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错误的买房案例,可以让大武汉的刚需少走几多弯路

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买房路线,

却是有必要说道说道的真实案例,

可以让大武汉的刚需少走几多弯路!


小编的朋友B,三十已过四十未满,迄今为止已买了2套房,但是严格来说,B还是纯刚需,他在武汉还没有一套真正意义的住房。

有好事者可能会怼,有个房子住就好了,凭什么说不是真正的住房?

2013年,B在汉口北经营一家五金门店,由于生意不太理想,对未来充满迷茫,索性花了20万全款在老家天门入手了一套小三房。

不久之后,五金店最终还是关门了,B开始转战建材销售,积累了一定的客户后,他开始单干,不过汲取了上次的教训没敢再开店。

2015-2017年,眼看武汉房价加速上窜,B坐立不安,无奈资金不足,但是安家武汉的决心更坚定了。终于在2018年,B迫不及待了在光谷东同安里小区定了一套亲戚的还建房,面积100平,总价80万,并预付30万首期款,余下的50万分5年付清。

2019年末,B陪另一个亲戚去阳逻看房,亲戚当天订了一套大三房,单价大概8000一平。 B手上也有点闲钱,又动了买房的心思,由于实在偏远,最终还是放弃了。现在回想起来,B万分庆幸了。

如今入住同安里快2年,B终于看清楚了还建房的种种弊端,再次萌生了换房的想法,比如品质物业什么的,但是根本原因是不方便,B的业务覆盖比较广泛,时不时要跑武汉周边,光谷东偏安一隅,距离蔡甸、东西湖、汉口北都比较远;第二是还建房无法办证,也没法落户,未来孩子上学都是个问题。

从2013年到2020年,折腾了7年,买了2套房,B在武汉还是妥妥刚需一族。这一波操作的背后是武汉刚需走过的种种弯路和踩的各种坑,为了生活如此挣扎也是蛮心酸的。

回望B的买房路径,我们发现他踩了这几个坑:

1,买小县城的房子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发展,交通和城市配套的变化,武汉对环武汉都市圈人口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强。在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未来,越来越多的湖北省内人士考虑在武汉工作生活,人口的持续、稳定导入也将拉开武汉与小县城的房价差。工作在武汉,买小县城的房子将面临卖不出去,住不了的尴尬处境, 而你投入的资金甚至跑不赢银行定期。据B说,其在老家的房子涨不到30万,其中有大几万还是装修款,好心塞。

2,在武汉买还建房

买房,除了自住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分享城市发展红利,现实保值增值的目标。众所周知,相比商品房,还建房由于房屋本身质量,物业配套水平,以及无法办证(非国有土地拆迁的还建房无法办证)的诸多弊端,涨幅比同地段的商品房要差了一大截。没法办证呢,就意味着无法落户,子女入学也有很多限制。

虽说还建房的单价便宜,总价压力小,但是一般要求一次性付款,不能贷款,其实是十分不划算的。事实上,购买还建房也有很大的风险。比如相比一般商品房,还建房办理两证的难度更大、周期更长。买房者一旦买了没有两证的还建房,若后期出售或面临拆迁,购房人的利益可能得不到法律保障。

3,买郊区的房子

好地段抗跌,好户型宜居,对于重视交通便捷和配套完善的购房者来说,不用说都明白地段的重要性。不论房子是自住还是投资,用合适的价格买到好地段的房子就是赚到。

相对而言,在武汉买偏远郊区的房产,这也不算一个好的选择。首先,从投资的角度来说,郊区的房价大概率涨不过主城区。如果在主城区确实没有名额,在郊区买房抗通胀,也需要购买地铁沿线的房子,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接盘侠,毕竟武汉主城区外溢的刚需还是有不少,前提是地铁开通后,通勤时间不算太长,有工作在主城,住在郊区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