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疫情中学会的三件事

我在疫情中学会的三件事

今天是我宅家的第25天,对一个资深宅女来说,这不算什么困难的事情。


有电商可以下单食材送上门,再加上有时间阅读,就已经是宅家顶配,知足人生了。


和以往不同的是,因为特殊的疫情时期,在社交媒体上和朋友交流了许多,从问候安全,互相叮嘱保重,到最近开始讨论——


“疫情结束后,最想去干什么?”

“疫情改变了我们什么?”

“复工了吗,所在行业有没有受到影响?”


在这里和大家聊一聊在这次疫情教会我的三件事吧。


一. 危机时更需要独立思考


疫情发生后,铺天盖地的信息汹涌而来,有时候辟谣的节奏跟不上传谣的速度。


举个例子,一周前,很多媒体疯转,美国出了某款可治愈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央视很快出来辟谣,医学专家也表态,“新药的临床研究才刚开始,怎么可能马上知道结果?”


越是在心理压力大的时候,越容易被外界的一丝风吹草动影响,


但越是这时候,越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谣言有起码的判断力,不确定的话,就请先别传谣。


事后你会发现,这绝对是利己利人的。


不妨逆向思考,我们为什么会相信谣言?并且还为之积极奔走、传播?


其实在这背后,还是源于对未知的焦虑和毫无头绪的忧心。


我们太想让黑天鹅快快飞走,但殊不知,反而被这种恐惧的心理所利用。


复盘这次疫情发展至今,就会发现,越是在危机中,在普遍的恐慌里——


越是要回归常识,保持理性和良知的底线。


二.重新整理人际关系


经过这大半月足不出户的日子,大概很多人都对自己平时打理的人际关系有了重新认知。


一些可有可无的社交、饭局、喧闹……都不如珍惜和父母、家人相处的时光。


今天看到一个朋友Po了一组家楼下的照片,配文“体会到了什么叫楼下就是风景。”


身边的风景和身边的人一样,可能都是平时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


我们可以和朋友一周约上三次饭,但可能一年之间和父母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


虽然有地理上的限制:早早离开家乡,异地求学、工作、安家,但如果真心想相聚,总是可以挤出机会和时间的。


而且从这次疫情中发现,父母对我们的依赖是多么强烈。


首先,当然是亲情和爱。


眼下更实际的是,当遭遇封城、小区严格管理时,父母过往习惯的传统生活方式在短时间内失灵了。


比如,不会线上购物买菜,这时可以说是难为无米之炊。


比如,口罩成了硬通货。在药店早已买不到口罩的老年人,只能“裸奔”或是自制土法口罩上街。


我有个朋友马上要去海外工作,但因为疫情延迟了履新日期。


在老家陪伴父母的这段时间里,过半的交流都用在了叮嘱他们怎么处理疫情信息、如何保护自己,还给他们备足了口罩、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品,甚至细心标注了使用方法。


我在疫情中学会的三件事

(来,密集体会下一个女儿的孝心)


当我们发现父母对世界的急速变化手足无措、小心翼翼时,


也是我们有信心和能力,为小家共同的幸福负责、担当的时候。


三. 做好财务规划,理顺和金钱的关系


这场疫情让很多人明白了现金流的重要性。


关于现金流管理的问题,之前我也写过《我们都逃不开的人生三张表》


在这个买什么都可以按揭,可以分期的时代,我身边很多人不仅是月光族,更是超前贷款消费者。


当不可预料的危机来临时,很多人可能一下子因此减少了收入来源,经济压力扑面而来。


很多人问:什么是确定的?我能做什么?


我一直觉得,理财就是理生活,理顺和金钱的关系,就是理顺和世界的关系。


关于把握和金钱有关的事,在四个月整的时间,这个号里累积原创了快60篇文章。


后台的问题越来越多,很开心可以唤醒一些人的理财意识。


更开心的是,我也清楚看见了自己的边界和不足,在一边学习一边记录的过程中,渐渐放下了些焦虑,简直比看心理医生还有效哈。


希望你们在规划个人或是家庭财富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这种快乐的成就感,并能收获一些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的满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