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清真寺和回教古迹


泉州的清真寺和回教古迹

泉州的清真寺和回教古迹

文/王和声

泉州涂门街(就是通淮门内),有一座相当古老的“清真寺”,宋代绍兴元年,回教教主纳只卜穆喜鲁丁在这儿所建造的。到了元代至正九年,教徒夏不鲁罕丁和金阿里出资重修,全体教徒就推举夏不鲁罕丁为泉州清真寺主教。后来,他的儿子夏敕大师继任主教之位。清真寺的碑志记载说:“清净之教,传入中土。始于隋开皇中”。元代吴鉴记叙:“宋绍兴元年,纳只卜穆喜鲁丁者,自撤那威从商舶来泉,创兹寺于泉州之南城”。

泉州的清真寺和回教古迹

清真寺整个建筑都是用石块构成的,规模相当壮观,据教徒说,这寺的建筑,花去了十九年的时间,但自民国以来,多已倒塌,没曾重修。寺门上用青岗石筑个城涵式的大拱门,壁上环绕着青松,看来十分苍古。栅门上有一方匾额,雕着“万殊一本”四个大字,东壁上嵌有明朝永乐上谕,是禁止官民侮慢的旨意。门内右边,竖有两块石碑,因年久剥蚀,字迹很模糊。进入寺内,地方虽然很广阔,但都成为颓瓦残垣,大部份改作教徒的住宅。后堂还算完整,民国二十年左右才新修葺的,一个江苏籍的主教眷属住在这儿。后堂的前端悬挂着两方匾额,一个是“显扬圣教”;一个是“西岳飞来”,堂中的墙壁上有一块回文的石碑。堂内右边有一座木质的七级木座,上面写着“明白楼”三字,但并没有穆罕默德教主的塑像。

泉州的清真寺和回教古迹

相传,以前寺内聚居有金、丁、夏、马、郭五家姓的教徒住户,互结婚姻而不和外教通婚。教徒们都是吃牛肉的,戒吃猪肉。去世了,他们不用棺木下葬,亲属把尸体用白布捆着,放进一口公用的活动棺材里,就抬上墓地,尸体入土后,而那空棺材则仍抬回寺中备用的。

走出了东门仁风街,沿着“泉洛公路”大约有二华里的地方,有一村落叫“圣墓乡”,从公路旁边远远望那村后的小山头,有一座颓败的墓亭,隐约显现于岩石和丛林之间,这就是灵山的回教石墓。穿过村道,上了山坡,就到达墓亭的所在地,墓亭已塌坏未修,只存四支仍屹立着的石柱,石柱之间,有三座古墓都采用回教式所筑成的。亭的后面,又围建着个半月形的石造护廊,护廊的左右双边,分别竖立着四块碑志,正中一块是用阿拉伯文雕刻的,石碑的前面有二方小石桌,上面置有石香炉和石烛台,西廊的一块石碑,则为明代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经过泉州行香的碑记,其它的三块石碑,都是墓志。

泉州的清真寺和回教古迹


泉州的清真寺和回教古迹

清代嘉庆二十三年,马建重修碑志记载:“岁在著雍摄提格之孟陬,余奉命提督福建陆路军务来泉州,因知东关外有爸爸墓焉。按府志路所载唐武德中有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此山,夜光显发,人因而灵之,名斯墓曰灵山……”又同治十年,提督江长贵重修碑志里说:“……公余策马出城,知所告而访之,二冈之上,果有两墓在焉,而不知始于何代及何人?……证之郡志,乃获其详,盖三贤四贤于唐武德中入朝,传教泉州,卒而葬此者。”至于正中所竖立的阿拉伯文石碑碑文,据陈万里《闽南游记》所载,是回历七百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一三二三年,元代英宗至治三年修墓时的题记, ARNAIZ氏译为“二先贤当发克福时,来此传教,后葬此山,教徒每来瞻拜,得沐圣恩保佑,愿此二墓,长能保存!”此外另一墓碑则记着:“同治壬申年七月初十日故四川成都郡六品军功马阿浑永春之墓,监亭乡愚弟江长贵顿首拜立”。则这亭中三墓,除了三贤四贤之外,就是马阿浑的基,而这座山的山坡一带,则尽是一般回教徒的墓地。

泉州的清真寺和回教古迹

在基亭护廊内部的西侧,也立着一大石碑。这是明代郑和下西洋经过泉州前来行香的碑记,是长三尺多、宽二尺的青岗石,上面刻着:“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在护廊的西南隅,有清代同治十年提督福建陆路军务江长贵修碑记:

  “盖三贤四贤于唐武德中入朝,传教泉州,卒而葬此山者,厥后屡显圣异,郡人士崇祀之。明永乐太监郑和出使西洋,道此蒙佑,曾立碑记………”。

“永乐”,是明朝成祖的年号,成祖疑惠帝逃亡海外,想探知他的行踪,且又想跃兵异域,表示中国的富强,因此,他派太监郑和浮海经由南洋、印度、波斯,以至非洲的东海岸,世人称郑和为“三保太监”。民国二十四年七月,云南昆阳县曾发现郑和之父马哈只的墓志碑,这墓志碑竖立在昆阳县城西门外,是明代大学士李志刚所撰拟的。当时全国报章纷纷刊载,报导说:“郑和祖籍昆阳,原系姓马,成祖赐姓郑,七使西洋,威镇中外。”据袁嘉谷《滇绎》卷三记载李志刚所撰“马公铭”说:“公字哈只,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温氏,有妇德,子男二人,长文铭,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才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又前暨南大学教授李长传所著的《南洋华侨史》第二章第三节·郑和之南征及华侨之发达:“郑和,云南昆阳州人,本姓马,世奉回教,入明宫为宦竖,赐姓郑,宫中呼为三保,故有三保太监’之称。”

泉州的清真寺和回教古迹

泉州的清真寺和回教古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