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视觉|农村小伙的农忙往事回忆:农民受苦,也好欺负

自家视觉|农村小伙的农忙往事回忆:农民受苦,也好欺负

前不久,我在自己的头条号发布了一条微内容,大致是说近五年来因为外地人收割出现在家乡小镇,给种田的庄稼人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我在内容中说,一经对比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已经无比美好啦。

可能很多人都体会过农村人农忙的艰难辛酸,也有很多人没有体会过甚至见过这种艰难困苦的情景。就像我读大学了,某次课上旁边一位同学,他家在深圳,问到一个质疑工人、农民“何不食肉糜”之类的问题,我直接回他一句:你懂个屁!

自家视觉|农村小伙的农忙往事回忆:农民受苦,也好欺负

以我个人所经历与所见为例,说出来你大概就会体会到其中辛酸。也就知道我为什么直接地回怼我那位同学。

我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到田边去。她很多次跟我说种田时候的凄凉事,那时我才3-4岁。年幼的我还搬不动锄头,只是在坐在田边看母亲劳作,困了直接原地睡觉,乡间田野无论白天晚上,蚊虫是常伴之物。

后来母亲对我说,她从田里上岸后看到我睡着仍旧搔痒的样子,着实凄凉。

后来读书了,懂事了,仍旧和母亲、妹妹一起去田里劳作,那时父亲在外做建筑工,抽不出来空回家帮忙。

令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农忙,是在我读初二那年,那时我还不到15岁。我刚学会了摩托车不久,农忙的时候运稻谷回家的任务就落在了我身上。此前,稻谷装包后,常常是母亲挑回家。

也是那几年,家里耕种水稻面积达到了3亩多,零零散散分散在许多个角落。因为分散的原因,收割变得更加麻烦,打谷机四四方方,挑来挑去硌的肩膀发痛。

自家视觉|农村小伙的农忙往事回忆:农民受苦,也好欺负

这还不是最要紧的,运谷子回家才让人提心吊胆。那时候,路还没有修,路小的只有一米来宽,荒草丛生,能走只剩下半米。一边是田,一边是河,每骑行一段,我都要紧张到屏住呼吸。

稻田到家的路上有两条桥,一条木桥,一条石桥。这本来没有什么可说的,但你要知道木桥上的木板钉子脱落,木板松动而且长满青苔,我的家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青苔在木板上滋生,木桥变得十分滑。

有一次突然下大雨,我运谷子回家,结果在雨中摔倒,就在木板桥上。母亲和妹妹在远处看到,赶来扶车。我已经先起来了,好在只是擦破了点皮,因为开的是父亲就在家里的那两豪江摩托,重达200多斤以至于我扶不起来。

我在雨中站立,全身湿透,母亲赶来帮我扶车,后来谷子被我放到路边,简单拿禾草盖了一下,我就骑车回了家。后来我在家中卫生间换完干衣服,忽然觉得无限辛酸,有种特别想哭的冲动。

石桥也不让人省心,它只有一米来宽,过了桥就是一个大角度的转弯。每次运着稻谷过桥,前轮或者后轮差不多都是沿着石桥边缘过去的。我一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摔倒,而往下近2米才到水面。

兴许是我运气好,悲剧没有发生。如今往坏了想,当时如果悲剧真的发生,我的人生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或许不再四肢健全,不再行走自如,不再思维清晰,不再……

我现在仍然记得,那时在田间地头我倾尽全力把一包上百斤的谷子搬上车的情景,我还不满15岁,是个形容瘦小的中学生。

你以为水稻收割完就完事了吗?并非如此,这段“长征路”才走了三分之一,谷子运回家中还得摊开曝晒去水分,才能收入谷仓备用或者被卖。

少年又说到,我的家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在夏天你永远不知道一场雨是如何倾盆地下起来的。农民们常常家里晒着谷子,然后出去劳作。

乌云翻滚起来就像黄河决堤,很难有补救的余地。出去劳作的人被雨淋了不说,家里的谷子也泡在了水里。当汗水掺进了雨水,一个惨字怎么形容得了呢?

夏天下雨前是极为酷热的一段时间,有时天气也跟人开玩笑,明明前一会儿乌云满天,风雨将至,等到谷子收完,却又风平浪静,日现云开了。仔细想想,你就会知道那种拼了命抢收,收完发现雨不下来的被戏耍的滋味。

所以常常一个农忙忙完,我就如同刑满释放般解脱。不单是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身边的、全国各地的农民的孩子也一样。农民的孩子早当家,这句绝不是废话。

我说的只是无数个故事里的几个剪影,还有许许多多的难以言说的往事,我不说,并不代表没有。我这一家的剪影,也一定是无数个农民家庭的剪影,或许还更甚。我有两个叔叔,那几年一个家里耕种十几亩田,一个耕种五六亩。是不是难以想象呢?

种田多,那么收益就多吗?算一笔经济账就会发现这话也不正确。就我家来说那几年种田3亩这样子,一季能收获3200斤谷子,按那几年的谷价能卖4000元左右,除去种子、农药、肥料,不算人工,大约利润在3300-3500之间,从种植到收获几个月攒这几千块,实在不算多。

我前面说,这个世界已经无比美好啦,那么真是无比美好了么?也不是,如今来了外地人的收割机,受苦的仍旧是农民。因为收割的价钱是收割机主定的,他说这片田这个价,那片田那个价,这个田怎么割,那个田怎么收,朴素的农民难以反驳。

自家视觉|农村小伙的农忙往事回忆:农民受苦,也好欺负

就像今年,收割机主开着收割机上了岸,有一位老汉家的两三亩水稻还没有收割,为了请机主下田,愣是原来10元收割50公斤水稻的价位抬到了20多元。

现在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在家耕种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因为不愿留荒,所以还在坚持着。最后我发现,农民朴素,吃很多苦,受很多罪,也很好欺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