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歷史洪流中的背景——讀《中國經濟史》

讀歷史有很多角度,最淺的當然是看故事,各種興衰交替;深一點的看人物,各種英雄豪傑;最好的當然是看到其中內在的趨勢和變革,以及各種容易被忽視的背景因素——諸如環境、經濟、文化特點……這些背景因素對於當時環境下一切的發生和發展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由錢穆先生講述,葉龍整理的《中國經濟史》便是這樣的一本著作,關注的是歷史洪流之中的那些背景因素。

看見歷史洪流中的背景——讀《中國經濟史》

作為一部講稿,這本書簡要而豐富,提供了歷史的經濟視角。對於一個一直以農業為基本盤,很早就實現了中央帝國體系的國家而言,土地政策(所有制和稅收)和國家資本主義 (鹽鐵),是中國古代經濟一直關注的要點,水利漕運和糧食調度也一直是兩大政務難題。從封建制到郡縣制,由秦始皇開啟的這場制度革命一直到了隋文帝才基本確立,其中的各種反覆、糾結和嘗試都和當時的經濟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軍事上的統一需要政治和文化上的一致性;政治和文化上的一致性來自於經濟上的協同。從經濟上看王朝興衰更像是從財務報表上看公司發展狀況,更容易逼近現實。

就從最基本的糧食問題開始吧:作為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作物和耕種方式的變遷對於整個文明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從黍稷到稻麥,除了產量的提升更建立起了小規模的協作體系,使得原先井田制的協同耕種方式失去了效率。再結合桑麻等經濟作物的耕種,使得各種小族群的生活方式得以成立。“晝出耘田夜績麻”很是自然,配合城鎮的小規模商業體系,構成了鄉土中國自給自足的體系。而在這種體系裡要更好的調度資源,就更依賴一些經濟手段——比如鑄幣、鹽鐵專營等等。同時,在一些公共事業的建設和調度方面,通過相應制度的攤派和調度,往往就成為了一個朝代興衰轉折點,至於後來發生的一切只是轉折之後的實現:秦始皇試圖統一貨幣導致的通貨緊縮;漢武帝為了樹立國威確立的平準和專營制度;三國時期讓曹魏得佔優勢的軍屯制度;唐朝不收商業稅賦造就了開放和興盛……從國家整體的經濟情況、社會發展狀態去看歷史變遷,更有一份深刻的洞見——錢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最大的受益方是誰?平衡是如何打破的?糧食怎麼生產、怎麼運輸和存儲、怎麼消耗、產生了什麼效果?其他諸如各類商品、日用品乃至勞動力如何徵集、如何動員、如何激勵併產生效果……這些其實都是經濟賬。

看見歷史洪流中的背景——讀《中國經濟史》

從這樣的經濟變遷裡,可以看到帝國中央政權與官僚體系的博弈,官僚體系與地方豪族的博弈,地方豪族與寒門的博弈,更可以看到隨著技術發展和制度改良所形成的根本動力。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變化史是歷史變遷的一條暗線,誰能更好的動員資源、利用資源,誰就能在一個時代裡跨上浪潮之巔,引領一代國運;反之則有弄巧成拙,埋下朝代更替的種子。從這本《中國經濟史》裡,隱約就能看出這麼一條歷史的暗線。

中國的史觀,自古以來只重政、治,不重經、濟;史料典籍的記錄也是隻重章、句,鮮及數、理,又因為主要是文人編著,多了演繹的成分,少了務實和具體。就像很多人都熱衷於各種英雄將軍的”武功“水平和兵器重量,卻很少有人會考量帶幾萬兵馬出征需要備多少糧草、如何安置、如何紮營,後續如何補給,行軍如何穩健等等的具體問題。作為學者的錢穆從浩淼的典籍中抽絲剝繭,盡力把經濟數目挑出來以闡述經濟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同時反映了他的歷史觀和社會觀,算是很重要的一種補充。

看見歷史洪流中的背景——讀《中國經濟史》

研究中國經濟史,這本《中國經濟史》可以算是一個總目錄,尤其對兩漢,魏晉,隋唐三個時期的經濟論述詳細並有很多評論,在宋代之後則顯得非常倉促,感覺上似乎是上課時錢穆先生興致所至所以在前面佔用了大量時間,後面時間不夠了,草草帶過,而且考試也以前面內容為主的緣故,畢竟這還是一本學習內容的整理。而且,由於時代背景,書中時不時要回應一下冷戰、共產主義、資本主義、兩岸的土改等話題,但作為一本開啟不同視角的歷史讀物,從史學跨入經學,這依然足夠優秀。

歷史是已然發生的過去,從中提煉和總結,使之能為如今之用,這是學習歷史所必須的態度。正如錢穆先生所言,“歷史可分為通史、斷代史、專門史。經濟史屬專門史,如欲學習中國經濟史,最好先能瞭解經濟與歷史之知識。”將各類知識有效的結合,才有智慧能從中生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