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道德經》,佛學也許不是今天這樣了

大家一定看過《西遊記》,所以大家或多或少知道唐玄奘的故事,講的就是一個叫玄奘的和尚去印度取經的故事,一路經歷磨難,最後終於取到真經帶回中國。

故事很勵志,所以中國人很喜歡他,但是從未有人認真思考玄奘取經回國後,他的印度佛學是不是在我國生根發芽。

如果沒有《道德經》,佛學也許不是今天這樣了

唐玄奘塑像

佛教的最初,就這麼被“老子”化了

佛教的傳入至今仍是個謎,歷史學家對此爭論不休,傳統的說法是東漢明帝(公元58年到75年在位)時,但是也有證據說明帝以前在中國就有佛教了。反正,至今為止沒人能說得清。

從我國文獻資料看,在公元1、2世紀佛教被人認為是具有神秘法術的宗教,當時人們認為,佛教跟當時的陰陽家和後來的道教的神秘法術沒有什麼不同。甚至有人認為佛就是老子的弟子。為什麼當時的人會這麼認為呢?

這個說法是受到《史記.老子列傳》的啟發而來,這本書裡面有提到,老子晚年出關時有說過這麼一句話“莫知其所終”。那意思是,沒有人知道他的開始,也沒有人知道他的終結。這句話包含著佛教的中心韻味,“有”、“無”、“有為”、“無為”,甚至還有人借題發揮硬是生造了一個故事,說老子去了西方,到達了印度,教了佛和其他印度人,而且還有具體的數字,共教了29個弟子。

這種民間傳說是什麼意思呢?那意思就是,佛教就是老子在海外版的《道德經》。

雖說這是民間傳言,但是這種傳言也並非無中生有,只是在基礎的氛圍上人民加以“創作”而已。其實在公元3、4世紀,已經有很多《佛經》被翻譯到中國,雖然那時候的人們對佛經也有些更高的理解,但是就是擺脫不了道家的影響。

到了5世紀,印度還來了不少佛學大師,其中包括鳩摩羅什在內,但是說來很奇怪,也許是當時道家的氛圍實在太強烈,鳩摩羅什在解析佛教的時候,竟然也跟著民間實用道家術語來解析佛教,比如就習慣用“有”、“無”、“有為”、“無為”等術語來表達佛學的觀念。

可以這麼說,佛學在中國的一開始就變味了,這個味道越來越“道家”化。

如果沒有《道德經》,佛學也許不是今天這樣了

陰陽八卦圖

唐僧的努力,也沒法讓佛教去“老子”化

當然,佛教在中國被“道家”化後,也有不少人是看在眼裡的,比如唐代玄奘大師(也就是唐僧)就有很多想法,而且發出了努力,排除萬難親自去印度取真經,希望在中國的佛學能夠得到很純正的傳播。

然而,並沒啥用。

唐僧取經回來後,中國的確出現了新的佛學,分為“中國的佛學”和“在中國的佛學”兩種。這怎麼理解呢?也就是說,到了唐朝,中國出現了兩種佛學概念,一種是融合了中國道家思想的佛學概念,這種佛學叫做中國的佛學,而另外一種是純正的外國的佛學,但是它在中國,所以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在中國的佛學。在中國的佛學基本以玄奘的相宗派為主,它的影響僅限於少數人和短暫的時期,並沒有進入廣大知識界的思想中,所以,在中國的佛學精神發展裡頭,並沒有多大的作用。

讀到這裡,大家能明白了,唐僧的 形象如此大,但他的努力卻沒有多大效果,反而他的精神被當做了“勵志故事”來被人膜拜,僅此而已。

相宗派是這樣的:印度有彌勒出世,說瑜伽師地論。當時瑜伽宗風遂披靡印度全國。唐代玄奘入印,師事護法之門人戒賢,具稟本宗之奧秘。返唐後,翻傳本宗經論,弘宣法相唯識之玄旨。

但是,相宗派的命運並不是很好,玄奘西遊歸來,傳弘其說。無奈中國人的思想中,一性一乘,投其所好,根深蒂固,已莫能挽。玄奘所傳,終被貶為權教而已。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佛學,並沒有多少跟瑜伽有聯繫,更沒有佛教人士教你用瑜伽冥想的方式去參悟法門。

如果沒有《道德經》,佛學也許不是今天這樣了

為何,我國的佛學自成一派

早期的佛學雖然是從外國流傳進來,但是那畢竟是外國的,當時的中國哲學思想已經很成熟,其中包括道家思想、儒學思想,已經成為我國主流哲學思想,所以一個新的宗教思想進入本土,必然遭到“融合”,所以早期的佛學很自然的融入了道家的思想。

《道德經》上面的思想 基本都在佛學中融會貫通起來一起運用,“無為”、“有為”、“有”、“無”,“空”這些思想直接運用到了佛學,如果我們看過《逍遙遊》我們就知道,裡面講究的觀念是:只有忘卻物我的界限,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無所依憑而遊於無窮,才是真正的“逍遙遊”。

《逍遙遊》是戰國時期的莊子,也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創立了哲學學派莊學,與老子並稱為“老莊”。從戰國時期到佛學的引進,中國的道家思想已經在中國深耕500多年,所以一個新進入的宗教思想又怎能與根深蒂固的道家思想相抗衡!

所以,佛學如果能在中國生存,只能融入中國當時的哲學思想觀,然後演變成“中國的佛學”,原原本本的照搬印度佛學,註定是無法落地生根的,唐玄奘的失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如果沒有《道德經》,佛學也許不是今天這樣了

我總結一下,回到最初的標題,唐僧的成功可以一分為二,他的成功在於精神上,他的行動證明了一泓不屈不撓的精神,最終取得了真經。但是他的失敗也是顯而易見的,他取回來的真經並不能在中國大地落地生根,相反當時根深蒂固的道家思想,成功地影響了佛學,使之成為有中國特色的佛學,我們把它稱之為中國的佛學。

最後,歡迎大家點贊、關注、轉發,本號將長期紮根文藝圈,並定時為大家打小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