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蒿,一個被味道耽誤的野菜

黃蒿,一個被味道耽誤的野菜

黃蒿有一個比較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名字叫作茵陳,當它作為中藥材用的時候,就是叫茵陳了,它是我們最常見,長的旺盛的野草了。

黃蒿,一個被味道耽誤的野菜

現在人們生活好了,興起了一股吃野菜的熱,最經常吃的野菜就是黃蒿,木其格(蒲公英),馬莧齒了,黃蒿和木其格都可以和麵拌在一起吃,但是我們家最喜歡的是把黃蒿做成沒有發酵的饅頭來吃,硬硬的,但是又帶著嫩草的鮮味,特別的好吃,喜歡的朋友可以試一下。

黃蒿,一個被味道耽誤的野菜

吃了黃蒿的人可能都很想知道它的功效和作用吧!茵陳的功效是退黃,清熱利溼,茵陳治的是溼熱黃疸,風癢瘡疥,溼瘡瘙癢,膽囊炎,小便不利,溼溫初起。

我的朋友們告訴了我幾種他們比較經常的做法吃法。

嫩蒿炒雞蛋 一般是三個雞蛋搭一小把300克左右的嫩蒿(如下圖),嫩蒿在沸水中焯一下,再放到清水中過一下,這個步驟主要是去掉嫩蒿中的苦味,雞蛋打碎攪拌的時候加點鹽進去,這樣更容易入味。加入雞蛋炒熟之後,盛出,再倒點油,加點蔥花炒香之後加入嫩蒿炒一小會兒,再加入雞蛋,加入自己喜歡的習慣的調料,關火裝盤就可以了。雞蛋本身就有補肝腎的作用,加上嫩蒿有清溼熱的作用。總的來說,這個對人特別的好,可以經常吃,如果你可以找到嫩蒿的話。

黃蒿,一個被味道耽誤的野菜

茵陳可以做鯽魚湯,這個是一位南方朋友告訴我的,在這裡茵陳是作為藥材出現的。一個一斤種的鯽魚配30克的茵陳就可以了,將茵陳洗乾淨後,最好的放進紗袋裡,這樣沒有渣渣,放很多水來煎汁,可以根據自己平時作鯽魚湯的量來比,可以多加一些,用不了的可以當茶來喝,口感也不錯呢!鯽魚要用料酒和鹽醃上十分鐘左右,然後放湯鍋內,熱湯放就可以,再煮30分鐘左右就可以吃魚喝湯了,要加一些薑片去腥,也可以加點白糖提味兒。這個湯說是可以清熱祛溼,也可以補補氣什麼的。反正對人很好,有條件的朋友可以試試。

黃蒿,一個被味道耽誤的野菜

上面都是現在新開發的黃蒿的吃法啦,但是在很早之前這個黃蒿只有一個作用那就是點火啦,小的時候,交通不方便,我們不像現在一樣過個正月十五,要去城裡看看花燈啊啥的,我們過正月十五要自己在家裡打夜火,每天快天黑的時候,我和弟弟就拿著小頭,挖好多酸棗枝和乾枯的黃蒿,在院子裡堆的高高的,然後等到晚上月亮出來的時候,就把火點燃,我們小孩子圍著火邊跑來跑去,這是我年少時最為開心的記憶之一,火最亮的時候,我們會在牆上找爬出來的蟲子,找到的蟲子有些是麥子里長的,有些是玉米里長的,然後就可以根據這個預測一下今年是麥子還是玉米豐收。我們還可以快速的跑兩步跨過火堆,說是可以驅邪啥的,不管有沒有,但是很有趣,很好玩。正月二十三的時候我們還會再打一場夜火,這兩場夜火下來,家裡周邊的幹黃蒿,還有酸棗枝就被砍挖的差不多了,只等來年新的了。

黃蒿,一個被味道耽誤的野菜

現在人們都不放夜火了,可以是信基督教的人越來越多了(據說信了的人連祖先都不會拜了,也不知道真假),基督說是不用弄這個,也有可能是人們越來越懶了,現在很少看見人們打夜火了,所以現在人們吃嫩蒿的時候,都要先把上面一米多長的黃蒿給剪掉。

上面就是我關於黃蒿的記憶了,祝福大家越來越幸福吧!

黃蒿,一個被味道耽誤的野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