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之旅”井岡行

2003年11月,我有幸參加了為期一週的“紅色之旅”。踏訪井岡山的感受經過幾年歲月的“沉澱”,越發“濃烈、醇香”。今天,我願將踏訪井岡山的真切感受,與大家同分享。

1.神秘的井岡山

“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淨打光。幹稻草軟又黃,金絲被兒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鄉。” 伴著這首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的歌謠《紅米飯南瓜湯》,我們來到這片紅色的土地。順著導遊手指的方向,看到山路邊一座大石碑巍然聳立,上面鐫刻著革命元帥朱德題寫的“天下第一山”五個大字。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這幾乎家喻戶曉。而井岡山何以能夠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這使井岡山在我心裡多少有幾分神秘。我一直夢想著能有機會親歷井岡山,實地感受井岡山,多視角審視井岡山。今天,真的來到這裡,我立刻被朱德元帥稱作“天下第一山”的井岡山陡然增加了更多的敬畏。透過車窗望去,四周全是山,群山就好像在圍著我們的車轉。彷彿車在空中游,又彷彿雲在車邊飄。那連綿不斷的山巒,那層層密密的山林,給我的疑問又披上一層神秘的紗幕。我們的車時而爬坡、時而下谷,時而向左、時而向右,不知不覺中,彎彎曲曲的山路逐漸由一個個問好變成了大大的感嘆號:崇山峻嶺、險要地勢、深厚的群眾基礎,正是井岡山星星之火燃燒的重要條件。

“同志哥,請喝一杯茶,請喝一杯茶,井岡山的茶葉甜又香。當年領袖毛委員,帶領紅軍上井岡……”《請茶歌》在車內重又迴盪,彷彿把我們帶入那難忘的戰鬥歲月。

2.神奇的井岡山

井岡山坐落在湘贛邊界的羅霄山中段,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50公里。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南到東北走向,綿亙著數百座峰巒,具有雄、險、秀、幽、奇、特、美特色。有人這樣概括井岡山“兼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峨嵋之秀”。的確,這裡有美麗奇特的自然風光,瀑布成群、杜鵑成林、清山綠水、雲霞似錦。這裡地質地貌古特,氣象萬千。日出,四季景色不同;雲海,時時變換著奇妙;飛瀑,星羅棋佈,好似一顆顆閃耀的明珠鑲嵌在綠色山岡。這裡還是珍稀動植物寶庫,廣袤的山水間是它們生息繁衍的良好場所。據導遊介紹,井岡山有3800多種植物、1000多種動物,其中一二三級國家保護植物近50種、特有植物20多種,一二類國家保護珍稀動物30多種。聽著導遊的介紹,參觀的人群裡不時發出陣陣讚歎:井岡山原來還這麼神奇!

“五指峰!”“五指峰!”順著喊聲望去,一座高聳入雲的山脈映入我們的眼簾,她就是井岡山主峰——五指峰,因為起伏的山巒遠看好似人的五指而得名。一條纖細的飛瀑飛流直下,好像一絲飄帶飛舞。導遊告訴我們,五指峰因為成為1990年版最大面值一百元的背景圖案而得了個新的雅號——“財神山”、“最值錢的山”。

“紅色之旅”井岡行


3.神聖的井岡山

井岡山歷史悠久,但她的名氣遠播四海,更得益於她紅色的篇章。

1927年,毛澤東在秋收起義受挫後,在文家市召開會議,分析形勢,放棄攻打大城市的計劃,率領工農革命軍向農村進軍,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分部隊與毛澤東在寧岡會師革命武裝力量不斷壯大,這有力促進了根據地的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為全國革命根據地建設起了重要的示範作用,為中國革命開拓了一條嶄新的革命道路。井岡山道路,是中國式的革命道路。井岡山道路的理論,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結果。

這裡,革命的人文景觀比比皆是:著名的黃洋界哨口、八面山哨口、大井、小井紅軍醫院、王佐墓、毛澤東與朱德挑糧休息處、紅軍遊擊洞……。這裡,革命的故事處處皆有:綠林歸正、朱德的扁擔、黃洋界大捷、張子清師長“獻鹽”、毛澤東與賀子珍的相愛、朱毛會師……。一處處革命遺址、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給人以心靈的震撼,給人以靈魂的淨化、精神的洗禮。

井岡山是一座革命大熔爐。這裡,革命的英雄業績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紅”與“綠”相得益彰。井岡山養育了中國革命事業,井岡山革命鑄就了中國將帥群體——從這裡走出了五名元帥、三名大將、十五名上將、二十一名中將、十二名少將。井岡山哺育了中國革命勝利,井岡山凝結了中國革命精神——井岡山精神,那就是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文韜武略的英雄氣概、血肉相連的黨群關係、團結奮鬥的高尚風格、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井岡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井岡山為我們世世代代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井岡山神秘、神奇、神聖。井岡山,革命加風光,相互輝映,也給今天的井岡山新發展、大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憑窗南眺,情思綿綿,何時能重遊井岡?

(刊於《唐山廣播電視報》2007年7月30日E1版,編輯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