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涼皮


涼皮是陝西關中地區的傳統美食,尤以西安秦鎮麵皮、寶雞擀麵皮、渭南穰皮、漢中米皮而聞名。涼皮是穰皮、擀麵皮、米皮、釀皮的統稱。是一種用麵粉做的地方小吃,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在北方一些城市大街小巷很常見,種類繁多做法不同,主要以酸辣為主。

舌尖上的美食涼皮


西安的地攤、飲食店,關中地區城鄉街鎮趕集上會,人流集中的地方,涼皮隨處可見。農村街鎮上,涼皮、涼粉、餄餎到處都是,一張長低桌子四張長椅子一個遮陽傘,涼皮攤就開張了。除了寒冷的冬季,一年四季只要有人流或者集會,即使街面車來車往塵土飛揚大雨瓢潑,街邊吃客仍然絡繹不絕,主要涼皮可現吃可攜帶,適合城市農村青年的快節奏生活,上下班途中帶一份裝在塑料袋或者飯盒,趁時間一會就吃了,是一種快餐簡捷式飲食,與肉夾饃、冰峰被稱為三秦套餐,夏季尤為受食客追捧。

舌尖上的美食涼皮

小時候,街上賣的以麵皮、擀麵皮、米皮為主,家裡母親通常會做穰皮,穰皮操作比較簡單,吃起來比較耐飢,比擀麵皮、面皮厚點,吃法都一樣,早早切點黃瓜絲、泡點香椿、燙點芥末,穰皮蒸好倒上醬醋一調。穰皮簡單在於不用洗面筋,不用像麵皮那樣還要把麵糰放在水裡不停的洗。母親做穰皮的時候,我經常燒鍋,時不時拿刀切一溜子給口裡一放,特別香、綿軟。母親拿一個盆子,舀一碗麵倒進盆子,舀一碗水倒一點用筷子攪一下,不停的順勢攪,攪勻攪成麵糊水以後,拿來兩個穰皮鑼鑼,開水把鑼鑼一燙洗乾淨,然後端來油罐子,用刷刷一層油,用鐵勺舀一勺麵糊水,提起鑼鑼將麵糊水轉均勻,朝燒開水的鍋裡一放。過一會,一張穰皮就熟了,從鍋裡提起穰皮鑼鑼放在涼水鐵盆裡,涼一會,穰皮鑼鑼提起放在木案上順勢接開,朝準備好的篦子上一放,就這樣一張接一張的蒸,蒸完盆裡的麵糊水,然後一張張對摺疊起來順勢一切,放在盆子,穰皮就做好了。這種做法是最大眾、最簡單、最省事的做法。

從小嚮往城市生活,畢業後在城市買了房,有了自己的小家,生活溫馨安靜,但是穰皮離我們遠了,城市地方緊張,沒有農村那麼大的鍋,沒有條件做穰皮,想吃的時候,只能去外面買一張,去年小區旁邊的城中村,來了一家現做現賣的穰皮,也是用穰皮鑼鑼做,在涼水裡一涼,用機子切好,要一張切一張要兩張切兩張,就是價格有點貴,一張那麼點需要四元。一次買菜發現了,笑著說這裡還有穰皮,站在旁邊看了一下,勾起了一段回憶。有一次,父親和姐姐在家做麵皮,姐姐拿面和水和成麵糰後;端來一盆清水 ,將麵糰放在裡面,不停在水裡揉搓;然後再端來一盆清水,又不停的揉搓,父親、姐姐都在盆裡不停的揉搓,將麵粉中的蛋白質和澱粉分離後,剩下面筋和水,將麵筋穿在筷子上,留下洗剩下的稠麵糊水,拿來兩個穰皮鑼鑼,開水洗後刷一層油,舀兩鐵勺麵糊水倒入鑼鑼,將鑼鑼裡的麵糊水轉均勻,放入開水鍋裡蒸熟,放在涼水鐵盆裡一涼,一張麵皮果然好了,和街上賣的一模一樣。

舌尖上的美食涼皮


蒸完好切完放在盆子,一人挑一碗,各自朝碗裡調上黃瓜絲、香椿、蒜泥水水、芥末、辣子油、柿子醋,那味道簡直是回味無窮!吃一碗再吃一碗,那也是唯一的一次家庭做麵皮,特別成功特別有意義!第二天早上剩下的還調了一碗擺在桌上當菜,搭配玉米稀飯菜吃,那絕對是一絕!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二十多年過去了,父母親已花甲之年有餘即將進入古稀之年,我們都成家了,面對自己家庭生活的壓力,沒有了當年的生活的愜意,沒有了全家搭夥做美食的協作,回到了父母家裡,也都是匆匆來匆匆去,期盼著再一次做麵皮,再一次吃母親做的穰皮,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們老的慢一點,我仍然做你們眼裡的孩子。

11.25 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