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最近这几年,国内开始兴起了文玩热潮。这毕竟也难怪,国民经济好起来了,人民对精神文化需求也开始逐渐提高。

说起文玩这东西,还真是中国所独有的装饰品,拥有很悠久的历史。

文玩,原来指的是文房四宝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文房器玩。一开始是以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主,也包括镇尺、笔架、笔筒这些东西。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现代意义上的文玩,我们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带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赏玩件或手把件。经过长时间的把玩,外表可以出现一层厚厚的包浆,油脂性很足,格外好看。

一般来说文玩都是木制的,但是木制虽然不像金玉能么昂贵奢华,却也在体现着人的身份等级。

有一种木制文玩,在过去古时候,就是明清皇家御用之物 。

这就是现在炒的很热的金丝楠。

金丝楠和小叶紫檀是近几年来炒的最热、最贵的两种文玩了。就是因为这两件在过去都是属于皇家御用之物,一般老百姓别说用不起了,更是见都见不到。

今天主要说一下金丝楠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历史上,楠、樟、梓、椆并称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也难怪,毕竟是皇家御用之物。

金丝楠和小叶紫檀不同,小叶紫檀中国境内基本上没有,有也比较少,主要产在印度、缅甸境内。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而金丝楠却是中国独有的上等木材,主要长在南方,巴蜀、云滇一带的深山密林中。据记载,在所有的金丝楠木中,四川的金丝楠材质最佳,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这是金丝楠贵的一个主要原因,产地少,而且距离北京城比较远,长途路远的不说,还要翻山越岭,跨国大江大河。

过去运输金丝楠可费劲了,一颗金丝楠木长成了约30米高,直径一两米的都有。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能么大个,深山中说不准有毒蛇猛兽,有瘴气环绕。不安全这是一个问题

从深山密林里砍下来,运出山林之后,如果用人力或者马车运往北京,那不知道要运到何年何月,更不知道要耗费多大的人力、无礼、财力。

先把好几根金丝楠砍下来,修剪好了然后扎成一排(因为金丝楠树干通直,小枝通常较细,一般比较好处理),然后顺着水流,往北漂,旱季没水还不行,所以这又是一个麻烦事。

一遇到没水的地方,就拆开,走陆运继续往北运。

通常一批金丝楠从四川运到北京,就得花费好几年的时间,而且尽管利用水流运输,其中的价格也比金丝楠的原价翻了两千多倍,甚至在年成不好的时候,能达到三千倍。

明清皇室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运这金丝楠呢?它的好处在哪?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根据《博物要览》楠木有三种:

其中一种就是这金丝楠(桢楠和紫楠的别名),木纹里有金丝,故名金丝楠;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更为难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

古代皇家以金色、黄色为尊,木纹里面有金丝的木材,肯定是当时无愧的皇家首选。

另外,金丝楠的木制比较稳定,耐腐,造个家具几百年也不变形,不受热胀冷缩的影响。用它做锦盒、匣子,把东西放在里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把保质效果。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晚明谢在杭《五杂俎》提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

还有就是,金丝楠不光木质地温润柔和,纹理细腻通达,而且在雨天散发出阵阵幽香,放在屋里,可以防止蛀虫侵咬还可以起到很好的熏香效果。

在明清两朝,关于金丝楠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

明朝的永乐大帝,朱棣,他的陵墓就是十三陵的祖陵——长陵。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长陵坐落在天寿山南麓,依山傍水,周围灵气充足,草木郁郁葱葱,不愧为皇家风水宝地。长陵还是是明十三陵规模最为宏大的陵寝,陵内祾恩门、祾恩殿是十三陵仅存的明朝殿门建筑,极为珍贵。

过了祾恩门,后面就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殿——祾恩殿,这座大殿,面阔九间,内深五间,象征着皇权的九五之尊之位,比之紫禁城最大殿宇太和殿不遑多让,广阔过之。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大殿是纯木质结构,没用一根钉子,用了足足60根明代金丝楠木支撑,这些粗至双人合抱的木材都是从边远深山老林中跋涉千山万水运到陵寝之内,可想而知当年役使了多少民夫民力。

中间四根最粗,高达14.3米,直径1.17米,二个成年人难以合抱,属罕见的奇材佳木。其中祾恩殿内还要着丰富的金丝楠文化,有大量的金丝楠制品,比如手串(800元到2000多不等)、镇尺、笔筒、金丝楠的砚台,一般价格在2000,4000,6000,8000左右。可见其昂贵,不愧皇家御用。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长陵建成距今约600多年,祾恩殿依然完好无损,不由得称赞这是一个建筑史上的奇迹。

此外,还有清朝道光皇帝的陵寝,慕陵大殿。位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慕陵内。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道光一生以节俭著称,但是他陵寝的大殿,都是纯木制的,慕陵大殿内到处都刻着龙,独具匠心。清朝十二帝中,唯有他的陵墓动用了金丝楠,这就是所谓的最节俭的皇帝。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说到全国最大的金丝楠大殿,当属太庙的主殿了,太庙是明清两朝祭祖的地方,面宽11间,进深四间,重檐庑殿顶,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金丝楠木大殿。远远超过朱棣和道光皇帝的陵寝大殿。

帝王御器,说不尽的金丝楠木

据说,故宫有许多建筑也是金丝楠建造的,不过不像这三座大殿,完全动用金丝楠,毕竟即便是皇家,金丝楠也不是像大白菜一样,也是珍贵的很。

金丝楠是皇家御用,一般官员和百姓是禁止使用的,和珅当年倒台后总结罪状之一,就是在他建造的恭王府内,僭越自己的身份,擅自动用了金丝楠,在嘉庆皇帝看来,这更是罪不容诛。

现在已经今非昔比,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过去的皇家御用之物,已经走出了红墙明瓦的深宫,寻常百姓也可以放在手中,轻轻把玩,我们现在听的是故事,触摸的是历史,玩的是亘古不变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