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婆婆方素珍的閱讀課,陪讀橋樑書家長該怎麼做?

花婆婆方素珍的閱讀課,陪讀橋樑書家長該怎麼做?

編者按:中國和平出版社邀請到中國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做客“小小包麻麻”公眾號微課堂,圍繞橋樑書的定義、功能、選讀等版塊,主要以“小妖怪童話系列”為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為大小讀者帶來了具有實效性的閱讀指導。

方素珍老師主要從事繪本創作、翻譯及語文教科書的編寫工作,常年往返於海峽兩岸,致力於兒童閱讀推廣,被大小讀者稱為“播撒閱讀種子的‘花婆婆’”。

解讀

輕鬆理解橋樑書

在歐美國家和日本,由於兒童文學發展較早,橋樑書產品較為成熟,而在國內,這一類型的圖書產品還有待完善。那麼,如何定義橋樑書呢?方素珍老師給出了自己的見解:“橋樑書其實是一種比喻,好比人需要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這時如果中間隔著一條河,那是不是需要一座橋作為輔助?”

方素珍老師繼續說:“閱讀理念也是如此,孩子從繪本閱讀過渡到純文字閱讀同樣需要橋樑的幫助,這就產生了‘橋樑書’的概念。簡單來說,橋樑書就是文字比繪本多一點,圖比繪本少一點的圖書。”

方素珍老師結合自己對橋樑書的理解,將橋樑書分為初階橋樑書和進階橋樑書兩大類。在初階的橋樑書中,最典型的就是角野榮子老師的“小妖怪童話系列”,字數大約在3千字到1萬字左右,題材都是孩子喜歡的一些童話故事、生活故事或冒險故事,字數比繪本多。有些橋樑書還會加上拼音,比如“皮卡成長記”“拼音王國·名家經典書系”,讓孩子在看書的同時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花婆婆方素珍的閱讀課,陪讀橋樑書家長該怎麼做?

談及橋樑書與繪本的不同之處,方素珍老師談道:“繪本大多是親子共讀,對橋樑書而言,家長也可以陪讀。”具體來說,繪本的開本偏大,圖畫在整本書中所佔的比重比較大,而橋樑書是仿成人書的開本,圖畫也不會像繪本那麼滿。

一般來說橋樑書的文圖比例有以下兩種情況:有的文圖比例1:1,也就是一半是文字,一半是圖片,比如土屋富士夫老師的“阿秀奇幻探險系列”等;有些是2:1,文字是2,圖是1,比如張秋生老師的“乖乖豆奇遇記”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家長科學閱讀意識的提高,現在很多出版社開始關注並出版橋樑書。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需要一種可以輔助他們從圖畫閱讀過渡到文字閱讀的過渡書籍,橋樑書便應運而生了。

選書

重點關注大師作品

現在部編版的小學一年級課本中倡議,家長參與到孩子的閱讀過程中,跟孩子共同進行不少於5萬字的海量閱讀。但是讀什麼、怎麼讀就成了困擾家長們的問題,這時橋樑書便成為親子共讀過渡的首要選擇。

選擇一套好的橋樑書很不容易。方素珍老師很認同橋樑書選擇的重要性,因為不同的孩子對書本的喜好是存在差異的。她說:“家長應該花點心思去選擇適合自己孩子閱讀的橋樑書,不要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去關注孩子是否真的喜歡。”

現如今網絡這麼發達,選擇課外書,尤其是橋樑書來閱讀,只要上網搜一下,就可以找到一長串的書單。面對紛繁複雜的選擇,作為家長,首選的當然是大品牌、好口碑的作品。中國和平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小妖怪童話系列”就是這樣一部作品,正在發愁如何挑選橋樑書的家長可以優先選擇。方素珍老師說,孩子大都不排斥怪獸、精靈、魔法主題的童書。“這套‘小妖怪童話系列’讓我眼前一亮,因為是大師的作品,所以我們自己在挑選童書時,一定會優先關注。”


花婆婆方素珍的閱讀課,陪讀橋樑書家長該怎麼做?

方素珍推薦“小妖怪童話系列”

方素珍老師口中的這套“小妖怪童話系列”的文字作者是角野榮子,她曾於2018年獲國際安徒生獎,書中畫作由佐佐木洋子執筆。“這本書彙集了日本重量級的大作家和大畫家,真可謂是強強聯合,再加上翻譯本書的也是業界大咖——彭懿老師和周龍梅老師,這樣強大的陣容值得我們期待。”

方素珍老師對角野榮子充滿敬仰,她說:“我非常仰慕角野榮子,希望有一天也能像她一樣拿到國際安徒生大獎。但目前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像她一樣能夠為讀者奉上一系列精品力作,這是需要時間和功力的。”

角野榮子老師的作品很有童趣,充滿想象力,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孩子閱讀,尤其適合親子共讀。“小妖怪童話系列”的故事很簡短,而且內容是圍繞小朋友喜歡的小精靈、小怪獸、小貓、小老鼠等主題發生的,情節緊湊、高潮迭起,但又通俗易懂、精彩有趣。

方素珍老師建議家長在陪孩子閱讀這套書時可採用“指讀法”,即一字一句輕輕朗讀,上下文連結起來,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書中的故事情節,而且還能在閱讀過程中認識更多的文字。如果孩子願意也可以要求孩子朗讀給家長聽,在上下文一字一句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孩子會獲得成就感,當然,家長也要付出足夠的耐心聆聽孩子的講述。

陪讀

享受親子共讀時光

在陪伴孩子閱讀的過程中,不少家長都存在一些認識誤區,他們認為親子共讀只適合年齡小的孩子,等孩子上了小學就應該獨立閱讀。事實真是這樣嗎?“不是!我覺得這時候還是需要陪讀。”方素珍老師肯定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她說:“其實我特別理解爸爸媽媽們的不容易,因為我也是雙薪家庭,每天忙於工作很疲憊,但我經常提醒自己,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還是應該多把握親子相處的時光!”

“睡前一刻鐘,親子關係向前衝”。方素珍老師說,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景,夜晚降臨,爸爸媽媽把孩子摟在懷裡,輕聲說:“寶貝,我們今天來讀一讀這本書,這個跟以前咱們看的書不太一樣,雖然文字多了點,但故事依然很有趣喔!寶貝來,我讀給你聽!”


花婆婆方素珍的閱讀課,陪讀橋樑書家長該怎麼做?


方素珍老師認為,家長在和孩子共讀橋樑書的過程中,也會收穫滿滿的成就感。因為橋樑書和成人書的開本一樣,但文字比成人書少,比繪本多,既符合現在學校提倡的親子共讀理念,又不用花費很長時間就能讀完一本。

作為家長,常常面臨這樣的選擇:書買來了,孩子不喜歡,扔了又覺得可惜,這時該怎麼辦呢?“那就自己讀,讀完之後,取書中的精華、智慧,用講述的方式去跟孩子分享,孩子通過‘聽覺’獲取知識也是一種閱讀。有時,閱讀並不意味著一定要‘看’這本書。”

方素珍老師繼續解釋說:“所有的閱讀,本質上都是深刻領悟作者通過書本想要表達的人生智慧。當然,讓孩子自己讀是一種方式,家長讀了再講給孩子聽,也是一種方式。從這個層面來看,爸爸媽媽就成了孩子的真人圖書館、百科全書。最重要的是,再經典的書也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分享,通過書中發生的有趣故事與孩子形成共識,用閱讀的方式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