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是如何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取代汉朝的

汉失其鹿,天下逐之。自董卓之乱以来,群雄并起,在众多诸侯,曹操脱颖而出,在相继消灭了吕布、马腾、袁绍后,一统北方,成为当时中国实力最强的军阀。从曹操的创业史来看,曹魏政权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二,靠的是曹魏为首的曹氏集团在战场上不断拼杀得来的。但历史远远比这个要复杂得多。曹氏集团在前线拼杀扩展势力的同时,

在内部还在不断地蚕食大汉王朝的法统,经过曹氏两代人的时间,才最终完成的取代大汉的王朝的任务。

曹魏是如何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取代汉朝的

想挟天子令诸侯,你要先承担这些风险

曹操帝业,始于手下毛玠的一句建议。

曹魏是如何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取代汉朝的

谋士毛玠的画像,毛玠给曹操的建议,被誉为曹魏版的《隆中对》

在李傕、郭汜之乱后,逃到洛阳的东汉王朝中央政府既没钱,也没兵,已经无法正常运转下去。而原先大汉王朝任命的地方官,此时已经变成了军阀,只想着扩张自己的势力,根本不管大汉王朝的死活。

这个时候曹操的谋士毛玠给了了一个建议,即

“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

这句的核心是奉天子,就是要迎奉此时在流离失所的汉献帝。因为,迎奉汉献帝,就意味着可以东汉王朝的名义进行发号施令。

但迎奉汉献帝,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和代价。

代价就是要承担起整个东汉王朝中央政府运行的全部经费。没有哪个军阀的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平白增加一整套中央政府的开支,对于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而言,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除了付出代价,还要承担风险。

而这个风险就来自于拿着自己经费供养的这个傀儡中央政府。

汉献帝及忠于汉献帝的大臣并不甘心当傀儡,他们会寻找各种方法摆脱自己成为军阀傀儡的处境。曹操迎立汉献帝后,就发生过汉献帝的用衣带诏,密令董承、刘备等人刺杀曹操的事情。

掌握了汉朝中央政府,还会让自己成为全国所有军阀注视的对象。毕竟汉朝中央政府在你的手里,其他任何一个军阀都可以用清君侧的理由或者用类似于衣带诏这样的方式发动对你的战争。曾经掌握汉朝中央政府的董卓,就受到了关东十几路诸侯的联合讨伐。

曹魏是如何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取代汉朝的

《三国演义》当中的汉献帝

因此袁绍等军阀才会放弃迎奉汉献帝的行动。

虽然风险和代价这么大,但是它带来的收益却相当可观。

迎奉汉献帝除了可以让曹氏家族在政治上居于高位,还可以此不断蚕食大汉王朝的法统,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完成曹氏取代刘氏壮举。

铲除异己,把持朝政

曹操刚刚将汉献帝接到许都之时,汉献帝身边还跟着一帮大臣。随后一些地方士族也因为汉献帝的原因,来到曹操控制下的许昌。这批人以董承、孔融为首,可以说是真正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想要完成曹氏取代汉朝的行动,必须要将这些人清除出去。

但还没等曹操动手,这些拥护汉献帝的大臣就自己撞到曹操的刀口上了。

公元200年汉献帝的爱妃董氏的父亲董承妄图行刺曹操,但行刺失败。曹操借此诛杀了董氏一门以及与此有牵连的世家大族。

到了公元208年,曹操以诽谤朝廷等多项罪名,诛杀了长期与曹操作对的孔融。

公元214年,密谋诛杀曹操的事情泄密后,汉献帝皇后伏寿被曹操废掉。在废除伏皇后的同时,曹操诛杀伏氏一族。

至此支撑汉朝皇室的外戚集团彻底被铲除。

曹魏是如何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取代汉朝的

电视剧《三国机密》中的伏皇后

曹操最后一次大规模诛杀汉臣是在公元218年。这一年拥护汉献帝的大臣韦晃、金祎、吉本等人在许昌发动叛乱。这场叛乱很快被曹操平定,韦晃、金祎、吉本等人被杀。至此之后,汉献帝身边再也没有可用的大臣,曹操完全控制住了汉朝中央朝廷。

在铲除异己的同时,曹操也在不停地给自己及其手下封官。

在刚刚将汉献帝接到许昌的时候,曹操就让汉献帝任命自己的谋士荀彧为尚书令。通过这种方式,曹操间接地掌握了东汉王朝的中枢机构。随后曹操阵营内部的谋臣武将都陆陆续续被任命为汉朝中央政府的高官,比如钟繇被任命为司隶校尉、曹仁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华歆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可以说在曹操称魏公之前,整个东汉朝廷基本是曹氏的党羽。

大汉的皮,大魏的心

把控朝政之后,就是要自己登基称帝建国,成为真正的天子。称帝建国意味着要重建一个中央政府,但曹氏集团并没有走这一步,而是通过三步走的方式,逐渐掏空大汉,将大汉王朝的中央政府换成大魏自己的政府。

第一步:进爵位,成为大汉内部仅次于皇帝的的人物

虽然在曹氏统治的地区,曹操已经是实际上的统治者,但在名义上还是低于刘氏皇族。因此称帝的第一步,是要取得与刘氏皇族同等或者更高的地位。建安十八年,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封自己为魏公,并允许自己自建宗庙、社稷,还在邺城建立了自己的国都。由此可见,

曹操虽为公爵,但其真正的地位远在刘氏诸藩王之上,成为名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第二步:夺走大汉王朝人事权

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当中,人事权基本掌握在割据一方的军阀当中。但在名义上,高级官员的任免,以及爵位的封赏还是要经过东汉政府。建安二十年,曹操又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令,让已经成为魏公的自己拥有册封爵位、任免大小官员的权力,至此东汉王朝的人事权完全被曹操所掌控。一年之后,曹操由魏公又升格为魏王,并任命钟繇为魏王国相国。

夺取大汉王朝的人事权可以说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在之前曹氏集团无论文臣武将,明面上都还属于汉朝的臣子,可以说是人是人在汉庭心在朝。夺走人事权后,曹氏的文臣武将便成为名副其实的魏臣,在支持曹氏取代大汉的过程中,将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曹氏集团夺走大汉人事权,也是在向还没担任官职的读书人宣示:今后只有效忠曹氏,才能有一官半职。

第三步:获得天子仪仗

在东汉时期,天子、大臣所使用的礼仪是有严格的区分。汉献帝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他还是名义上的天子,天下的共主,其象征天下共主的仪仗整套的仪仗用品,比如皇帝的冠冕、车马等还只能是皇帝专用。

没有天子的仪仗用品,曹操就算权力再大,也依旧是汉臣。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让自己拥有天子专用的旌旗、车马以及冠冕。也就是我们在古书中常看到的“加九锡,冕十旒”。

曹操从汉献帝那获得等同天子的特权有:

(一)“ 天子命王设天子族旗, 出人称警哗”,就是用天子规格的仪仗队,在出入经过的地方实行戒严。

(二)“天子命王冕十有二硫,乘金根车, 驾六马, 设五时副车”,就是说曹操戴天子才能戴的帽子,乘坐天子才能坐的车。

这一做法使得曹操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皇帝,只差一个皇帝的名号。后来历史学家翦伯赞对曹操“加九锡”的行为就有这样一句评价:“把皇袍当衬衣穿在里面的人”。

曹魏是如何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取代汉朝的

《军师联盟》里的场景,曹操权力再大,名义上也是汉献帝的臣子

至此,整个大汉王朝彻底被掏空,最后就等着将皇位彻底让给曹氏家族了

登台受禅,改朝换代

在上述一切都完成以后,只剩下最后履行完政权交接手续,将大汉江山彻底变成大魏江山。而履行手续的方式就是禅让。

禅让是传说中三皇五帝时代部落联盟首领传承的方式。这种传承方式主要考虑的是品德和能力,因此备受后世儒家学说的推崇。在东汉时期,儒家学说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学说,因此通过禅让的形式,完成从东汉到曹魏的政权传递,在那个时代完全符合主流价值观。

何况此时的东汉王朝,也仅仅剩下一个空壳。

但最终走完禅让这一步的,不是曹操,而是曹操的儿子曹丕。

曹魏是如何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取代汉朝的

连环画中禅让的场景

公元221年,汉献帝按照曹丕的意思,正式将皇位禅让给曹丕,至此东汉王朝正式寿终正寝,曹氏集团正式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大魏朝的大汉天子

改朝换代后,就要面临如何处理禅位之后的汉献帝家族的问题。

如果让汉献帝出任自己的臣子,那么他在曹魏政权中会显得非常尴尬,而且还可能会与部分怀念大汉的老臣形成一派政治势力,威胁曹魏的统治。

但如果把汉献帝一家给杀了,会给南方的孙权和刘备集团找到借口讨伐曹魏,让曹魏落到政治上不利的地位,还会被天下人指责。

思来想去,曹丕处理汉献帝的方式是给位不给权。即给予汉献帝极高的地位,但不给权力,将其移出国家的政治中心。

曹魏是如何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取代汉朝的

禅位后的汉献帝。没了朝政的牵绊,活的比曹丕还长

在汉献帝禅位之后,曹丕宣布将汉献帝封为山阳公,封底在山阳邑。而且曹丕规定,汉献帝在自己的封地内依旧保持原先汉朝的礼法制度,还可以继续使用天子使用的礼仪用具。汉献帝上书给曹魏的皇帝,可以不称臣。

也就是说,汉献帝刘协在自己的封地山阳郡,依旧是大汉天子。

千年之后清朝宣统皇帝退位后,民国政府在《清室优待条例》中,便仿效曹丕的做法,保持宣统帝溥仪的尊号不变。民国政府以对待君主的礼仪对待宣统皇帝。

由此来看,虽然汉献帝只是一个公爵,但其享有的地位却高于诸侯王,仅次于皇帝。汉献帝去世后,时任魏国皇帝曹叡甚至亲自给汉献帝发丧 ,并按照原来汉朝皇帝的礼仪安葬汉献帝。

可见汉献帝这位亡国之君在新生的魏朝里,依旧享有极高的地位。

为何要“借壳上市”

既然地盘都是曹氏集团打下来的,为何不能直接了事,还要这么煞费苦心地掏空大汉王朝,完成改朝换代的活动呢?

曹魏是如何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取代汉朝的

在曹魏之前,帝制时代还没有直接一蹴而就的改朝换代。王莽曾经试图完成取代汉朝的行动,但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之后袁术也试图自行称帝建国,但也是落得个悲惨的下场。所以对于当时的人而言,天命还在大汉这边,社会上大部分的人心里还是装着大汉王朝。就算皇帝大权旁落,在这些心里有大汉的人眼里,大汉王朝一定还会复兴,不会那么容易被别人取代

曹氏家族低下的出身,让曹氏集团不得不给自己的称帝找一块垫脚石。曹操的祖父是宦官曹腾。虽说东汉时期的宦官位高权重,但仍然被当时士大夫阶层所唾弃。因此出身寒门的曹氏集团必须得靠汉献帝的这块招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才能让天下的士大夫臣服。

更为重要的,是要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的儒学家在汉朝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地强化汉王朝的天命观。东汉大儒班彪在他的著作《王命论》中就有这么一句话:“汉德承尧,有灵命之符,王者兴祚,终非人力所致”。儒家学说所强调的天命观和忠君观,一直到东汉末年乱世,仍然还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既然是主流价值观,那么社会大型的活动都要遵循儒家学说来进行,何况是改朝换代这样举国的大事。

之后曹氏集团的这种“借壳上市”改朝换代的方式,也成了后世王朝效法的对象。后面的西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北朝的北齐北周一直到北宋,这些王朝都是采取曹氏的方式,利用前朝的影响给自己的新朝代铺平道路。

大汉王朝它存在了四百多年,所有的体制都已僵化,就好比是一个行将就木的旧事物。而新生的曹魏政权充满朝气,就好像是一个新事物,但新事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在旧事物中不断地孕育。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缓慢地进行。

曹魏是如何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取代汉朝的

参考文献:

【晋】陈寿:《三国志》

童强:《论曹魏权力合法性与思想演变的关系》

朱子彦:《曹魏代汉前的政治运作》

朱子彦、王光乾:《曹魏代汉后的正统化运作》

张作耀:《曹操集权而未篡汉自立辨析》

杨宁:《略论汉末献帝政权》

秦永洲:《三国时期正统观念简论》

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