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案例 | 智慧融入生活,源民肉菜市場開啟智能升級之路

項目名稱:源民肉菜市場

項目時間:2020年9月

項目地點:深圳市南山區文苑路與新光路交叉路口東側

服務內容:智慧農貿管理系統、智慧計量、食品溯源、食品快速檢測、安防客流監控、信息公示等智能軟硬件


食品安全關乎國計民生,農貿市場作為食品安全鏈條上的重要一環,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上世紀90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農貿市場開始在各個城市中濃重登場,並以價格靈活、方便快捷的優勢,迅速佔領市場。

農貿市場案例 | 智慧融入生活,源民肉菜市場開啟智能升級之路


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每天熱鬧熙攘的農貿市場漸漸變為城市的一塊心病:環境髒亂差、設施陳舊破、通道堵塞擠等問題廣受詬病,加上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應用不充分,農貿市場的發展陷入困境,難以滿足當前的消費便利性要求及經營管理需求,深圳源民肉菜市場便是傳統農貿市場中的“典型代表”。

為響應國家號召,推進文明城市建設進程,食安檢在南山區政府的引導和號召下,全面參與了源民肉菜市場的升級改造。如今市場的升級改造工程告一段落,徹底告別了過去髒亂差的市場舊貌,已全面實現智能化管理,整個市場“更衣換裝”大變樣,軟硬設施全面提升,成為該區具有特色的智慧農貿市場。從前因環境原因不太受附近居民喜歡的菜市場,已經搖身一變成了大媽小夥都願意逛逛的“新市場”。

農貿市場案例 | 智慧融入生活,源民肉菜市場開啟智能升級之路


食安檢在市場改造中引入自主研發的智慧農貿系統,包括農產品溯源、商戶管理、食品快檢、客流監測、聯網監控、信息公示、智慧計量、智慧辦公、智慧支付等軟硬件設施,搭建智慧農貿市場管理平臺,有效的實現了農貿市場管理方及150多家商戶的智慧化管理及運營。

大數據+市場信息透明化

搖身一變的“新農貿市場”入眼是乾淨整潔、排列整齊的貨物,各個商鋪林立有序,地面不見殘羹爛菜,市場隨處可見悠閒挑選食物的居民,跟從前嘈雜混亂的環境“判若兩市”。走進市場就能看到正在工作的市場觸摸一體機和市場信息展示屏,通過智慧農貿管理系統的大數據採集、雲計算。消費者可以在市場觸摸一體機、市場信息展示屏上實現自助查詢獲取食品安全溯源、農殘檢測、市場攤位分佈、市場實時交易信息等市場基礎信息,給消費者一個放心、透明的消費環境。

農貿市場案例 | 智慧融入生活,源民肉菜市場開啟智能升級之路


智慧支付+食品溯源

其中,備受市民稱讚的是食安檢的溯源電子秤。改造後的源民肉菜市場統一採用溯源電子秤,收款方式涵蓋會員卡、聚合支付、現金等。購買後的商品通過統一的朔源電子秤,所有菜品都能追根溯源、聯網管理,消費者可通過掃描收銀小票上的二維碼獲取商品的追溯信息。

農貿市場案例 | 智慧融入生活,源民肉菜市場開啟智能升級之路


一證一戶+商戶信息可視化

乾淨敞亮的農貿市場環境,整齊排列的攤位佈局,在每個商戶攤位的上方,均設有一塊商戶信息公示屏,屏幕將各經營商戶信息的營業執照、照片、姓名、經營許可證編號、攤位號、信用評級、支付二維碼、菜價信息、等經營信息清晰展示出來。

農貿市場案例 | 智慧融入生活,源民肉菜市場開啟智能升級之路


如此煥然一新的市場新貌,得益於食安檢的智慧農貿管理系統的作用。“食安檢”智慧農貿管理系統,通過“物聯網+互聯網”的模式,讓市場信息數據精準獲取。管理方可通過數據,準確掌握市場內的多方情況,做出合理的調控,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而監管者通過使用食安檢-智慧農貿管理系統,可以實現遠程監督管理,同時大力宣傳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增強生產經營戶的食品質量安全意識,落實生產經營戶主體責任,提高生產經營戶知法守法能力,把惠民利民工程落到實處。

農貿市場案例 | 智慧融入生活,源民肉菜市場開啟智能升級之路


農貿市場是一個城市文明建設的窗口,也是一個城市文化建設的標誌,它代表著一座城市最本真、最當下的面貌。整潔有序的農貿市場一面連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民生考量,一面直觀體現了市民的文明程度,更能反映政府部門精細化、科學化的治理水平。農貿市場的提升改造,改變了以往“髒亂差”的舊觀念,為廣大市民營造了一個安全、衛生、方便、舒適的購物環境,也為文明城市的建設描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