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辞职了”:第一份工作带给我的3句忠告

加入创业公司将近1年,再三犹豫,我决定离开公司。

在面试下一家公司的时候,面试官问我:“我们也是创业公司,既然你决定之前的公司项目好、老板好、团队好,而且处于上升趋势。”

“从几个人发展成几十个人,也算得上元老级了,为什么还要辞职呢?

顿时,脑子里面嗡嗡的响。即使自己很清楚离开的原因,某件小事、某句话都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种感觉很难说清楚,特别是在面试这种场合下。

当然,工作内容可以是最大的挡箭牌。

“是时候辞职了”:第一份工作带给我的3句忠告

在过去的1年中,下班就没看见过天还亮着。这也是大城市的常态,不稀奇。从学校到职场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很多人都摸着黑找前面的路。

“没有方向先跟对人,趁着年轻的时候试错的成本低。多想想自己可以长期坚持的事情,先动起来!”师兄用“过来人”的身份告诫我。

等我最后一天离开公司,看到准点下班时,离夜晚还有一段时间。回头看看,熟悉得不得了的走道和周围的商铺。想想过去的工作,瞬间释怀了。

第一份工作的习惯会影响整个职业生涯,远离工作的内容,这三句话是我对这段工作的复盘。

01.关于工作:“职场上,不谈感情,都是交易”

知乎上: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这个问题的关注超过27w,最高赞的两个回答也是戳中了很多职场人的现状。工作多年的,也少不了中枪的。

最典型的有几点,看看你中招了吗?

1)工资很重要,但我愿意牺牲工资,让自己多学点东西。(学习心态)

2)我还没准备好,先准备好了再开始行动。只要我做了,就可以做到。(准备心态)

3)做的事情一定得让上司看到,不看就白做了。(形式主义)

4)付出就得有收获,我努力了,老板会看到我的价值。(瞎努力)

5)上司说的话一定有他的道理,只要不是太过分,都能接受。(被动接受)

6)请问这个怎么做?(态度谦逊,不会问问题,伸手党)

公司是盈利机构,支付你薪水。培养可能只是公司的策略和安排,但不是必须。带你的人工作也很忙。多教你是善意,不教你也是正常的事,别指望别人。

工资就是你的时间、工作能力的交换,以及市场的薪资水平、公司发展阶段的综合评定。还把职场当学校?

“是时候辞职了”:第一份工作带给我的3句忠告

这第一句话是刚工作三个月,和老板的谈话中听到的。

在加入公司之前,我做了将近1年的兼职,在兼职过程中,交流都特别愉快。老板后来告诉我,是因为她对一个兼职的期望值就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把事情做完。

但是没想到在运营公号的期间,我几乎有求必应,而且提供了额外的价值,做了很多不是工作内容范围的事情。

  • 因为前期发展的原因,这份工作关系有更深的交流,我们一起做了整体的框架,所有都是从0到1的过程,有一份“革命友谊”在。
  • 在公司发展的后期,这份情谊就显得有点累赘。老板语重心长的跟我说出了这句话:“职场上,不谈感情,本质上都是交易。”

不要觉得我说得不近人情,这就是事实。虽然初入职场,很多人都是以“求”职,请求一份工作的心态加入公司。

雇佣的本质就是创造价值。你给公司提供负责岗位所能产生的价值,相应的获得薪水,这就是最基础的条件和供求关系。

职场谈情感太奢侈,薪资的明码标价才是对合同关系最起码的尊重。

如果你对老板和团队特别崇拜,建议你理性看待所有的标签,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期望值低了,当你剥洋葱一样了解清楚公司的时候,才不会太狼狈。

02.关于合作:“我们谁也帮不了谁”

在公司发展到融资阶段的时候,老板领着我跟一位从机构出来的老师兼投资人见面。

前面聊了许多课程的细节,还有公司目前的发展矩阵和流水情况。

我就纳闷了,这位投资人也是中间人牵线搭桥的,怎么老板这么坦陈的把流水和公司的运作都交底了。

虽然,这些数据看起来确实目前没做到,而未来一年要发展到几百万的流水,单凭现在的情况来看也很难做到。

“是时候辞职了”:第一份工作带给我的3句忠告

对方也交代了一下机构的情况,希望可以达成某条线的合作。到最后谈到资金问题,据说可以得到某鹅厂旁系的资金。

这位投资人神神秘秘的对老板说了一句:“你知道的,我们谁也帮不了谁!”

然后,老板也了然于心,默默点头。

这句话当时听着特别空洞,等从交换资源、信息、互相套路、利益交杂的聊天环境中出来。

加上老板对投资人的一些解释,这句话也有更深刻的理解。

对方有某条线的发展要求,主要想借助平台打造出机构讲师的IP,甚至可以自带流量。

老板呢,可以提供知识付费的包装。

之所以说谁也帮不了谁,其实就是最本质的商业关系:各取所需。

这样的对话听着确实累人,但也最为真实。过程曲折,到最后,种种原因,这段合作还是没达成。在合作上,如果双方的利益冲突了,迟早要闹掰。

而真正好的合作关系是互相需要和成就,利益链的连接是基础。

情怀只是外包装,尊重对方的利润空间,也是合作的共识。

03.关于用人:“滥竽充数的人,态度再好也没用!”

从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到开始带实习生,这个过程也是在我意料之外的。

因为自己也经历过痛苦挣扎的时候,总想着带的人,能多说就尽心尽力,能让她少走点弯路,早点看清楚形势,也算是对自己的交代。

一个人完成工作,到实习生的协助,这其中的管理入门实在是难琢磨。

“是时候辞职了”:第一份工作带给我的3句忠告

  • 第一阶段:什么都问。

刚进入职场的环境,感觉我变成了她的协助者。没能解决问题的同时,她产生了一箩筐的问题。一一解答,帮忙处理,久而久之,我发现这样即使治标不治本。

不能光顾着她的心情,而忽略工作的本质。

把问题抛出来,我再把问题抛回去。经常问她:你会怎么解决呢?有哪些方法,哪种最好?学会解决问题是升级打怪的第一个突破口。

  • 第二个阶段:明确标准,降低期望值。

总想着在工作的同时,不能只是工作。如果工作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更近一步,那只是单纯的出卖时间。本着这样的心态面对实习生,结果适得其反,变成一个特别苛刻的人。

后来,跟同事聊天中才发现,一开始对实习生的定位应该就是执行。能把事情完整的执行好已经非常不错了。

给她设定明确的工作sop流程,先自己做一遍。每个流程具体化、细化,确立明确的时间点和标准界限。

  • 第三阶段:过程不重要,看结果。

雇佣的本质是解决问题,并整合资源完成盈利目标。马云的“四种员工”经常被提到的就是“小白兔”。态度极好,但是能力不行。

在出现好几次同样错误的时候,我试着跟老板解释实习生当时完成的情况,以及设备出现的问题。在明确标准之后,实习生确实有非常大的改进,而这一次就没那么幸运了。

即便是设备出的问题,前一天她最后一个走,最后出来的结果还是不理想。

“是时候辞职了”:第一份工作带给我的3句忠告

老板说:“滥竽充数的人,态度再好也没用!尤其是创业公司,容不下这样的人。在大公司可能还混混就过去了。”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也是:“资本主义”,不讲人情。

事情的发展不止是对和错。公司发展需要多个人和资源的配合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从员工到小小的管理者,心态从打工者到老板思维,带一个人就能体会到。

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体,过多的要求就成了束缚,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是管理中的大学问。

最后她离开之前,在饭桌上,我给她分析了最近一个月老板对她的看法。看到身边的同事岌岌可危,没有直接跟老板对接,她很多的努力确实成了徒劳,很想努力拉她一把。

与其拉一把,不如推一把,早点看清自己的位置,才是对她更好的祝福。

在进入陌生领域,我们总希望有个人带着,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你有你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一个摆渡人。我们终会上岸,无论去到哪里,都是阳光万里,鲜花开放。”——《摆渡人》

就像《摆渡人》中的情节,每个上岸的人也总是摸黑走了一段很长的路。

这3句话是职场的初体验,也是开启新篇章的基石,与你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