觀天下#

引:

公元前138年,是個極不尋常的日子,西漢侍從官張騫滿含熱淚從漢武帝手上接過符節,帶領100多人的使團踏上了未知的西域之旅。這一年,他們都很年輕,劉徹19歲,張騫27歲,歷史的書籤從來都是熱血合成。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1,)河西走廊之夢

要達西域,必須經過由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控制的河西走廊,它是大漢通往西域中亞必經之路,即便如今也是重要的黃金通道。黑河、石羊河、疏勒河滋潤出的片片綠洲水草肥美,物產豐饒,誕生了涼州,瓜州,敦煌,陽關,祁連山,焉支山等無數縱橫史冊的名勝。華夏文明進程中,它始終承載著歷代王朝政治經貿,軍事國防和文化交融的夢想。

對於年輕的漢武帝來說,打通河西走廊,前往未知的西方,是他不變的夢。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之子16歲劉徹登上了皇位。此時,已運行了64年帝國已平定諸王之亂,中央集權高度統一,國富民強,活力四射,但軍事和外交的羸弱卻導致被北方匈奴襲擾壓制長達數十年。

(2)匈奴崛起,冒頓建立草原帝國

自登基那天起,劉徹就開始謀劃怎樣擊敗匈奴,這個盤踞在帝國西北部的噩夢,亞洲大陸上最兇悍遼闊的部落,是橫亙在他眼中的可怕力量。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匈奴,是由眾多遊牧民族逐漸演變融合的部族。先秦開始,這個盤踞在內蒙河套和陰山地區的強悍部落就一批批從蒙古高原衝出,肆無忌憚燒殺劫掠安定富庶的農耕國家和其他遊牧部落。嬴政曾命蒙恬率大軍將其趕出了河套地區,導致其陷入分裂。但很快,極具智慧且野心勃勃的冒頓橫空出世,以“將萬騎”身份殺父奪權一統匈奴各部,接著又閃電般擊敗蒙古高原上其他兩強——東胡與月(rou)氐,還把月氐單于頭顱砍下來作了酒樽,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匈奴王朝。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一系列大手筆讓人眼花繚亂又目瞪口呆。不說月氐,僅東胡鮮卑和烏恆就有:慕容、宇文、段部、吐谷渾、拓跋、契丹、柔然、蒙古、乞服等十餘個大部落,兵力之盛遠非匈奴可比,但冒頓做到了一統,還將月氐從河西走廊一直趕到遙遠的伊犁河谷。公元前201年,又把叱吒風雲的漢高祖劉邦困死於白登,險些熄滅漢政權新生火種。所控版圖與漢帝國不相上下,可謂氣吞山河。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3)西去漫漫,被俘河西

從投奔的匈奴人堂邑父口中得知月氐消息後,劉徹覺得這是個大好機會,假如能聯合月氐形成東西夾擊,就可以打敗氣焰熏天的匈奴。解決北方戰略威脅的構想很快被提上日程,他開始招募前往西域聯盟月氐部落的勇士。

但又談何容易?河西走廊被匈奴人控制,怎麼過得去?很可能沒到西域就命喪黃泉。

27歲的陝西城固人張騫站了出來。張騫是漢武帝首創察舉制推薦出的孝廉,剛剛成為宮廷侍從官(行政事務見習官)。劉徹非常高興,不僅親自為張騫挑選出100多位遠赴西域勇士,還特批了大量黃金珠寶作為送給月氐單于禮物,堂邑父則作為嚮導和翻譯隨行。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使團從今天青海經扁都口峽谷進入了河西走廊,此時距長安已有2000多里,當他們告別扁渡口的鬱鬱蔥蔥進入了茫茫隔壁後,才倍感壓力巨大。長天漫漫,烈陽猛火般燃燒在無邊無際的視線中,鋪天蓋地的沙暴隨時而來,如果被匈奴騎兵抓住,更是死無葬身之地。

幾乎沒有任何懸念他們就成為了匈奴騎兵的戰利品。被押解匈奴王廷(今呼和浩特)途中,不斷有人倒下,死去。也許是剛剛得到烏孫送來的兩隻金雕,軍臣單于心情很好。但得知他們要去月氐時冷笑道:“月氐在我們北邊,如果我們的人擅自穿越你們國家去南越,你們同意嗎?”張騫自知理虧,無言以對。

公元前135年,此時的劉徹已經22歲,張騫出使西域已三年了,卻沒有任何信息,這讓他心緒不寧。

(4)九年日月,異鄉為囚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此時,被困匈奴營地的張騫也是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儘管他抱著必死之心,但匈奴人並沒有殺他們,始終希望他們為匈奴效力。這也給他提供了個近距離熟悉和了解匈奴王朝軍備、戰術特點機會。譬如:匈奴騎兵不靠盾牌保護自己,而是以堅固輕便的盔甲武裝自己,攻擊性高效也靈活。

時光荏苒,匈奴人漸漸放鬆了對張騫戒備與管制,這和張騫性格也有關係,司馬遷《史記》中描述他:“寬大信任,蠻夷愛之”。為從情感上瓦解他,單于又將匈奴女子卓婉送他為妻,也許正是卓婉的愛,才給了張騫堅持的勇氣和信心。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馬蘭花開了又落,季節鳥走了又來,張騫對於河西走廊瞭解越來越深入,幾乎知曉了每處綠洲與路徑,這對於後來帝國用兵起到了巨大幫助。水草肥美祁連山培養出了無數駿馬,有駿馬匈奴人才有了踢他遠方的力量和速度。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公元前129年,“馬邑之謀”過去4年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失去了耐心,他要把大漢帶入開疆拓土威夷天下快車道。當匈奴又一次對帝國發動襲擊時,漢武帝派出4路大軍展開反擊,結果一路無功,兩路折損,只有車騎將軍衛青贏得了勝利,史稱“龍城之戰”。

但另三路大軍的失敗,讓漢武帝陷入了深深沉思:知彼知己,方能百戰百勝。缺乏情報的貿然深入,必定為倉惶付出代價。至此,他更思念失聯9年的張騫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匈奴人的監管下張騫已生活了9年,9年足以磨滅一個人鬥志。蒙古高原上,細心的卓婉發現丈夫常常深夜獨自起身,凝視東方,她明白這是他男人對家的思念,儘管,她並不知道其中還有份偉大的使命情操。於是,又一次祁連融雪之際,善良卓婉勇敢的幫助丈夫和堂邑父逃離了匈奴人營地。

(5)志比金堅 終到月氐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張騫和堂邑父一路向西,此時月氐已在匈奴和烏孫人聯合打擊下分裂成兩支,大部分月氐人選擇了西遷,途徑大苑,遷徙到中亞阿姆河流域定居了下來,他們被稱作大月氐;少數留在了敦煌南山地區,與羌人雜處,叫小月氐。

得知消息後,張騫和堂邑父毅然折向西南,進入西域焉耆,沿塔里木河西行 經庫車疏勒,徒步穿越過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何止是艱難?實在不敢想象,塔克拉瑪干沙漠夏天地表溫度高達華氏70度,沒有強大意志和頑強生命力簡直是送死。接著又頂著零下30度嚴寒翻過帕米爾高原,到了大月氐。這一段路有多遠?相當於從內蒙徒步走到哈薩克斯坦。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大月氐國王看到漢朝使者,格外驚訝和敬佩,但他告訴張騫,這裡水草肥美,物產豐饒,他的人民已從遊牧生活過渡到了農業生產,無意東還。一年多里任張騫再三勸說,大月氐國王還是搖頭。無疑,從現實的角度上來說,大月氐決定是理智的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6)東歸之路 依舊崎嶇

至此,只得返回,但張騫覺得不虛此行。西行路上他途經大苑、康居、大月氐、大夏等西域諸國,腳步丈量了中西亞各地,雙眸攝進天山南北,堅信只要打通河西走廊咽喉要道,中原與西域往來定會暢通無阻。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為避免被匈奴人抓住,他們沿崑崙山北麓于田(今和田)、鄯善(今若羌),走今天315國道進入青海羌人區,誰知羌人此時已臣服匈奴,張騫和堂邑父再次成為匈奴人的俘虜。

這一次,張騫認為必死無疑,意外的是匈奴人還是沒殺他,甚至把他送到了卓婉和幾個孩子身邊。軍臣單于死後,匈奴左谷蠡王伊稚斜起兵反叛,張騫趁亂帶著卓婉和堂邑父逃離了青海,這一次卓婉沒有猶豫,和丈夫為愛一路狂奔。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7)九死一生 終成傳奇

13年生死跋涉,當張騫再次看到長安,嚎啕大哭,長跪不起,多少年的思鄉離愁苦難恍如一夢,曾經的青年如今已然不惑。

公元126年,當形如乞丐的三人西域歸來後,整個長安為之轟動。他帶回的,不僅有地圖和從未見過的植物種子,還有不曾泯滅的夢想。他把西域風情及山川地貌向漢武帝和眾大臣做了詳細彙報,漢武帝在內的所有人聽得入迷。所敘述一切都被司馬遷記錄在了《史記.大苑列傳》中,成為後世瞭解西域寶貴資料。稱其“鑿空”之功毫不為過。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張騫帶回的信息,讓漢武帝視野大開,他的目光豁然穿過河西走廊,看到了兩域、中亞、羅馬甚至更遼闊世界,真實又那麼讓人振奮。

漢武帝封張騫太中大夫,授堂邑父為奉使君,但匈奴妻子卓婉,卻在第2年不幸染病去世。

張騫帶回的寶貴情報,更堅定了漢武帝打敗匈奴信心,也使漢帝國與匈奴決戰不再是場盲目復仇,而是有計劃反擊。尤其是打通河西走廊,斬斷匈奴右翼,成為了國家戰略。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公元前123年2月,大將軍衛青率6路大軍先後北伐匈奴,張騫隨衛青出擊漠北,由於熟悉匈奴軍隊,具有沙漠經驗和豐富地理知識,漢帝國軍隊如魚得水,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戰績,論功行賞,張騫又被封為博望侯,取廣博望遠之意。



比唐僧取經更驚險的張騫西行路,九死一生功成大漢

如果說玄奘取經為弘揚佛法做出巨大貢獻,那麼張騫則是以使命和忠誠為國家立下不世功勳,河西走廊和西域也將永遠記住這個名字——張騫。

作者論鑑@原創首發/日更新

參考資料:《史記.大苑列傳》《漢書.西域傳》《漢武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