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在中國海軍的戰鬥序列裡呢除了水面作戰艦艇,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海軍潛艇部隊,還有一支部隊,往往容易被人忽視,但它的作戰能力,卻不可輕視,這就是岸艦導彈部隊,從二十世紀的五十年代起,專門用於攻擊艦艇的反艦導彈,不斷地在實戰中顯示威力,相應的反艦導彈部隊便成為了引人注目的海戰門神。

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1)使用反艦導彈從陸地發射攻擊水面艦艇,哪個國家開始使用的?在實戰之中有沒有取得什麼戰果呢?

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圖上為英軍中彈的希菲爾德號,不過它是被空艦飛魚導彈擊中的)

從岸上發射,攻擊艦船的導彈我們稱之為:岸艦導彈。大約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前蘇聯開始研製的,此後在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中國,法國,意大利,瑞典和挪威這些國家先後研製生產岸艦導彈。岸艦導彈曾經在實戰中也取得一些輝煌的戰果,比如馬島之戰,也就是1982年6月12日阿根廷部隊在臨時陣地上發射了飛魚MM38反艦導彈,一舉重創英國的格拉姆根號驅逐艦。

(2)我們解放軍的岸艦導彈部隊是什麼時候開始組建的?有沒有參加過實戰呢?

我們解放軍的岸艦導彈部隊,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我們研製成功岸艦導彈就開始組建了。建國以來雖然我們國家的周邊安全形勢一直很複雜,但是我們中國從此也就結束了受列強侵略的歷史,所以我們強大的岸艦導彈部隊到現在,一直還沒有機會真正的實戰一下。

(3)根據已經公開的資料,目前解放軍裝備了哪些主要的岸艦導彈?岸艦導彈,是否只是艦艇所裝備的反艦導彈的一個陸地發射版?

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圖上就是542岸艦導彈,你也可以理解它就是沒有人駕駛的小號米格15自殺式無人機)

我軍岸艦導彈部隊裝備的導彈種類還是比較多的,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岸艦導彈經歷了三代的發展。在1958年簽訂的“二·四協定”中規定,蘇聯向中國提供三種導彈的製造技術,包括542岸艦導彈、544艦艦導彈和1060潛地導彈。其中的542導彈,是在米格-15戰鬥機的基礎上改裝而來的。542型導彈彈重2.7噸,彈長7.9米,彈徑1.2米,翼展4.2米,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傢伙。氣動佈局與米格-15戰鬥機基本相同,進氣口上端裝有圓錐狀整流罩,內有制導用雷達,兩側短翼可以摺疊,戰鬥部位於彈體首部,彈體中部為燃料艙,發動機位於彈體中後部。該彈採用爆破式戰鬥部,542型導彈採用機頭進氣,安裝一臺RD500K彈用渦輪噴氣發動機,這臺發動機自重670公斤,最大推力1500公斤,能夠連續工作5分鐘,導彈最大速度0.9馬赫。在射程上,岸艦型最大有效射程約100公里;空艦型由於從高空投放發射,在加上發動機無動力段飛行,最大射程可達150公里。

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圖上為空艦型542)

542型導彈有一個威力大得嚇人的戰鬥部,這個聚能破甲戰鬥部重達800公斤,單發如命中數千噸的巡洋艦或驅逐艦,可將其炸為兩截;如果命中一萬噸以上艦船的重型戰艦,包括當時的航空母艦,也會立即使其喪失戰鬥力。該款導彈引進國內後我們就仿製出了上游一號。

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圖上為海鷹1號)

1968年我們開始在上游一號導彈基礎上升級,裝備了HY-1型也就是海鷹1號岸艦導彈,它主要用於摧毀排水量三千噸的艦船。1980年我們開始裝備海鷹2岸艦導彈,隨後我們又研製出了改進型號海鷹2A,海鷹2B,海鷹2C,與原型導彈相比,改進型號完善了導彈的自動制導結構。比如海鷹2a安裝紅外導引頭,為海鷹2B和2C安裝了單脈衝雷達導引頭。

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第二代岸艦導彈大概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開始裝備的,繼續完善岸艦導彈的性能和提高機動性,1983年開始海鷹4岸艦導彈大面積裝備部隊。海鷹-4反艦導彈是第一種使用小型渦噴發動機的中國產巡航導彈,可以認為就是在“海鷹-2”反艦導彈的基礎上進一步放大彈體並且採用小型渦噴發動機替代了原有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從而使射程和低空性能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這款反艦導彈體積過大,只是少量裝備岸艦導彈部隊,不過這種在火箭發動機飛航式反艦導彈基礎上換裝小型渦噴發動機的思路則一直延續下來,催生出C-802、鷹擊-83、鷹擊-62等國產飛航式導彈。

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第三代岸基反艦導彈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研製和裝備部隊。分別是C-101超音速反艦導彈主要用於摧毀在接近海岸線、海峽水域以及航道狹窄水域的大、中型排水量的水面艦只。

HY-3超音速反艦導彈(出口型號為C-301)主要用於摧毀距海岸線較遠的大、中型排水量的水面艦只。

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與C-101反艦導彈不同的是,HY-3超音速反艦導彈將發射重量增加到3.4噸,同時,加了戰鬥部的重量。

這兩款反艦都為“鴨”式氣動佈局,在彈體的頭部裝有2個“鴨”式方向舵,以便控制導彈的俯仰,在彈體的尾部裝有兩葉彈翼和一葉帶有副翼的垂直安定面,以便控制導彈的傾斜和航向。動力裝置包括兩臺分別安裝在彈體兩側特殊吊艙的巡航衝壓式空氣噴氣發動機、兩臺帶有水平安定面的固體燃料助推器,並與彈體尾部連接。由於採用了與大推力發射助推器相結合的衝壓式空氣噴氣發動機,飛行速度達到2馬赫。這一代導彈突出超音速飛行,增強導彈抗干擾能力。主要打擊敵方大中型艦船。

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研製出鷹擊-62導彈,鷹擊-62反艦導彈,被西方國家稱為“東方戰斧”,或“紅色戰斧”,它的出口型為C-602。採用常規巡航導彈佈局,彈體中部的彈翼可在發射後展開,發動機進氣口位於十字尾翼的稍前方。該導彈採用了慣性導航系統,並通過北斗導航系統進行修正,在飛行末段,使用主動雷達導引頭。

為了突防,它的正常巡航高度30米,在飛行末段,飛行高度降低到5-6米,基本貼近浪尖。主動雷達導引頭收索範圍可達40千米。鷹擊-62彈頭採用穿甲爆破彈,引信為遲延接觸電子式,擁有三段保險系統,發射條件為6級海情,風速不得超過20米/秒。

它採用300公斤半穿甲爆破戰鬥部,中段慣性制導和中繼修正,“鷹擊62”是遠程反艦導彈,射程超過了300公里,一發能重創一艘5000噸級導彈驅逐艦/護衛艦。

中國海軍全面換裝後,目前使用的是體積更小、可靠性更高和性能更先進的微型渦輪風扇發動機,也就是今天的鷹擊-62A,據媒體說,它射程超過450公里,可變軌飛行。

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而最新型的就是去年國慶閱兵亮相的:鷹擊-12B岸艦導彈,它可以打擊大中型水面艦艇,對海突擊威力大,反應迅速、射程遠,是沿海防禦體系的堅實盾牌。由此觀之,先進的新一代鷹擊-12B岸艦導彈將是我近海防禦作戰的全新一款“超級殺手”。

岸艦導彈和艦船搭載的反艦導彈確實師出同門,比如海鷹3就是C301反艦導彈,當然也有不同,那就是岸艦導彈戰鬥部更大,而且可以機動發射。

(4)外媒報道我們的岸艦導彈發射陣地大多還是在山洞裡,這是不是太落後了呢?

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以現在眼光來看,反艦導彈在山洞裡待著確實落後了,因為過去我們的岸艦導彈部隊,是固定駐紮在海島或者海防要道,有固定的發射陣地,也就是山洞裡的發射陣地,這其實就是靜態防禦狀態,缺乏機動靈活,在以前偵查能力較弱的情況下,不容易被發現,問題也不大。但是在信息化條件下,戰場基本是透明的,如果還堅持這樣的防禦設想,在未來的戰爭中肯定要吃大虧的。令人可喜的是雖然山洞裡反艦導彈陣地依然在,但是我們大多數裝備的都是新型的,機動式的反艦導彈部隊,機動能力和抗打擊能力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我們的作戰思想也由過去的靜態防禦,轉變為了現在的動態防禦。

(5)有了這些岸艦導彈部隊的存在,我們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未來解放軍的岸艦導彈部隊會不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呢?

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有這樣的觀念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是一個濱海的大國,當然由於多年來我們科技和國防實力相對落後,我們長期以近海防禦為指導,所以我們建設了大量的岸艦導彈部隊。但是在今天,隨著我們的戰略利益不斷拓展,中國海軍也在逐步走向遠洋,海上防禦的任務更多的是靠我們的水面艦艇和海軍航空兵來承擔。岸艦導彈部隊作為我國海防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我們海軍艦隊,海軍航空兵的必要補充。當然現在的任務性質也發生了變化,由過去的要地防禦轉變為近海機動防禦,也就是要擺脫過去這種靜態防禦這種陳舊作戰模式,要根據海上的敵情變化,隨時調整的部署,與友軍開展聯合打擊行動,這樣才能擔起保衛祖國海疆的重任,適應信息化時代軍事變革的挑戰。

一支不容被忽視的海軍部隊,我國的岸艦導彈部隊實力如何?

結束語:我國是瀕海大國,海岸線北起鴨綠江口,南至北侖河口,綿延1.8萬餘公里;東部瀕臨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陸緣海域和內水海域渤海,大小的島嶼星羅棋佈,東部有我們的經濟中心區域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鞏固海防就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海上機動作戰力量,其中就必須擁有一定數量規模和性能優異的岸基對海防禦作戰力量,岸艦導彈應運而生,使命光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