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蒙元時期驛站制度:丘處機西行之基礎,蒙元興起根源得窺一斑

探秘蒙元時期驛站制度:丘處機西行之基礎,蒙元興起根源得窺一斑

歡迎賞閱

導讀

蒙元時期,最濃厚的一筆色彩莫過於空前遼闊的版圖,當物資匱乏的草原遊牧民族擁有了最鋒利的鐮刀後,很快便走上了擴張的道路。然而凡事皆有兩面性,版圖橫跨亞歐的另一面,是極東到極西的極長戰線,這樣一來便滋生了一個問題:如何解決物流運輸與信息傳遞問題?

探秘蒙元時期驛站制度:丘處機西行之基礎,蒙元興起根源得窺一斑

放在今天,從北京起飛的航班到達歐洲的大多數城市都要10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那麼在遙遠的成吉思汗年代,他們是如何克服長途跋涉帶來的溝通困擾?

管中窺豹:丘處機漫漫西行路

實際上,探尋交通問題最好能夠找出成吉思汗西征時關於傳信小兵的具體記載,但史籍中的鏡頭多數聚焦於戰場,給我們造成了不小的阻礙。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另一位重要人證——丘處機。

探秘蒙元時期驛站制度:丘處機西行之基礎,蒙元興起根源得窺一斑

有的朋友可能有疑問了,這不是金庸先生筆下的虛擬人物嗎?其實電視劇中丘處機為成吉思汗講道這一段並非空穴來風,歷史上確有其事,區別在於熒幕上鏡頭一晃丘處機就見到了成吉思汗,而在歷史上卻是一段漫漫的西行路。根據丘處機的這段西行經歷而成書的《長春真人西遊記》為我們探尋當時的交通提供了契機。

探秘蒙元時期驛站制度:丘處機西行之基礎,蒙元興起根源得窺一斑

在這部典籍中,我們明確了丘處機1220年從山東動身,於兩年後在大雪山(今阿富汗地界)見到了成吉思汗本尊。在這段歷時兩年的旅程中,並非靠雙腳進行苦行僧般的跋涉,典籍內有著大量關於“驛站”信息的描寫。

探秘蒙元時期驛站制度:丘處機西行之基礎,蒙元興起根源得窺一斑

在出發時,提到了成吉思汗命安排“給以驛騎”,說明丘處機的交通工具是由官方提供的驛站馬匹;在途中,有諸如“西南濼驛路”的描寫,說明丘處機一行在途中可以在蒙古官方的驛站據點進行修整,更換馬匹,補充旅程物資;在辭行返程時,成吉思汗欲賜物資,但丘處機並沒有接受,反而說了一句“袛得驛騎足矣”,說明丘處機可以不在乎其他身外之物,但“驛騎”是他行程最大的依仗。

這些信息都從側面體現了成吉思汗建立遼闊版圖的同時,也同步配備了以驛站為據點的交通傳遞網絡,這張龐大的網絡不但廣泛應用於軍情政務中,還給丘處機35000裡的西行提供了便利,他回程後賦詩為證:

探秘蒙元時期驛站制度:丘處機西行之基礎,蒙元興起根源得窺一斑

箭速傳騎:蒙元時期交通發展

在條件有限的古代,馬匹幾乎是最快的交通工具,歷代王朝中幾乎都設有驛站,這種據點的出現,通過換馬不換人,及時進行物資補充,不但使信息的傳遞得到了保障,而且更具效率。各個站點間通過驛路連接起來,造就了一張井井有條的網絡,還能夠使沿途普通老百姓免遭打擾。

探秘蒙元時期驛站制度:丘處機西行之基礎,蒙元興起根源得窺一斑

蒙元時期,由於版圖的擴張,這套體系得到了借鑑與強化。

成吉思汗手中的部隊之所以能夠橫行亞歐,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遊牧民族馬匹的獨特屬性,只要有足夠的水源補充,他們幾乎能夠日行百里。成吉思汗組建通訊兵時,由於在沿途只換馬不換人,這種效率再次得到提升,只要通訊兵素質夠硬,一日的行程可以在原有的百里基礎上再次提高。因此這支特殊的傳訊部隊,享有“箭速傳騎”的美譽,高效有序的情報傳遞網絡為西征大業提供了有力保障。

探秘蒙元時期驛站制度:丘處機西行之基礎,蒙元興起根源得窺一斑

驛站體系雖然高效,但是經不住蒙元在版圖上的星羅棋佈,每個驛站運行起來都是一筆不菲的費用,還要有源源不斷的物資補充,成吉思汗又是怎樣解決這一難題的?

遊牧民族有著濃厚的部落色彩,在蒙古有一個術語叫做“土綿”,用我們漢語來解釋就是“萬戶”的意思,在這種基礎上,成吉思汗將驛站的管理事務分攤到部民身上,他們不但要提供設備支持,還要保證物資補給,這樣一來,這套驛站體系的運行成本問題便迎刃而解。

探秘蒙元時期驛站制度:丘處機西行之基礎,蒙元興起根源得窺一斑

實際上,成吉思汗時期驛站體系還只是雛形,真正把它當做制度發揚光大的是元朝時期,用他們的話說叫做“站赤”,遍佈全境,根據學者在《元史》基礎上的統計,當時共有多達近1500個這樣的據點。

在管理上,元朝沿襲成吉思汗的“分攤”做法,不過由於版圖的變化,這一時期的驛站主要作用於草原與中原的聯繫,這一變化也造就了南北驛站負責管理的站民承擔壓力有所差異。北方貧瘠,站役的負擔較輕,而南方富饒,負擔則要重得多,根據《元史》的記載,每年都有大量不堪重負的情況發生,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到最後驛站體系已趨於倒塌。

探秘蒙元時期驛站制度:丘處機西行之基礎,蒙元興起根源得窺一斑

小結: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朝代的更迭,並非一日一夜之間完成興衰。成吉思汗得益於馬背上的鐮刀與馬背下鐵蹄,過硬的實力與高效的驛站交通手段相結合,迅速崛起,而元朝的衰敗,也可以從驛站交通從發展到崩壞的過程中找到影子。每段歷史的興替,幾乎都可以從方方面面窺得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