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逐字稿系列 | 精神分析讀水滸——看透能人性格,駕馭團隊衝突(下)

主持人:

我們的主題是“瞭解能人的性格,駕馭團隊”,這個主題其實是很精彩的。其實日常心理學的培訓裡面,我發現一個現象,總是有很多別的行業的HR,或者企業領導、高管,這些人會跑來聽我們心理學的課,其實他們學這個就是為了學會去了解企業裡員工的性格,做更好的團隊管理。

所以剩下的時間我們請張老師繼續給我們講講這個部分。

朱建軍教授:

大會逐字稿系列 | 精神分析讀水滸——看透能人性格,駕馭團隊衝突(下)

比如衝突管理裡什麼人好管?什麼人難管?給大家多一些視角的延展。

我們可能都覺得老實人好管,比如林沖這樣的好管。天下最難管的就是強盜,強盜要麼就是像李逵那樣心理發展不成熟的難管,要麼就是心理發展就算成熟,但不是一般人,不是守規矩的人,這樣的人也難管。

能把這些人之間的衝突管好,這就真的太牛了,所以我小的時候覺得宋江憑什麼在梁山當首領?

宋江實在太差了,早就該換人了,我小時候就是這麼想的,但現在重新再來看,發現宋江的本事太大了,他能夠管理一堆強盜,管好一堆這麼難管的人。

張天布主任:

大會逐字稿系列 | 精神分析讀水滸——看透能人性格,駕馭團隊衝突(下)

這恰恰就是奧妙所在。

梁山好漢們本來就是聚在一起想著把日子過得更好,把事業最後引導得更好。按說要走向這個目標,宋江是最不合格的首領,他帶來的最讓人感到窩囊的結局。但是換個角度想一想,為什麼這麼多的好漢聚在一起呼嘯山林、打家劫舍,為什麼大家接受這麼多的豪強在一起,就偏偏公推宋江為首?

是的,宋江是被大家公推的首領,並不是他自己搶來的,而且是大家三番五次地請宋江做首領。宋讓林沖做首領,林沖不敢做,讓盧俊義做首領他也不做,最後大家都跟宋江說,“哥哥,你再這樣推三阻四,我們就不高興了。”

說明梁山好漢的各位都服他,因為團隊本身也有一個內在的秩序,大家其實是在潛意識裡都在想,有什麼樣的力量在這個團隊中可以起到一個非常好的維繫作用。

選來選去,發現大家都是一個個很有能力、很有個性的人,都是誰都不服的人,得需要一個最有粘性的人,最黏糊的、和稀泥的人,最後自然就是宋江。

我剛才一說選李逵,大家全都笑了,為什麼?因為如果是李逵當了領導,他連他自己的情緒都顧不住,自然是顧不了大家的。

所以團隊最後產生宋江這樣的人做首領也是個必然,具有妥協性。而且這個團隊內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個太過任性、衝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就得要讓它有個秩序,這個秩序自然就產生了宋江這麼一個有粘性的人,他是個黏黏糊糊的人,這是第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既然宋江做了領導,就要考慮其他人的位置怎麼擺。其實就跟我們日常工作中怎麼用人是一樣的,什麼樣的人放在哪裡合適,比如剛才像朱老師說的,儘管像林沖這樣的人非常有能耐,但是他太聽話、太老實,他不惹是生非,這樣的人就是需要做某件事情時交給他是很放心的。

但是除了林沖這樣的人,還有誰最讓人放心?仔細想一想這裡誰最讓人放心?

還是像魯智深、燕青這樣的人是最讓人放心的,他們比較成熟,做事比較周全,而李逵這樣的人適合幹什麼呢?

李逵這樣的人有一個特點,他在愛憎分明的同時,因為在前俄狄浦斯期,他也有一個強烈的依賴需要,所以我們看到李逵跟宋江的關係,他們就像是母嬰關係。

李逵對宋江就像是遇到了媽媽一般服從,只要哥哥說的一概服從,絕不可能有二心。所以這就是李逵偏執、分裂的需要,如果你是個純好人,我就全部都融入在你這裡,別人就都是敵人,是敵人就打他沒商量,也不跟他們多廢話,我也不想動腦子,只要大哥說行就行,自己幹就完了,這是李逵的特點。

梁山最後的結局裡,當宋江去飲那杯毒酒的時候,他把李逵也叫來了,他跟李逵說,“弟兄們現在都各自有了著落了,我走了以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所以怎麼辦呢?兄弟,要不咱倆一塊走?”

這就像是宋江向一個嬰兒般的孩子說,“當我去跳樓的時候,你還沒人管怎麼辦,我抱著你一塊跳樓算了。”而李逵的態度是“哥哥讓喝我便喝”,這就是他們的關係模式。

在團隊裡經常會出現這樣的關係模式,領導身邊往往有幾個“二桿子”,和領導關係很鐵,對領導很忠誠,他眼裡也看不見別人。別人看到他也不服氣,覺得就是愛衝動惹事的人,領導還偏喜歡他,其他人都不知道是為什麼。

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他們之間形成了一種非常密切的依戀關係,他們彼此是互相需要的。

比如像武松這樣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傲氣,必須要什麼事都得尊重他,得要體諒他的需要,武松這樣的人本事很大,但是臉皮特別薄,他最受不了的就是別人看不起他。

假如遇到這樣的下屬,該怎麼辦呢?是不是常常要多表揚、多鼓勵、多肯定,這樣他就會對你服服貼帖的,你給他把面子上給足了就好。

比如武松在柴進那裡,雖然柴進好吃好喝地養著他,但是沒有尊重他的自尊心,所以反而武松跟柴進的關係並不怎麼樣。後來武松就走了,他到江州醉打蔣門神,是因為施恩對他的尊重,處處對他高看一眼,結果他就替別人出頭去打人,這就是武松這樣的人的特點。

《水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剛才朱老師提到的,這裡沒有女人,在《水滸》這部著作裡,其實是有女人的。梁山108個好漢,其實是105個漢子,還有3個娘們,可是人們不自覺地就會把這三個女性忽略了,把她們都歸到好漢裡去,她們是女漢子。

比如“母夜叉”、“一丈青”聽聽這名字,哪有點嫵媚的女人氣,聽著就很可怕,其他的就是潘金蓮、潘巧雲這一類的女人,漢子們的心裡獨白是:“你要是跟我們在一塊待著,就別讓我們犯錯誤,別讓我們心裡亂動,你就別有女人味,這樣大家就安生了,這樣大家跟你一塊出差,不會犯錯誤,咱們一塊打仗,我不會看見你就分神。”

當然也有分神的,比如潘金蓮、潘巧雲、閻婆惜等,這些都是漂亮的女人,有嫵媚勁兒的人。

這些好漢不敢往嫵媚女人身邊繞,唯恐招惹是非,那怎麼辦呢?就給她們起個稱號,稱她們為“姦夫淫婦”,所以我們就會看到整個的劇情裡,這個團隊裡容不得異性魅力。

這說明性感的主題無法讓人安靜,容易把人撩撥地安靜不下來,也說明在這些男人的心理功能上尚未處理好俄狄浦斯情結。其實《水滸》是整體上都沒處理好俄狄浦斯情結,如果處理好了以後,這些好漢都會很平靜、深情地跟異性相處,是能整合的,不用把一幫女性搞的跟漢子一樣,而太嫵媚的女性又都全是姦夫淫婦這樣兩個極端。

所以我們說在俄狄浦斯期,有一個性心理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使我們對於異性的感受及需要不是以赤裸裸的、恐懼的方式出現,而是以深情款款、溫暖幸福的方式出現。

能體會到跟異性相處中的溫暖、幸福和美妙,而不是像豬看見白菜一樣立刻就想拱,那是很粗糙的,是低功能的,還沒有到比較完整的俄狄浦斯狀態。

朱建軍教授:

《水滸》裡有兩個心理發展特別成熟的角色的例子,就是剛才提到的魯智深和燕青,其實在書裡面也描述了這兩個人跟女人的關係,魯智深雖然沒有跟女人有什麼親密關係,因為他比較倒黴,但是他也救過好幾個女人。

燕青是屬於很善於跟女人打交道的,而且他跟女人在一起不會犯錯誤。

魯智深和燕青這樣的性格,應該都是心理成長到了某個程度之後,才可以建立起來的跟女人打交道的良好關係,這是一種能力,是心理發展的能力到了成熟的高度。

張天布主任:

所以我們說一個人要想過好日子,談好戀愛,其實心理功能是很重要的。你會發現有些人老是重複的在破壞親密關係,其實意味著這個人的俄狄浦斯情結沒有處理好,當這個人的俄狄浦斯期的關係處理好了以後,他的親密關係自然就會穩定下來。

主持人:

其實歸根結底是人自己的心理發展成熟度的問題,如果一直重複這個問題,可能就像精神分析裡總是講到的強迫性重複一樣,總在圈裡繞不出來,換多少個伴侶都是一樣的狀態,換多少對象都是沒有用的,需要回歸到自己內心來看自己。

剛剛講的團隊管理、人物管理,我有種不一樣的感覺,如果我的性格被我的老闆看得很透,那個感覺好像不是很好。

張天布主任:

管理不是控制,管理不是貓逮老鼠,不是一隻貓管一群老鼠的關係,而是一個人際相處的關係。

雖然從角色上講,一個人可能是處在支配者的地位,但並不意味著這個人就會處處壓制別人、處處侵犯別人和控制別人,這是兩碼事。

所以即便一個人是下級,依然可以非常坦蕩自如地跟上級輕鬆地相處,如果領導可以看得透自己,也意味著他可以理解自己。如果這個領導是一個比較成熟的人,可能就會更好地選擇使下級覺得舒服的方式與之相處。

同樣,如果下級的心理發展是成熟的,儘管對方是個領導的角色,他也可以看得透領導的一些性格,也可以選擇一個跟領導比較恰當、舒服相處的方式。

朱建軍教授: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有些人他看透了別人,他就會用能看透別人這種方式來控制別人,來壓制別人,這樣一個能看透別人的人就會讓我們覺得很可怕;但是有的人他能看透別人,而他把這種對別人的看透當做一種理解,作為一種工具和手段來指導自己怎麼更好地調節與別人的關係,既能完成工作任務,又能讓團隊走得更好,這種人別人並不害怕。

為什麼有的人看透別人,總想著控制別人,就像好多現實生活中的人也是,希望能看透別人,然後就可以把別人玩弄於股掌之上,其實這樣的人還是個心理發展不成熟的人,他需要把別人控制住。

這樣的人不能坦蕩、輕鬆、舉重若輕地處理與他人的人際關係,還需要費勁地控制別人,這恰恰說明這個人的心理發展不成熟。

其實心理發展成熟的人無論是當上級還是當下級,都會把與別人的關係相處得更好。比如《水滸》中的燕青是個下級,以前他的老闆是盧俊義,盧俊義其實是不太會管理的,但是燕青仍舊能夠做到他的最好。

說到底,一個心理發展成熟的人越懂別人,就越能夠讓自己和別人都更舒服,不管他處於團隊的哪一個位置,都能夠做的還不錯,把這個團隊整合的還不錯,他具有這種整合的能力。

還是回到宋江這個人,宋江有其它的一些缺點,有些地方我也是很反感的。比如他把秦明轉到梁山的時候所用的手段太殘忍了,但是我覺得其實他就是那樣的人,並沒有特別強的用生硬的控制去管理別人。

另外的一部小說中有個人物,就是金庸小說裡的丁春秋,丁春秋對下級是嚴厲控制的,他要讓所有人在他面前一個“不”字都不敢說,他非常強力地壓制手下所有的人。

其實宋江手下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是被宋江壓制的,而是自己願意聽宋江的話,這可能也是宋江的性格里成熟的地方。雖然他有點拖泥帶水,但是從整體來講,宋江還是一個比較寬厚的人,胸懷是比較寬廣的。

所以有些時候大家看經典,和經過心理分析再看是不一樣的視角。

大會逐字稿系列 | 精神分析讀水滸——看透能人性格,駕馭團隊衝突(下)

主持人:

我開場就講到心理分析學家去看人就像看x光片,看得很透徹、很明白,當然不同角度的心理學家看到的可能也不同。

張天佈教授:

如果大家有想了解更多的願望的話,我今天帶了這一本馬上就要出版發行的書,《衝突背後的衝突-解讀我們內心的俄狄浦斯三角》,這本書剛印出來,也是為這次會議專門特製的。

大會逐字稿系列 | 精神分析讀水滸——看透能人性格,駕馭團隊衝突(下)

這本書就是在講衝突背後的衝突,其實書裡核心講的是我們內心的俄狄浦斯三角關係,朱老師在這本書的出版過程中給了我很多的鼓勵和支持,他也為這本書寫了序。

這本書實際上就是我自己在將近20年的臨床研究以及教學中間總結出來的很多積累,這些積累有從臨床角度出發的,有從生活角度出發的,有從文化角度出發的,以及從藝術角度出發的,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來進行闡述。

朱建軍教授:

我覺得今天給大家看看這本書還是蠻有意思的,因為我們今天在這兒講這個主題,大家聽了覺得好像張老師講的很好,但是不過癮,而且有些東西可能也未必一下子就能理解的那麼透,畢竟張老師講的很快,還有一些理論的東西可能大家並不熟悉。

我們想說的是,希望自己也像張老師這樣有這樣的慧眼,這不是聽一次就可以做到的,可能需要更細地去了解背後的邏輯,看書的話就可以看得更細。

我自己覺得看書這件事是性價比特別高的一件事,這本書售價68元,有人可能覺得太貴了,其實你想想68元吃一頓飯也就只能點一個好點的菜。

但是這本書裡的內容就是一個專家把他幾十年的經驗放在裡面,濃縮了專家20年的探討。

其實書是天下最便宜的東西,因為花了很少的一點錢,回去就可以看別人花了很長時間積累出來的經驗。

有人說自己不看書,可以直接在網上看,張老師有時候在網上也有分享,看一看就好了,但是網上的碎片化知識是不會真正入心的,得看書的時候才能特別細地去看。

比如我小時候第一次看《水滸》時花的時間特別短,一天多就看完了,因為當時是禁書,我特別小的時候大人是不讓看的,讓看的是經過評論的《水滸》,我覺得很沒意思,我要看原版《水滸》。

所以有個朋友借給我的時候說,“你必須一天之內看完,給我還回來。”然後我就一天沒睡覺才看完,當時覺得挺好,但是好多這種細的內容,像張老師今天講的這些,當時根本就不可能注意到這麼多細節,然後要再回去看書,就又會發現好多問題。

主持人:

我特別同意朱老師的說法,其實買書是性價比最高的一個方式,我自己是職業諮詢師,其實我遇到很多的來訪者,不管是成年人,還是青少年,其實他們的困惑中佔很高比例的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我們今天這個主題其實就是在講通過透視人物的性格,更好地處理好自己所處的團隊中的人際關係,包括社會關係,確實今天時間是不夠的,我已經儘量讓張老師多講一些,包括朱老師也有很好的見解,但還是有很不過癮的感覺。

剛好今天張老師帶來了新的作品,大家在大會之後可以關注一下購買的渠道,可以回去空下來好好地看看這本書。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有心理的地方,其實就有心理學,我們都需要學一點心理學的知識,因為這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今天的直播就到這裡,再次感謝兩位嘉賓老師,謝謝。

老師的高度決定你的視野,想讓學界一線大咖帶你學完熱門心理流派,走上正確的心理學道路嗎?掃碼進入大會社群,永久浸泡學習;各流派專家不定時空降,幫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眼界高人一等,技術勝人一籌!

大會逐字稿系列 | 精神分析讀水滸——看透能人性格,駕馭團隊衝突(下)

本文經過音頻整理而成,未經嘉賓審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