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說唐詩:五言律詩奠基人杜審言及《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杜審言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

明代著名學者胡應麟就在《詩藪(sou)》中這樣評價過杜審言:“初唐無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體之妙,實為杜審言首倡”,被後人評論為中國五言律詩的奠基人。

因為他的詩在對偶之間,其句法的結構更細膩,更復雜了。

杜審言是杜甫的祖父,杜甫曾在贈給好友閭丘僧的詩中自誇:“吾祖詩冠古。”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祖籍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是唐高宗咸亨年間的進士,任隰城縣尉,其憑藉自己才能過人,為人高傲,被眾人忌恨。

蘇味道任天官侍郎時,有一次杜審言參加官員的預選試判,出來後他問旁人說:“蘇味道必死。”

聽到此話的人大驚,忙問是何原因,杜審言回答說:“他見到我的判詞,應當羞愧而死。”

杜審言還曾說:“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的賦也成為部下,我的書法使王羲之也成為學生。”

後來杜審言因事獲罪,被降職為吉州司戶參軍。

武則天對他寫的《歡喜詩》很滿意,授職為著作郎。

後來他又任修文館直學士,直到他病逝。

杜審言的詩多為寫景、唱和及應制之作,以渾厚見長。

他的五律《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被胡應麟讚許為初唐五律第一。

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長達四十韻,為初唐近體詩中第一長篇。

三哥說唐詩:五言律詩奠基人杜審言及《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

這是一首和詩。

原唱是晉陵陸丞作的《早春遊望》。陸丞,作者的友人,不詳其名,時在晉陵任縣丞。

大約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前後,杜審言在江陰縣任職,與陸某是同郡鄰縣的僚友。陸某原唱已不可知。

杜審言這首和詩是用原唱同題抒發自己宦遊江南的感慨和歸思。

詩人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進士後,仕途失意,一直充任縣丞、縣尉之類小官。

到永昌元年,他宦遊已近二十年,詩名甚高,卻仍然遠離京洛,在江陰這個小縣當小官,心情很不高興。

江南早春天氣,和朋友一起遊覽風景,本是賞心樂事,但他卻象王粲登樓那樣,“雖信美而非吾土”,不如歸去。

所以這首和詩寫得別有情致,驚新而不快,賞心而不樂,感受新鮮而思緒悽清,景色優美而情調淡然,甚至於傷感,有滿腹牢騷在言外。

三哥說唐詩:五言律詩奠基人杜審言及《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只有離別家鄉、奔走仕途的遊子,才會對異鄉的節物氣候感到新奇而大驚小怪。

言外即謂,如果在家鄉,或是當地人,則習見而不怪。

在這“獨有”、“偏驚”的強調語氣中,生動表現出詩人宦遊江南的矛盾心情:這一開頭相當別緻,很有個性特點。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中間二聯即寫“驚新”。表面看,這兩聯寫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變化特點,表現出江南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水鄉景色;實際上,詩人是從比較故鄉中原物候來寫異鄉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鮮風光裡有著詩人懷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驚新而處處懷鄉。

“雲霞出海曙”是寫新春伊始。

在古人觀念中,春神東帝,方位在東,日出於東,春來自東。但在中原,新春伊始的物候是“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禮記·月令》),風已暖而水猶寒。而江南水鄉近海,春風春水都暖,並且多雲。

所以詩人突出地寫江南的新春是與太陽一起從東方的大海升臨人間的,象曙光一樣映照著滿天雲霞。

“梅柳渡江春”是寫初春正月的花木。

同是梅花柳樹,同屬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裡尋梅,遙看柳色,殘冬未消;而江南已經梅花繽紛,柳葉翩翩,春意盎然,正如詩人在同年正月作的《大酺》中所形容的:“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

所以這句說梅柳渡過江來,江南就完全是花發木榮的春天了。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淑氣催黃鳥”,

“淑氣”謂春天溫暖氣候。“黃鳥”即黃鶯,又名倉庚。仲春二月“倉庚鳴”(《禮記·月令》),南北皆然,但江南的黃鶯叫得更歡。西晉詩人陸機說:“蕙草饒淑氣,時鳥多好音。”(《悲哉行》)“淑氣催黃鳥”,便是化用陸詩,而以一個“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鳥更其歡鳴的特點。

“晴光轉綠蘋”,“晴光”即謂春光。“綠蘋”是浮萍。在中原,季春三月“萍始生”(《禮記。月令》);在江南,梁代詩人江淹說:“江南二月春,東風轉綠蘋.”(《詠美人春遊》)這句說“晴光轉綠蘋”,便是化用江詩,也就暗示出江南二月仲春的物候,恰同中原三月暮春,整整早了一個月。

總之,新因舊而見奇,景因情而方驚。驚新由於懷舊,思鄉情切,更覺異鄉新奇。

這兩聯寫眼中所見江南物候,也寓含著心中懷念中原故鄉之情,與首聯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貫,同時也自然地轉到末聯。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

“古調”是尊重陸丞原唱的用語。

詩人用“忽聞”以示意外語氣,巧妙地表現出陸丞的詩在無意中觸到詩人心中思鄉之痛,因而感傷流淚。

反過來看,正因為詩人本來思鄉情切,所以一經觸發,便傷心流淚。這個結尾,既點明歸思,又點出和意,結構謹嚴縝密。

三哥說唐詩:五言律詩奠基人杜審言及《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前人欣賞這首詩,往往偏愛首、尾二聯,而略過中間二聯。其實,它的構思是完整而有獨創的。起結固然別緻,但中間兩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情景描寫獨特而別有情趣。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首詩的精彩處,恰在中間二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