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迷魅缘


第四节 迷魅缘


迷魅(所缘)缘

(ārammaṇa-paccayo)


巴利引文:(《发趣论》1,页1-2)

1.Rūpāyatanaṃ cakkhu-viññāṇa-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ārammaṇa-paccayena paccayo. (saddāyatanaṃ sota-viññāṇa-dhātuyā; gandhāyatanaṃ ghāna-viññāa-dhātuyā; Rasāyatanaṃ jivhā-viññāṇa-dhātuyā; Phoṭṭhabbāyatanaṃ kāya-viññāṇa-dhātuyā)

2.Rūpāyatanaṃ saddāyatanaṃ gandhāyatanaṃ rasāyatanaṃ phoṭṭahabbāyatanaṃ mano-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ārammaṇapaccayena paccayo.

3.Sabbe dhammā mano-viññāṇa-dhātuyā taṃsampayuttakānañca dhammānaṃ ārammaṇa-paccayena paccayo.


汉译:

1.依迷魅缘之力,色入处成为眼识界及其伴随心所的缘(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分别是耳、鼻、舌、身识的缘)。

2.依迷魅缘之力,五入处成为意界及其伴随心所的缘。

3.依迷魅缘之力,一切法成为意识界及其伴随心所的缘。


七识界对六所缘

在此缘中,我们的心分成七识界:


1.眼识界

2.耳识界

3.鼻识界

4.舌识界

5.身识界

6.意界

7.意识界


其中前五类各有二种:善果报与不善果报。第六类,意界(mano-dhātu)是指二种心识剎那:五门转向(pañca-dvārāvajjana)和所缘领受(saṃpaṭicchana),在一个五门心路过程里,它们分别于根门识之前及之后生起。第七类,意识界(mano-viññāṇa-dhātu)指其余所有种类的心。


七识界中第1界感知色所缘,第2界感知声,第3界感知香,第4界感知味,第5界感知触,第6界感知所有的五根门所缘,第七界在实际五根门所缘的心象之外,唯独感知意门所缘(dhammārammaṇa)。意门所缘只能透过潜意识而现起,不经由五官。它们包括所有各类的名法、色法及概念法,但不包括当下五根门的所缘,这些由前六界妥当地缘取。因为这样,我们透过第七界,比透过其他六界,能够思考、觉知或经验到更多的法。


所缘的字面意义

「ārammaṇa」(ā + ramu + ṇa)的字面意义是有意思的或迷人的事物。因为这样,佛陀曾对游行沙门玛甘迪如是说:


「玛甘迪,眼喜爱色所缘,乐于此且满意于此。」

Cakkhuṃ kho Māgaṇḍiyio, rūpa-rāmaṃ, rūpa-rataṃ,rūpa-sammuditaṃ. (《中部》中分五十经,171)


如同佛陀所言,我们的眼睛永远以色所缘为乐,不论好坏,可意或不可意。


纵使是恐怖或讨厌的景象,我们都忍不住要去看,更不用说是可意且吸引人的。这就是为何惊悚小说,或者有杀人情节的电影永远不会没市场。其他的所缘也是一样,比如甜美或刺耳的声音,香味或者臭气,甜或是酸的味道,平滑或者粗糙的触觉,可意或不可意的法所缘。

这儿,「眼」实际上是指关系着眼的心、心所法,「耳」指关系着耳的心、心所法等等。如是,我们的感官(或感官相关的心、心所法)总是迷于如色、声等的目标,所以这些目标叫做"ārammaṇa"。于此,我们参照〔上面〕这段引文,将"ārammaṇa paccayo"译为「迷魅缘」,虽然通常是译为「所缘缘」。


如果我们是盲人,什么都看不见,那倒也无妨。然而,如果有眼睛,那在清醒的情况下,我们很难一直闭着双眼,或者克制自己不东看看西瞧瞧。倘若我们待在没有窗子可外望的房间里,不管在那里得到怎样好的待遇,迟早我们很可能会陷入沮丧。比较好且比较可意的景观,总能使我们快乐些、健康些;但恐怖的景象常常使我们感觉悲伤及沮丧。因此,为了满足双眼,我们除了竭尽所能美化自己外,还花费了大把金钱游览美景胜地,观赏俊美名流,装潢房子,修饰庭园草坪。于我们的眼睛而言,异性特别是最迷人的目标。看到异性时,我们的眼睛总是会被牵引过去,就像受到磁铁的吸引。所以佛陀才这么说:


「我不见有任何色所缘,比看到女性更能影响一个男人的心。我不见有任何色所缘,比看到男性更能影响一个女人的心。」(《增支部》1,1)


我们很难克制自己不去看周遭的人事物,即便他们令人不舒服。也就是这样,景象(视觉目标)藉助迷魅缘之力,得以成为眼睛(与眼相关的心、心所法)的一个缘。前者是缘法(paccaya),后者是缘所生法(paccayuppanna),而它们关连的方式就是缘力(paccaya-sati)。


第四节 迷魅缘

如佛陀所说,我们的耳(耳相关的心、心所法)总是为声所迷。很明显地,不同种类的音乐和声音,会引发我们不同的感觉与情感。有些可能令我们欢喜,有些则能令我们悲伤。但,两者同样使耳着迷。纵然我们不了解声音的内涵,但其旋律能引发内在的情感,如兴奋、快乐、悲伤等等。我们也还是很难克制自己,不去听周遭的人事物,即便他们令人不舒服。我们的耳甚至还乐闻痛楚的哭喊、恶毒的吼叫以及沉郁的声音。因此,它们总是求声若渴,无论是可意或不可意的。难怪音乐工业永远景气看好,不断地想办法满足我们的双耳。当然,所有音声当中,最迷人的莫过于女性的声音。故而佛陀说道:


「我不见有任何声音,比女性的声音更能影响一个男人的心。我不见有任何声音,比男性的声音更能影响一个女人的心。」


也就是这样,声音依迷魅缘之力,成为耳(与耳相关的心、心所法)的缘。


我们的鼻(鼻相关的心、心所法)受到任何香臭气味的影响。现今,有好几种香水是以非常精致而复杂的方式制成的。听说有某些种类的香水,是为引发性欲而调制的。有次当佛陀罹患严重的便秘时,耆婆—他的私人医师—给佛陀三茎药用睡莲让他闻。据说每一茎睡莲的气味足以让佛陀如厕十次(《律藏·大品》390)。因此,不同种类的气味有不同的效用,并且能引发多种的觉受与情感。婴儿的气味,听说能令母亲保持身体健康,情绪愉悦。不消说,最迷人的还是异性的气味。我们的鼻(鼻相关的心、心所法)总是为气味所迷,无论香臭。我们的鼻(鼻相关的心、心所法)就是这样以气味为缘。


我们花费大把金钱追求食物的味道,而不是营养,这使得有些餐馆简直就一夕致富。我们是那样地贪求美味,以致于难以进行节食。难怪有人因一味地追求美味而丧生,好似蚂蚁为蜂蜜所吸引,没入其中而亡。佛陀说,最能吸引我们的味道,莫过于异性所准备或烹调的食物之味道。是以,我们的舌(舌相关的心、心所法)总是迷于味道,不管是甜的、酸的或苦的。我们难以克制自己,不去享受品味之乐。也就是这样,

我们的舌(舌相关的心、心所法)以味道为缘。


触(可触知的目标)

我们身中几乎无时无刻不产生触的觉受,无论是可意或不可意的。最低限度,我们的衣着和肢体间就有触产生。床垫与枕头的制作,讲求光滑平顺,让人碰触起来感觉舒服。有些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的触摸行为有疗愈的力量。在所有感官中,触可能是最吸引我们的,特别是关系到性的时候。异性的碰触总是令我们招架不住。因此,佛陀说,异性的碰触,比任何其他的触更令我们着迷。简言之,我们的身体总是求触若渴。也就是这样,我们的身(身相关的心、心所法)以触为缘。


意门所缘(心的目标)


如先前所言,只有通过第7识界(意识界),我们才能感知到心的目标,或说意门所缘,这些包括一切过去现在未来的心法、色法、概念法,或是其他任何法(当下的五官目标除外)。这第七识界由二种心组成:潜意识心和速行心(javana)。然而,我们的潜意识(先天心)只缘取我们前生临死前所取的六种感官目标之一,而不会缘取这一生的任何目标。但是,透过速行心,我们得以在现在世经验到实在的东西,或想着想像的事物。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几乎可以凭藉想像,创造任何事物(心的目标)。举个例,在实际建造惊人的摩天大楼、飞弹或卫星之前,我们首先在纸张上画图设计。就是心的这份想像力和创造力,造就我们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生物。

也就是这样,心的目标(意门目标)依迷魅缘之力,吸引着第七识界。


布施行为的所缘

先前提到过,布施行为的完成,主要是要有布施的动机(dāna-cetanā),及其伴随的心、心所法。要行布施,有二个要素是必需的:有人激发起我们的布施心,还要有好的东西可以布施。因此,这二个做为所缘的要素,依迷魅缘之力,成为布施行为的助缘。


1. 缘法:六种所缘,〔这些〕关系着布施对象可感知的特质,还有所施之物。

2. 缘所生法:布施者布施的动机,其伴随的心(八大善心或唯作心之一)和心所法。

3.缘力:依迷魅缘之力,a项成为b项的缘。


持戒的所缘

在没有什麽特别需要自制的情形下,立志戒除杀生等不善行,这称为受戒(samādāna-sīla)。实际的克制,免于不善行称为离戒(viratī sīla)。所以,需要节制之事可以做为持戒的所缘,如下:


1.缘法:六种属于不善行的所缘。

2.缘所生法:持戒的自制(viratī)或是动机(cetanā),其伴随的心(八大善心或唯作心之一)和心所法。

3.缘力:a项依迷魅缘之力,成为b项的助缘。


止禅的所缘

专注力是任何知识与智慧的先决条件。例如,为了能在课堂上有所学习,我们必须专注于老师的教学。为求更深入的知识,我们甚至需要有更强的专注力。我们可以藉由专注于禅修目标,如出入息、地、水、火、风、空,或者四种颜色之一(蓝、黄、红、白)等来培养高度的定力。当我们的心全然地贯注在这些禅修目标时,我们就证得了某种程度的定力,这叫做禅那(jhāna)。此处,出入息、地、水、火等是指它们概念上的形式,而非真正的风界等。这些概念法(paññatti)是心的目标(意门目标);它们构成止禅的缘,以禅那为其极致,如下:


1.缘法:禅修目标的概念形式(意门所缘[19])。

2.缘所生法:止禅,那是由八大善心或唯作心或禅心之一,以及属于禅那层次的心所法所构成的。

3.缘力:依迷魅缘之力,a项成为b项的缘。


观禅的所缘

为了开展观智,我们必须观照自己的身心,以便能够体验超越假象的心法和色法。例如,我们可能会觉得某人长得美或丑。但以终极意义而言,那其实是种错误的观念/假象,因为每一个人都是骨肉所构成的,或者更精确地说,是剎那生灭的心法与色法所构成的,但拜了〔新旧〕不断交替之赐,它们看起来像是连续不断的。所以,视某人为美为丑是错误的观念,而视某人为心法与色法则是观智。做为目标的心法、色法,构成观智的缘,如下:


1.缘法:构成心法、色法的六种目标。

2.缘所生法:观智,那是由八大善心或唯作心之一,以及其心所法所构成的。

3.缘力:依迷魅缘之力,a项成为b项的缘。


藉着对身中心法、色法的观照,心灵经由观智的连续阶段而开展,证悟了道智与果智,体验涅槃。于是,道与果的证悟以它们唯一的目标—涅槃—为所缘,如下:


1.缘法:涅槃(心的目标)

2.缘所生法:道与果的证悟(八种出世间心)

3.缘力:依迷魅缘之力,a项成为b项的缘。


故事中的所缘

所缘能引起不同的心所,善或不善,视我们的心态或思维方式(manasi-kāra)而定。例如,见到佛陀光辉灿烂的容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愉悦的,但对皇后玛甘蒂(Māganḍiyā)而言却是痛苦的。原因在于当她被举荐给佛陀,做为新娘人选时,曾受到佛陀的羞辱。她的父亲很擅长研究人的品格和身体的特征。看到佛陀留下的足迹时,他便知道佛陀是世上超凡的人物。但他的妻子所知更多,她说佛陀是位证得正觉的圣者,官能上与生理上的欲望均已断除。然而,他不听妻子的话,还是把女儿推荐给佛陀做为新娘人选。那时,佛陀故意说,他连用脚趾头碰她都不愿意,因为她(和世上任何其他人一样)全身满是令人作呕之物。


听了佛陀的话之后,这位婆罗门与其妻子都开悟了。然而,他们的女儿感到无比羞辱以致怀恨在心,她决意,如果,或者当她嫁给了有权势的人,她要向佛陀展开报复。后来,她成为乔赏弥城邦,优填王三位皇后其中的一个。当佛陀来到她的城邦时,她设计让群众谩骂佛陀,目的是将佛陀以及他的弟子们赶出城去。在此事件中,佛陀的话(更具体而言,是心的所缘—他所传递的意思),依迷魅缘之力,助成这对婆罗门父母培养功德,女儿犯下过错。


第四节 迷魅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