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寫字,家長是支持還是反對?決定在於孩子,家長只需這樣引導

幼兒園3歲孩子。

孩子:媽媽,今天老師教我寫字了。

媽媽:哦,開始學寫字了,寫什麼字呢?

孩子:寫數字“1”

媽媽:哦,你喜歡寫字嗎?

孩子:喜歡,老師還佈置作業了,媽媽,等下你陪我一起做作業好不好?

孩子熱情高漲,媽媽愁眉苦臉:孩子這麼小寫字好嗎?

從寶寶出生那天起就開始用手不斷探索世界,認識世界,隨著大腦的發育,手眼的協調能力也越來越好。到了3歲,孩子已經會做很多事情,收拾玩具、自己疊被子、穿衣服、扣紐扣等,手眼的不停鍛鍊,提高了孩子手部的動作的靈活性和手眼協調性,刺激了大腦的發育。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的閻水金教授認為,學齡前的兒童不宜長時間地學寫字

超前寫字,家長是支持還是反對?決定在於孩子,家長只需這樣引導

現在的家長越來越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剛開出生就給孩子設計了整套學習計劃。從讀書到認字,寫字,都在急烘烘地推著孩子上杆,進行著超前教育,到頭來不僅沒有效果,還導致孩子有厭學情緒。

也有家長認為學齡前孩子在心理、生理上的發育還不成熟,不適宜過早寫字,過早寫字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過早寫字,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根據調查,2~4週歲的幼兒,90%處於塗鴉狀態;5週歲的幼兒,95%能準確地臨摹畫畫,但卻有75%的幼兒不能以正確的筆順、姿勢穩定地書寫簡單的漢字(如“口”、“白”)。

一、握筆姿勢 幼兒期的孩子手部肌肉發育還沒成熟,手部力度較弱,對他們來說,由“-、|、⺋“等筆畫組成的漢字是比較複雜的字符,沒有足夠的力量進行靈活運筆完成此動作,如果強迫寫字,孩子會通過手掌握筆法或其它不正確的方法來達到“把筆握緊”的目的,然後進行生硬地寫字移動動作,長期下去,導致無法正確握筆,手部也會出現畸形發育的情況。

有個朋友的3歲孩子,告訴媽媽握筆的姿勢是: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把筆放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收緊其它手指。老師教的握筆方法沒有錯,但是為了緊緊握住筆,這個3歲的孩子把筆移到了食指與中指的第一和第二關節的中間,這樣才有力握緊筆。形成了不正確的握筆姿勢。

超前寫字,家長是支持還是反對?決定在於孩子,家長只需這樣引導

二、心理上 寫字是一項極為精細又複雜的技能,幼兒期的孩子由於大腦皮層發育還沒成熟,在大腦指揮下的手、眼協調能力還沒有達到將各種筆畫組合成文字的能力。寫字不僅需要他們具有對字的結構觀察、分析能力,還要求字寫在固定的方格里,對胳膊和臂膀活動有了一定的限制性,再加上手部力度不夠,握筆不勞,就會出現畫字現象,容易出現寫字筆順錯誤,形成了習慣,難以改變。也會因此容易產生疲勞感、挫敗感、厭惡感,從而對寫字選擇逃避心理。

鄰居家的孩子,從3歲開始寫字,但由於力度不夠,有寫筆畫都是畫出來的。比如“口”,除了第一筆,剩下的是一筆完成。至今上小學三年級了,也改不掉。

三、身體發育上 不正確的握筆姿勢和長時間固定的坐姿會影響孩子的體格發育,學齡前孩子在寫字時,全身的精力和力氣都用在手上,身上的肌肉就會緊張崩緊,並且大腦發育的抑制機能較差的原因,長時間的崩緊會造成疲勞,無法長時間保持正確姿勢,孩子寫字就會容易弓背,整個身體重心在趴著桌子的肩膀上,長期以往,會容易造成孩子駝背和近視,不利於孩子的體格發育。

超前寫字,家長是支持還是反對?決定在於孩子,家長只需這樣引導

很多家長認為早教就是早早教孩子寫字,識字,背誦等。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這個需求,早早安排教孩子寫字課程。甚至有寫作業的任務。

但是,對於學齡前孩子是否需要寫字,不在於老師是否安排寫字的課程,也不在於家長的反對或支持,在於的是孩子對寫字是否做好準備,對寫字是否有興趣,家長要做好的是以下4點。

1、孩子要求寫字時,父母陪同,並且注意糾正握筆姿勢和坐姿的正確。不過要求不能過高,寫字時間也不能太長。

孩子開始寫字,充許他寫得東歪西倒,允許他寫字過程中會出現玩別的東西的現象。因為學齡前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較低,專注力持續的時間也較短。

不同年齡段孩子專注力不一樣:

2歲以下的孩子以無意注意為主,很容易被周圍的事物吸引。

2-3歲專注力可堅持7-9分鐘,對感興趣的事物比較專注,但不穩定。

4-5歲專注力可堅持12-15分鐘,對感興趣的事物比較專注,日漸不穩定。

6歲以上逐步由15分鐘過渡到30分鐘或更長,只要是新鮮的事都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有意注意開始發展。

超前寫字,家長是支持還是反對?決定在於孩子,家長只需這樣引導

2、孩子不想寫字,也不勉強,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是以玩為主,以學習為副,多引導他閱讀繪本,通過讀繪本增加孩子的識字量,有利於培養學習的熱情,為後面的寫字打好堅實的基礎。

3、生活中鋪天蓋地的早教宣傳,父母不能太急於求成,在孩子對寫字還沒有做好準備前,引導孩子用蠟筆或者水彩筆進行“隨意”的塗鴉,可寫字可畫畫,讓孩子自由發揮,可促進孩子的創造力和探索精神,保護好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二寶在2歲時,看見姐姐寫字,她也要寫,媽媽就拿水彩筆,並且告訴她:“這種筆寫出的字顏色不一樣的,想寫什麼字呢?”聽說顏色不一樣,興趣就來了,她說“1”字,媽媽就在旁邊寫一個,然後由她學著寫,她用筆往下豎的時候,拉得太長並且甩到一邊去了。

媽媽說:哇,把“1”寫成長長的尾巴了,這像誰的尾巴呢?

二寶看了看說:“像小蝌蚪的尾巴”。

媽媽說:“順著這個尾巴畫個小蝌蚪就更好了。”

這樣保護了孩子的寫字熱情,也提高了孩子的想象力。

超前寫字,家長是支持還是反對?決定在於孩子,家長只需這樣引導

4、培養精細運動能力。讓孩子多進行腦、手、眼協調的鍛鍊,為握筆寫字做準備。

現在的孩子動手做事的機會較少,鞋子不用繫鞋帶,而是直接用粘緊帶;穿衣不用扣紐扣,而是拉鍊或套頭衫,並且涉及到安全問題,剪刀,筷子都不讓學齡前的孩子碰。

為了給孩子更多的鍛鍊機會,家長要堅持讓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並且承擔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家務。不僅鍛鍊手指的靈活性,還可以從小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提高自我生存能力。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不管“好學”愛寫字還是不愛寫字,家長應多倍伴孩子,保護他的學習熱情,給他多創造動手能力的機會,為不久的學習寫字奠定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