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鼓勵雙管齊下,提高銀行服務小微企業意願

觀察 本報記者 王麗娟

為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近期各級各部門利好政策不斷出臺,這些政策“組合拳”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起到了較大推動作用。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佈公告,再次傳來利好,將已經到期的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的普惠金融服務。

此次延期的普惠金融稅收優惠是在落實4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這些優惠政策是在2017年就已經發布,原定於2019年12月31日執行到期,但是為了幫助抵抗疫情帶來的衝擊,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這些政策延期。

數量龐大的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擔負著重要角色,是經濟發展主體中的一支非常具有生命力的隊伍,也是未來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動力源之一,本身就有較高的發展潛力和融資需求,但是在疫情的衝擊下,很多小微企業資金週轉困難,處在破產的邊緣。由於“缺信用”“缺信息”“缺抵押”,小微企業很難通過市場途徑獲得融資,因此需要政府的介入。

自疫情發生以來,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的措施可謂一波接一波,對促進銀行加強對小微企業的服務監管力度也越來越強。不久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普惠金融在銀行業金融機構分支行綜合績效考核指標中的權重提升至10%以上,將中小銀行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階段性下調20個百分點,進一步提高了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要求。

近日出臺的《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更是將評價標準進行了細化。據介紹,這份文件的制定旨在全面科學評價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情況,更好地發揮監管激勵和引導作用,進一步提升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質效。

在政策引導下,一些金融機構進一步向小微企業傾斜,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繼續加大。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5.93%,五家大型銀行新發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4.3%,在2019年基礎上進一步下降0.3個百分點。一季度共辦理續貸5768億元,其中近九成資金投向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政府在推動銀行加大服務小微企業方面不遺餘力,但是從銀行方面來說,銀行也需要盈利,有自己的風險防控體系,對於風險較大的小微企業本能地避讓,特別是今年在疫情衝擊下,貸款逾期和違約情況增多,銀行不良貸款也有所增加。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銀行的不良貸款有所上升,現在整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是2.04%,比年初上升了0.06個百分點。

對於銀行面臨的這些風險,中國銀保監會近日召開發佈會稱採取了很多對沖政策措施來緩釋,例如2020年第一季度處置了不良貸款4500多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0億元,力度比去年更大。同時,把處置的渠道、處置的方式逐漸拓寬,既是為減少銀行的不良貸款,同時也為其提供新的貸款支持企業創造條件。

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表示,銀保監會要求銀行在當前的情況下必須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特別是支持中小微企業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支持了這些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其實就是銀行本身防風險的一個舉措,支持他們發展,銀行不良貸款自然就下降。

事實上,除了加強監管以促進銀行提高服務小微企業的意願,加大對銀行的鼓勵力度也兩樣重要。此次延期的這些金融優惠政策就是對銀行的鼓勵,比如對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發放100萬元及以下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對向農戶發放10萬元及以下貸款的利息收入、為種養殖業提供保險業務的保費收入,按90%計入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對小貸公司10萬元及以下農戶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並按90%計入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對其按年末貸款餘額1%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准予所得稅稅前扣除。

在記者看來,長期以來,政府一直通過加強對銀行的監管來提高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比重,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像此次通過減免銀行向小微企業放貸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大對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獎勵,以鼓勵銀行增強服務小微企業的意願,是與監管同樣重要的方法,才能真正讓銀行自主提升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