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年前美國的那場好戲 – 險些兩次改變歷史的那人

1

前文(

144年前美國的那場好戲 – 反轉大選結局的“一腿半”)說到“一腿半”西克爾斯阻止了民主黨贏得1876年大選,但他並沒有能力讓共和黨贏得這場大選。

民主黨沒料到對方還有這流氓手段,找個半天終於在民主黨擔任州長的俄亥俄州發現支持海斯的選舉人之一的資格有問題,州長另外指定了一個民主黨的選舉人。共和黨當然要提出異議,這樣就成了提爾登184票,海斯165票,待定20張票。

即便如此,提爾登只要獲得其中1票,就足以贏得大選,而海斯必須贏得全部20才能贏得大選,幾乎不可能。

問題是誰來裁決這20票的歸屬。

《憲法》和第十二條憲法修正案都沒有考慮到這種情況,只考慮過不了半數,沒有想到還有不知道票屬於誰的情況。

怎麼辦?

重新計票。

兩黨火速組織大批黨工,前往州,接下來就是連續劇了。

第一集:載著共和黨工作人員的火車在到達佛羅里達首府之前出軌。

第二集:提爾登的外甥企圖向這幾個州的選舉委員會成員行賄,選舉委員會成員也願意受賄。

第三集:路易斯安娜州選舉委員會主席是共和黨人,按照紐約來的指示扣住了選舉結果,發現有人出高價,馬上向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提條件:給我25萬美元。全國委員會不答應,他立即叛變,找到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給我一百萬,路易斯安娜就歸你們。最後還是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掏了20萬,才讓他不叛黨。

第四集:12月6日,南方三週選舉結果送到國會,路易斯安娜州和南卡羅林那州向國會送了兩份選舉結果,都標明是官方的,佛羅里達州則送來三份官方選舉結果,國會不知道該選哪個。

第五集:全國陷入騷亂,民主黨希望提爾登出面指責選舉舞弊,但提爾登一直閉門不出,民主黨選民沒有他那麼冷靜,高喊“提爾登或者流血”。某天海斯正在家裡吃晚飯,有人衝著他家開槍,好在沒人受傷,當時沒有對候選人的保安措施,他兒子便當了父親的保鏢,這個將門虎子後來被選為國會議員,在美西戰爭參戰,獲得軍中最高榮譽的榮譽獎章。

144年前美國的那場好戲 – 險些兩次改變歷史的那人

第六集:15個州的民主黨開始組織自己的武裝,謠言說一些南方的州長已經選出一位總司令,打算造反。格蘭特為此趕緊加強華盛頓附近的安保措施,一位共和黨議員預言到總統登基日那天國會的兩黨議員會發生一場血鬥。美國陸軍已經被裁減到25000人,根本不可能控制這種局面。

第七集:當時的陸軍司令是名將威廉·謝爾曼,謝爾曼是共和黨人,民主黨人去探他的口風,謝爾曼說1877年3月4日之後,格蘭特就不能指揮他了,因為格蘭特不再是總統了,民主黨說客當時就嚇尿了。謝爾曼在內戰中率田納西軍團從亞特蘭大開始進行向海洋進軍,使得南方數州成為廢墟,被南方人視為魔鬼,而他本人毫不後悔,因為這樣能夠儘快結束戰爭,如果南方真的有叛亂舉動,謝爾曼會不會再次舉起他那把魔刀?

內戰結束才12年,美國又一次風雨飄搖。

兩黨大佬明白,此事必須靠協商解決。

2

決定要協商,先要制定法律,國會達成一致,組成15人的委員會來決定這20張選舉人票的歸屬,成員為國會兩院各出五名成員,加上五名大法官,比例為多數黨三名,少數黨兩名。

因為共和黨控制參議院,因此派出三名共和黨參議員、兩名民主黨參議員,民主黨控制眾議院,因此派出三名民主黨眾議員、兩名共和黨眾議員。

到了最高法院就不能這麼定了,而是兩黨各派出兩名大法官、兩名民主黨大法官,剩下一名由這四名大法官決定。

到了這時候,選出的14名成員有7名共和黨,7名民主黨,最後這一名很可能是決定票?

選誰?

要選個中間派,也就是兩黨都不參加的獨立派。

好在最高法院裡面正好有一位,而且是僅有的一位:戴維·戴維斯大法官。

144年前美國的那場好戲 – 險些兩次改變歷史的那人

胖大魁梧的戴維斯大法官揉著大肚子:歷史居然沒有遺忘老夫?

時年61歲的戴維斯出生在馬里蘭州的一個富豪之家,在俄亥俄州上完大學後去麻省學法律,1835年從耶魯畢業了。20歲風華正茂的戴維斯到當時的邊疆伊利諾斯州當律師,3年後結婚,有一兒一女,1845年成為該州議員,1848年擔任伊利諾斯州第八巡回法庭的法官。

專在第八巡回法庭打官司的律師中有該州的著名律師亞伯拉罕·林肯,因為經常見面,戴維斯法官和林肯律師成了好朋友。

1860年大選,林肯決定問鼎白宮,找到戴維斯,希望他能出任自己的競選經理,戴維斯並不算共和黨人,但好友誠意滿滿,他也不好拒絕,就答應下來。

到了共和黨全國大會會場,戴維斯的心頓時涼到底了,黨內出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內戰之前的大多數時間內,美國總統由民主黨人佔據。代表北方利益的政治勢力從輝格黨到共和黨,雖然靠著人多勢眾,能夠控制國會,但拿下總統是他們的頭號目標,尤其是廢奴派,已經等無可等了。

1860年,共和黨在芝加哥開全國代表大會,首先達成一致意見,以往失利的教訓是多人參選,分散了票源,這次不管如何內鬥,本黨只選出一名候選人參加大選。

換句話說,這次大會是一次狠掐的大會。

參加這次內鬥的有八條大漢,最有勢力的是曾經擔任紐約州長的現任聯邦參議員威廉·西沃德,在新英格蘭和紐約頗有實力。然後是代表賓州勢力的參議員西蒙·卡梅隆、代表俄亥俄谷地勢力的俄亥俄州長賽門·切斯、代表南部共和黨人的密蘇里的老政治家、前參議員愛德華·貝特斯。此外還有新澤西州前參議員威廉·代頓、最高法院大法官約翰·麥凱恩、來自俄亥俄的參議員本傑明·韋德、代表北部邊疆勢力的前眾議員林肯。

這八人中,政壇經歷數只出任一屆眾議員的林肯最淺,而且北部邊疆人口稀少,乍一看,就是個陪跑的,很可能在第一輪投票就被淘汰。

但是,戴維斯覺得,林肯有別人不具備的優勢,他準備好好地向各地來的共和黨代表推銷一下林肯。

3

林肯有何優勢?

這是兩個男人為了一個女人的決鬥。

拿下總統要知己知彼,內部要團結,也要知道對手是誰,民主黨那邊最有可能出線的是有“小巨人”之稱的參議員斯蒂芬·道格拉斯。道格拉斯從伊利諾斯州務卿起步,經伊利諾斯州最高法院大法官、聯邦眾議員到聯邦參議員,並在聯邦問題上大展身手,在全美範圍內知名度很高,是公認的民主黨此次大選出線人物。

面對鋒芒畢露的道格拉斯,共和黨幾位大佬毫無勝算。

共和黨內有可能戰勝道格拉斯的只有林肯,兩年前中期選舉,林肯挑戰已經連任兩屆參議員的道格拉斯,兩人旗鼓相當,尤其是兩人的辯論極為精彩,至今猶有林肯-道格拉斯辯論這一大學和中學辯論模式,最後道格拉斯險勝。

144年前美國的那場好戲 – 險些兩次改變歷史的那人

林肯能做到這一步,是因為他具備別人所沒有的動力。

還是在州務卿任上,道格拉斯向一位叫瑪麗的少女求婚,求婚語說得很有氣勢:“嫁給我吧,你會成為總統夫人。”

沒想到瑪麗的回答更有氣勢:“我會成為總統夫人,但不會成為道格拉斯夫人”。

沒多久,瑪麗居然嫁給了窮律師林肯,而且還算倒追。

正因為老婆那句鬥氣的話,林肯才出馬競選美國總統,而且會死磕道格拉斯,這就是戴維斯向各位大佬兜售林肯的主要賣點。

他先找最有勢力的西沃德,辦法是動之以情曉之以利,情是廢奴是西沃德的理想,可是他屬於堅定的廢奴派,不僅南方反對他,黨內溫和派也不接受他,所以才屢戰屢敗。戴維斯讓他明白,關鍵是廢除奴隸制而不是當總統,只有自己人當總統,廢奴才有希望,林肯屬於廢奴的溫和派,即並不覺得白人和黑人平等,但認為奴役黑人不道德,這樣容易被黨內大多數人所接受。說明白了這點,再曉之以利,如果支持林肯,勝選後國務卿就是你的。

拿下西沃德,再去找切斯,切斯有黑歷史,他原來是民主黨人,而且受賓州代表團的抵制,既然西沃德倒向林肯,他也就不堅持了,接受財政部長的誘惑。接下來是卡梅隆,用戰爭部長拿下,貝特斯用總檢察長拿下,代頓用駐法大使拿下,剩下的兩位沒什麼勢力,就不加理會了。這樣戴維斯把內閣的重要席位全許出去了,使得林肯在在第三輪投票時出線,成為有史以來最沒有名氣的主要政黨候選人。

共和黨雖然團結在林肯周圍,但黨內情緒很悲觀,靠這個無名之輩怎麼能贏得大選?沒想到好運氣來了,民主黨在南卡開全國會議時分裂了,50名南方代表拂袖而去,覺得分裂建國了。道格拉斯雖然一路領先,但投了57輪投票,還拿不到半數票。

無法得出結果,只能散會,一個多月後在馬里蘭繼續開會。又有110名代表拂袖而去,再經過很多輪投票之後,道格拉斯被宣佈為總統候選人。

十天後,南方民主黨人在里士滿開會,推舉強烈支持奴隸制現任副總統佈雷肯裡奇為他們的候選人,民主黨正式分裂成南北兩部分。

此外輝格黨殘餘和什麼都不知道黨推舉前參議員、田納西人約翰·貝爾出馬。

大選時,南方根本不把林肯印在選票上,他只有北方的選票,最後得票39.82%,居然是第一,道格拉斯得票率第二,29.46%,按選舉人票算,林肯席捲北方,拿下303票中的180票,成功當選,成為美國曆史上得票率最低的總統。道格拉斯的票源分散,選舉人票墊底,只有12張。

這場兩個男人為了一個女人的政治決鬥,林肯笑到了最後。

不過,能不能在就職典禮上笑那最後一次,林肯心裡沒底。

4

當年總統就職要坐火車去華盛頓DC,並沿途接見群眾。

林肯當選後,南方也正式建國了,傳說南方支持者可能在沿途對林肯下手,當年沒有保護當選人的措施,共和黨也沒有黨內武裝,只好找到戴維斯:林肯的安危就由你負責,他要出了什麼意外,你也不要活了。

戴維斯身材高大魁梧,看著就像保鏢,於是腰插兩把手槍,坐在林肯包廂外面,充當總統保安。

到了巴爾的摩,消息傳來,對方要在華盛頓車站下手,在黨內同仁強烈要求下,林肯和戴維斯半夜溜下車,坐馬車偷偷進京。

第二天南方控制的報紙對此大加渲染,把林肯形容成一個懦夫,林肯為此立下重誓:再不畏縮。

因而在南軍兵臨城下時,林肯到第一線視察,成為唯一一位讓自己置身於敵軍炮火的現任總統。

因而林肯在戰時沒有安保,對相關情報一笑置之,導致在勝利的時遇刺。

進了白宮還不算晚,還有就職典禮,傳言那天南方支持者們要暴動,林肯趕緊讓戴維斯去問掌軍的老將斯考特,斯考特雖然是維吉尼亞人,但支持國家統一,告訴戴維斯,那天會在賓州大道架上炮,誰敢鬧事就開炮。

這樣,林肯才安心。

144年前美國的那場好戲 – 險些兩次改變歷史的那人

到了就職典禮那天,林肯上臺,脫下帽子,找不到地方掛。道格拉斯參議員站起來,把帽子接下來:“我雖然沒有成為總統,但可以拿著總統的帽子。”

就這樣一笑,釋懷,頗有騎士之風。

可惜,真實的歷史沒有這麼美好。

道格拉斯和今日的特朗普一樣不服輸,私下聯絡南方,以承認奴隸制永遠存在為條件,換取南方取消獨立,條件是支持他當總統。此時南方去意已決,沒有同意,道格拉斯這才死心,次年含恨而死。

林肯上臺後,內閣就是一個派系頭子會議,所有的重要職務全當成交易了,當年沒有白宮總管一職,白宮班底只有一位秘書,還要自備文具,實在沒有合適的位置酬謝最大的功臣戴維斯。

戴維斯是個法官,林肯想提名他去最高法院。

因為之前民主黨長期執政,最高法院法官中民主黨人佔大多數,首席大法官是上文提到被槍殺的男小三菲利普·基的姑父羅傑·特尼,林肯的辦法是就當最高法院不存在,然後等著有空缺。

沒想到馬上就有空缺了,林肯剛即位,參加共和黨初選的麥凱恩大法官就死了,麥凱恩死前向林肯舉薦自己的好友、聯邦檢察官諾亞·斯威恩,斯威恩是共和黨建黨的元老,有俄亥俄議員們的支持,活動了九個月,成功獲得提名並被通過。

林肯上任之前,最高法院就空缺,但廢奴派律師塞繆爾·米勒呼聲極高,林肯拖了一年,終於提名米勒,結果參議院只用了半個小時就確認了。

戴維斯只好繼續在伊利諾斯州第八巡回法庭當法官。

內戰開始後,大法官約翰·坎貝爾辭職,去南方當官去了,這個位置林肯1862年12月1日提名戴維斯,一週後參議院批准,戴維斯進了最高法院。

2年半後,他主持了自己好友林肯的葬禮。

5

林肯遇刺前,對本黨的激進派很失望,想成立一個聯合黨,把兩黨的溫和派合在一起。戴維斯對此很支持,林肯死後,他就正式成為獨立派人士。

特尼死後,林肯提名切斯出任首席大法官,1873年切斯去世,格蘭特提名戴維斯接任首席大法官,被他拒絕了。

既然大法院,就這麼一個獨立派大法官,選舉委員會最後一名成員就是他了。

問題是他選誰?

兩黨都來問,戴維斯說我還沒想好。

他是真的沒想好,提爾登力主改革,但海德也很清廉,而且是廢奴主義者併為此在內戰中出生入死,幾次負重傷,這種理想主義者讓人尊敬。

戴維斯說的是實話,可是別人覺得他在裝,待價而沽,控制其家鄉州議會的伊利諾斯州的民主黨人決定收買他。

給錢吧?

算了一下,收買不起,戴維斯是伊利諾斯州最大的地主,價值四五百萬,按今天的購買力起碼是億萬富翁。

那就用權勢吧,選他當參議員,因為當年參議院由州議會推舉。這比有名無實的大法官實惠多了,尤其是交通不便的當年,每州只有兩名的參議員絕對是大人物。

於是伊利諾斯州議會推舉戴維斯出任聯邦參議員。

戴維斯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接受。

就這麼著把自己賣了?

是把他救了。

成為選舉委員會關鍵一票後,戴維斯愁得都快掉肉了。

政壇上最怕一票定乾坤,想當年不是按黨派投票時,參議院經常出現平局,這時候就要由副總統阿倫·伯爾投關鍵一票,每次投關鍵票的時候,伯爾都在心裡大罵制定這規則的人生孩子沒屁眼,投一次票得罪一半人,他四年內一共投了29次關鍵票,徹底沒朋友了。

戴維斯本來想在最高大法院安安靜靜養老的,兩黨他都看不上眼,憑什麼得罪一半人?成為參議員,就要辭去大法官,也就不具備選舉委員會成員的資格了,可以避開這件麻煩事。

戴維斯火速寫了辭呈,就任聯邦參議員,樂得胃口大開,吃多了又撐破了一條褲子。

全美的民主黨人氣得要把伊利諾斯那幫蠢材掐死,可是木已成舟,剩下的大法官都是共和黨人,只能從中找最友善的約瑟夫·布萊德利,這樣委員會中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為8:7,共和黨比民主黨多一票。

選舉委員會在1877年1月底開會,能討論出什麼結果?就是投票,每張選舉人票的歸屬投一次票,一共投了20次票,都是8:7,投票結果歸海德,最後海斯以185:184一票優勢獲勝。

如果戴維斯在,20次投票,只要有一次他投給提爾登,提爾登就是總統了,這樣戴維斯可以又一次決定美國曆史。

然而,他很聰明地躲了。

被民主黨推舉成參議員,戴維斯只好成為民主黨人,到1881年他又變成獨立派人士,沒多久又趕上總統遇刺。

海德干了一任後不追求連任,加菲爾德成為總統,才幾個月就被一名求官不成而懷恨在心的人行刺,經過搶救本來沒事,可是那年月沒有消毒概念,那幫醫生用髒手在總統的傷口上摸來摸去,導致傷口感染一直不好,幾個月後死於感染。

144年前美國的那場好戲 – 險些兩次改變歷史的那人

總統死了,副總統亞瑟即位,這種情況副總統就空著,副總統的職責由參議院臨時議長負責。參議院臨時議長是副總統、眾議院議長之後第三順位總統繼承人,通常由參議院多數黨選一位資深參議員出任,但這一次不同,沒有副總統,參議院臨時議長重要性大了,兩黨都有私心,結果選出資歷最淺的獨立派戴維斯出任,接下來三年,他是事實上的副總統。

幹完一任參議員,戴維斯不尋求連任,心想上次擺了人家一道,連任怎麼可能?1883年卸任,回家,1886年去世。

144年前那場鬧選,戴維斯袖手旁觀,海德就成了竊取選舉之人並揹負這個罪名到今天。

然而,這個罪名的背後也有不為人知的歷史,這段歷史叫做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究竟怎麼回事,請看下文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