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有這樣一個地方

位置 淄博市位於山東中部魯中山地與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南連泰山,北靠黃河,東臨青島、煙臺和威海,西接濟南,是山東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

歷史背景 在西周之前,淄博發現有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漢口文化、龍山文化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可前推8500年。夏商時期則有爽鳩氏、季氏、逢伯陵、薄姑等屬國。西周、春秋和戰國時期是淄博的極盛期,作為齊國都城長達800年之久。城市規模大於咸陽,人口40萬,為當時東方第一大城。

其他遊覽景點 管仲紀念館,馬鞍山等。

淄博有這樣一個地方


景點導覽

姜太公祠姜太公祠

位於臨淄區,除姜太公祠外,還有姜太公衣冠緣、丘穆公祠、封神遊樂宮等景點。姜太公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被歷代帝王尊封為“武聖”,民間傳太公為神上神。姜太公祠總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以姜太公衣冠緣為依託,採用古代北方傳統的祠宇建築風格,大殿正中端坐太公彩繪塑像,系統地介紹太公生平業績。殿堂廟宇建築,規模宏大。

淄博有這樣一個地方


古車馬博物館

臨淄中國古車馬博物館位於臨淄區齊陵鎮後李官莊,坐落在後李文化遺址上,是中國首家最有系統、最完整、以車馬遺址與文物陳列為一體的古車馬博物館。

博物館於1994年落成,包括春秋殖車馬展廳和中國古車陳列展廳兩部分:後李春秋殖車馬、規模、配套、馬飾均為當代全國之冠,被列入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博物館充分展示了中國車乘的悠久歷史和造車技術在車輛發展史上的地位。

淄博有這樣一個地方


東周殉馬坑

東周馬坑是春秋時期齊國君主和大貴族的墓地,根據考證,墓主是齊景公,是姜齊的第二十五代國君,在位58年,是齊國執政最長的一位國君。共發現大、中型墓20多座,其中在5號墓發現了大規模的殖馬坑。墓室南北26米,東西23米,南墓道長18米,寬12米,棺室位於墓室中部。墓室早年被盜,隨葬品蕩然無存,唯有殖馬坑保留完好。殖馬坑在墓室的東、西、北三面,三面連接成一體,全長215米。1964、1972和1982年均發掘清理了不同數量的殖馬,按殖馬排列密度平均每米地段2.8匹以上計算,全部殖馬當在600匹以上,數量及規模之大,前所未有。龐大的殖馬葬式,見證了齊景公的奢侈豪華,同時反映了齊國當時國力的強盛,也為研究春秋時期齊國曆史,特別是齊國的經濟、軍事和殖葬制度等方面,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淄博有這樣一個地方


旅遊提示

氣候:淄博屬於半溫潤、半乾旱的大陸性氣候,亦即東部季風暖溫帶溼潤氣候區。平均最低溫-0.8℃,最高溫27.5℃,四季分明。

交通概況:膠濟鐵路、309國道、濟青高速公路、辛河一級公路和辛泰鐵路等全省主要交通幹線縱橫全區。而濟南機場、青島機場分別位於臨淄東西兩側,青島港、煙臺港和東營港等提供了海上便利。

淄博有這樣一個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