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的生活3》狗寶搶食何炅操碎心,孩子發生矛盾,家長該咋辦

熱門的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3》終於開播了,何炅,黃磊,彭彭攜已經升級為爸媽的小O和小H重磅歸來。

為了好區分讓觀眾傻傻分不清楚的狗狗們,小H的兒女分別起名為“鍋”“碗”“瓢”“盆”。

在黃磊老師做好晚飯之後,狗狗們也到了晚餐時間,小瓢速度快又異常能吃,把所有的狗盆裡的狗糧吃了一遍,晚到的小碗沒吃到狗糧,何炅老師為了讓小碗吃一口狗糧,一直用胳膊擋著其他三隻狗狗,可謂操碎了心。而黃磊老師卻說:別管他們,讓他們自己想辦法。

《嚮往的生活3》狗寶搶食何炅操碎心,孩子發生矛盾,家長該咋辦

狗寶搶食,何老師操碎心

一次小狗們的搶食,都讓“老母親”何炅操碎了心。何炅像極了現實生活中為孩子操碎了心的父母,當然,做父母的可比何炅操心多了,畢竟孩子會更淘氣一些:吵架和打架對孩子來說可謂家常便飯。

那麼,在生活中,當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發生矛盾時,做父母的該怎麼辦呢?

有的家長像何炅那樣,在自己孩子和其他人鬧矛盾時,怕自己孩子吃虧,直接就選擇干涉。

有的家長會像黃磊那樣,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他們不怕孩子初虧嗎?當然也怕。但是這些家長覺得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一方面孩子的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了鍛鍊,另一方面孩子或許會收穫一些別的:比如,友誼,某件事情的成功等。畢竟,再多的說教都不如讓孩子親身體驗更有收穫。

《嚮往的生活3》狗寶搶食何炅操碎心,孩子發生矛盾,家長該咋辦

孩子間鬧矛盾很常見

那麼,孩子之間發生了矛盾,如果家長干預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首先,孩子容易遭到其他小朋友的排斥,並且很難交到朋友。

著名思想家荀子曾說:“人之生也,不能無群。”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也認為,人有被人愛被人尊重的需要,一個人的發展離不開一個群體。

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都迫切需要知心朋友,擁有知心朋友就會有一種踏實的感覺,孩子在與朋友的交往中會得到保護、安慰與發展。

孩子想擁有朋友,勢必要和其他的孩子產生交集。不同的孩子之間產生交集,一方面會給孩子交朋友提供可能,另一方面也為孩子之間產生矛盾埋下伏筆。

一件事情本來就有兩個對立面,孩子交到朋友做父母的固然開心,但是若孩子與其他人發生爭執或口角呢?

當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口角或者爭執的時候,父母出來替孩子出頭,給孩子壯膽,會對別的孩子起到震懾的作用。

但是別的孩子就會覺得:我們不要和他玩,他媽媽總說我們欺負他,對我們兇。

父母的干涉會導致沒有人願意和自己的孩子交朋友,其他孩子也會排斥自己的孩子,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其次,當孩子遇到矛盾時,他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孩子遇到的問題,由父母替孩子解決,使得孩子沒有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

遇到事情,父母就直接替孩子出面解決,這樣的孩子不管成長到幾歲,都覺得自己依舊活在父母的羽翼下,面對風暴時,習慣躲在父母身後,面對挫折時,習慣找父母傾訴,面對傷害時,習慣找父母哭泣。

他們完全沒有解決矛盾的能力,父母的干涉讓他們失去了鍛鍊自己的能力。

遇到事情,他們首先想到的是怎麼讓父母給自己遮風擋雨,而不是自己嘗試著去解決。

父母或許猜到自己的干涉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影響,但是他們總是抱有僥倖的心理:偶爾干涉一次,不會影響到孩子的。

《嚮往的生活3》狗寶搶食何炅操碎心,孩子發生矛盾,家長該咋辦

父母喜歡干涉孩子間的矛盾

那麼為什麼父母喜歡干涉孩子之間的矛盾呢?

最直觀的心理就是不能讓自己孩子受委屈。

每個孩子在自己家裡都是千嬌萬寵的寶貝,家裡人捨不得孩子受一點點的委屈,當看到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發生口角或者是肢體碰撞時,家長就會腦補著自己孩子受委屈的場景。

家長在內心不自覺的放大了小孩子之間的矛盾,進而條件反射般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欺負的對象哪怕是比自己小太多的孩子,也能下得去手。

被憤怒衝昏頭腦的家長不會去思索自己做得正確與否,只想著不能讓別人佔到一點便宜。

《嚮往的生活3》狗寶搶食何炅操碎心,孩子發生矛盾,家長該咋辦

孩子之間的矛盾,鼓勵孩子嘗試解決

那麼,面對孩子之間的矛盾,父母該怎麼辦呢?

首先,用言語鼓勵孩子嘗試著解決小朋友之間矛盾。

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鼓勵孩子多試一試,可以很好的鍛鍊到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實,孩子之間發生口角和打鬧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時候只是一點小小的事情,比如,玩玩具,誰先滑滑梯等發生矛盾,這時候,我們沒必要立馬上去幫孩子解決,而是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嘗試著解決問題。

在《爸爸去哪兒2》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節目組送給多多一隻小狗,貝兒也特別喜歡這隻狗,抱著不肯放下。多多很矛盾:既想讓著妹妹,又捨不得小狗。

貝兒就去找黃磊,問她可不可以抱小狗去玩。黃磊並沒有干涉女兒,而是讓貝兒自己去找多多。

而多多也向爸爸求助,說貝兒抱得小狗不舒服,自己不放心。黃磊也並沒有參與,反而說:不要跟我告狀,沒用,要學會自己解決。

就是在爸爸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多多慢慢學會了解決問題,甚至成為了所有孩子的大姐姐,小孩子們遇到難題,第一反應不是找爸爸,而是找多多姐姐。

孩子之間的問題,讓孩子試著解決,或許孩子會收穫更多。

《嚮往的生活3》狗寶搶食何炅操碎心,孩子發生矛盾,家長該咋辦

父母可以詢問孩子是否需要幫助

其次,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看法,採取不同的策略

如果孩子覺得他和別的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不是問題,那麼做父母的應該高興,為啥呢?別看孩子小,其實孩子有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他這麼說,說明他有能力做好這件事。

這時候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決定,給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

父母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並不意味著全權放手,啥都不管。而是做到放手不放眼,觀察孩子處理矛盾的方式是否正確。

第二,但如果孩子覺得他與別的小朋友之間的矛盾是問題

父母就要詢問一下孩子,用不用父母幫忙。

孩子如果不讓父母插手矛盾,說明他自己能夠處理好這件事情。

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因為這件事本身和孩子有關,我們需要徵求一下孩子的意思。

作為父母,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意思。作為旁觀者,看孩子自己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就可以了。

胡可育兒方式就值得我們借鑑:有一次胡可開車帶著安吉和小魚兒出門。不知因為什麼事情,安吉和小魚兒發生了爭執。但是胡可沒有貿然的去插手孩子之間的爭執,而是靜觀事態的發展,她相信兩個孩子可以自己解決好問題。

果然過了不一會兒安吉和小魚兒又玩到了一起,兩人忘記了之前的爭執,關係比之前更好了。

有的時候我們應該相信孩子,讓他們學會自己處理和自己相關的事情。

《嚮往的生活3》狗寶搶食何炅操碎心,孩子發生矛盾,家長該咋辦

當孩子解決不了,父母可以去幫助孩子

當孩子向父母尋求幫助,就表明事態的發展已經超出了孩子能控制的範圍。

這個時候都作為父母,我們就要站出來和孩子一起去解決問題。

當然讓父母站出來幫孩子去解決問題,並不是說要父母完全替孩子去做這件事。父母可以用5H原則幫孩子分析矛盾產生的根源。

5H原則是家長就孩子的矛盾內容(What)、矛盾雙方(Who)、矛盾地點(Where)、產生矛盾的時間(When)、針對矛盾怎麼做的(How)以及為何這樣做(Why),家長一層層追問,孩子進行詳細描述並且在父母的引導下認真思考整個過程,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比如,孩子因為搶玩具打架了,我們可以問:為什麼打?孩子回答:是搶玩具。

我們繼續問:為什麼會搶玩具?孩子回答:都想玩。

為什麼都想玩呢?孩子回答:喜歡這個玩具。

我們明白孩子發生矛盾的根源後,那麼就可以一步一步的引導孩子解決矛盾:你們都喜歡玩具,或許是你們的愛好相同呢,你可以和對方商量,你們兩個該怎麼分配玩這個玩具的時間,比如一人玩幾分鐘,比如兩個人一起玩,是不是?這是不是比打架更快的解決了問題,問題解決完了,或許你們就成為好朋友呢。

幫孩子分析問題,然後引導孩子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學到很多處理問題的辦法,從而應用到以後的生活中去。

為人父母,在孩子發生矛盾時,萬不可直接上去就干預孩子,向對方孩子發出警告或者謾罵,更不能用武力去解決問題。別忘記你是父母,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你的樣子裡有你孩子未來的模樣。

總之,當孩子和小朋友發生矛盾時,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決定,不貿然插手,當事態嚴重時,父母可以協助孩子,引導孩子去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