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生存法則:人在低處,難免會嫉妒,會算計,會攀比

這兩天朱之文被踹門上了熱搜。

樸實的生存法則:人在低處,難免會嫉妒,會算計,會攀比

朱之文是山東省菏澤市單縣人。從《我是大明星》的“大衣哥”到《星光大道》的總冠軍,再到春晚的表演者。一個種地的農民到家喻戶曉的明星,最火的那幾年,菏澤市大大小小的傢俱廠,商城,都懸掛著朱之文的巨型代言照。

經濟財富的迅速累積,人生地位的極速轉變,這些都深深地刺激著一些當初和他有一樣底層經歷的同鄉人。

比如,你朱之文之前在村裡是有名的懶漢,地都是你媳婦兒種,你除了亮嗓門,是村裡的笑柄。

而如今,你平步青雲,呼風喚雨,一張嘴就金山銀山,吃不完,花不盡,享不完的榮華富貴。

憑啥?就嗷兩嗓子?

樸實的生存法則:人在低處,難免會嫉妒,會算計,會攀比

我辛辛苦苦種地,一年到頭掙得還沒你個零花錢多,當初可咱都一樣種地扛水泥的,憑啥你嗷幾嗓子就呼呼進錢?不行,我心理不平衡,我嫉妒,但我沒別的法子,我得給你要錢,反正你金山銀山,吃不盡,花不完。

你出點錢給咱村裡修個路不過分吧?對你來說就九牛一毛,蚊子腿,身上搓下來點泥兒而已。

路修好了,你還得給咱村裡的變壓器換了吧,那玩意兒雖說沒壞,但也有點老化啊,那玩意兒三四十萬,你要讓咱村裡的老少爺們按人頭兌份子錢,這一家得個大幾百,不行不行,俺肉疼,你不一樣,你再搓點泥兒就行。

樸實的生存法則:人在低處,難免會嫉妒,會算計,會攀比

要我說,你還得給咱村裡一家一戶買輛小轎車,一個顯得你富貴不忘本,另一個成了朱員外了,不得接濟接濟窮人?咱可當初都是共苦過,你可不能富貴了就不能共甘吧?別說咱在你富貴路上沒幫啥忙,可咱是老鄉啊,一個村裡光腚長大的,當初你小時候還吃過俺孃的奶呢,這養育之恩你得報答吧?

要我猜?要我猜你掙一個億都不止。給咱一家買一輛小轎車,又沒多少錢,咱還能念你好不是?

啥?念你啥好了?你忘了你當初修路的時候,功績碑上不是刻你名字了嗎?這讓子孫後代都念你好不比啥都強?你又不缺錢,你缺的是好名聲,你缺啥俺都給了,那俺缺小轎車你也得給啊。

還有,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整天擱網上發你擱家磨落棒子的視頻,那都是你指使的,你朱老三就想落個好名兒,用網上的話咋說類?對,保住你的好人設,就樹一個出名不忘本的農民形象,我是農民,那你用我的形象去保你的人設,你是不是得給我錢?

路你是修了,變壓器也確實換了,你也不差這點錢給咱買個小轎車啊。不給俺買車,不分錢,我就敗壞你,整天說你孬,我毀了你,你信不?

樸實的生存法則:人在低處,難免會嫉妒,會算計,會攀比

這幾年人家拍抖音錄你擱家磨落棒子,聽說一年都能掙幾十萬,那玩意兒高科技,我不會,我就直接給你要,你不給我,我就找事。

聽說你粉絲全國各地的都往你家趕,那我有事沒事就得給你粉絲敗壞你,你對粉絲不厭其煩也就罷了,你要對我敢喘大氣,看我不收拾你個朱老三。

你看,轉著轉著又摸悠到你家門口了。嚯!那麼些人啊,恁都是外地來的吧,恁隔著門拍啥?你想看朱老三,我把門給恁踹開就行了。

啥?我不敢?

我不敢,我還有不敢的?

喲,老二你也待這來。跺朱老三的門敢不?

我跺三腳,你跺兩腳。

咦~你跺三腳?恁些老少爺們都看著,你跺三腳?我都看見咱村裡那幾個小媳婦兒看著呢。這風光事兒你還想搶?

樸實的生存法則:人在低處,難免會嫉妒,會算計,會攀比

我特麼墨鏡都帶了。

“啪”,門開了。

咦,準備了三腳,一腳就讓我懟開了。要是朱老三敢吭聲,那兩腳就是給他準備的。

恁看恁怕啥,我該跺就跺,沒事,他不管我。他不是不管我,而是不敢管我,敢管我?我特麼連口罩都不戴,他敢管我我就對他臉咳嗽。

我走路沒看到嗎?這麼囂張,朱老三敢對我拉臉?其實我是故意的,這不旁邊有小媳婦在嗎!

反正朱老三是個名人,要臉,也不敢咋滴我。我又不要臉,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其實,也不過是一個醉酒的人才會這麼做。

都不容易。人性其實沒有那麼惡。都是為了生活得更好。

​大衣哥成名那麼多年,借出去的錢上百萬,給村裡修了路,甚至讓村裡很多人直播他賺了大錢(有個直播大衣哥的賬號粉絲上百萬賣了60萬)

哎……

樸實的生存法則:人在低處,難免會嫉妒,會算計,會攀比

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上下班擠地鐵,除去雜七雜八的不剩幾個錢,也要留在大城市生活?


在城市我遇到事情第一想到的是走流程,在老家遇到事情我第一想到的是找熟人。

很多城裡人不理解為什麼農村那麼窮了,還使勁的要生孩子;為什麼都21世紀了,還有那麼強的要生個男孩子的思想。

如果去看看農村裡面只有姑娘的家庭的生活狀態就可以理解,不是封建思想作祟,只是樸實的生存法則。

大衣哥沒出名之前,村裡人都叫他傻子,村裡的小孩也欺負他的孩子。

最窮的時候家裡每天就一塊多錢的伙食費,有次生病了,還要老婆把頭髮剪了賣140塊錢來治病。

《鄉土中國》成書在1947年,這麼多年過去了,裡面的家族事業群模式蕩然無存,鄰里間的相互瞭解和信任也都消散了,剩下的只有書中的「禮俗社會」的俗,沒有了禮。

但是村裡人給他的是什麼?

據說威脅他不能搬走,不然挖他祖墳。

村委會讓他開公司帶著全村致富。

吃飯到一半有人闖進來直播他。

他在村裡是個香餑餑了,都盯著他的價值,沾光。

面朝黃土背朝天,太苦了。有些家庭主婦把日子過成刁鑽,刻薄,也是迫不得已。

樸實的生存法則:人在低處,難免會嫉妒,會算計,會攀比

有種人天生就喜歡給別人找不痛快,不管你跟他有沒有交集,他走到你家門口都會給你家門口吐一口痰,這種情況找警察都沒用。這樣的人欺軟怕硬,恃強凌弱,磚頭拍下去見不到血就不會感到害怕。

這是極個別的惡人。我們不能以偏概全。

很多人都建議朱之文從老家搬走,像朱之文這樣老實巴交的農民,是有鄉土情結的,已經習慣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許多年輕人也曾經想把爸媽接到城裡去,可是鄉土難離,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爸媽水土不服,多還是回到了農村。

現在這個社會,好人應該得到敬重,而不是像朱之文這樣被欺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