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釋手》的故事及含意

陶淵明是晉代人,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棄官回鄉躬耕。他在《歸園田居五首》中這樣描述自己的鄉間生活: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他的詩作寫得像兒歌一樣通俗易懂,字裡行間卻滿是琴操和氣節。

梁朝的蕭統給陶淵明的詩作編集、作序,他說:“我愛讀陶淵明的文章,不能釋手。”

釋:放開。喜愛得不願放開手。形容十分喜愛。

【示例】

①秦牧《藝海拾貝·菊花與金魚》:“我國郵局曾發行過一套菊花郵票和金魚郵票。這兩套小彩畫都是令人看了愛不釋手的。”

②王蒙《表姐》:“她有一件最心愛的花綢衫,她常常拿出來愛不釋手地欣賞,卻從來不往身上穿。”

【出處】

①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餘素愛嗜其文,不能釋手。”

②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他看了也知道愛不釋手,不曾加得圈點,便粘了個批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