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而不见那台戏

前天,村里有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太太去世,儿女们为了表示对老人的追思,唱了一台大戏。硕大的戏台之下观者却寥寥无几,他们还都是些老头老太太,年轻人在戏台前穿来穿去,他们对这台罕见少有的大戏却视而不见,他们却把那音箱中传出的优美唱腔当成了无奈的噪音。

如果把时间翻阅到三十年前,一台大戏就是四邻八村老少奢望已久的一顿大餐。我们村的农历七月初一是一年一度的庙会,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必有一台大戏,可我们村没有现成的戏台,一到庙会临近,还得临时搭建。用百八十根高杆子,搭建成戏台的框架,然后再把上面和周围三面围上帆布,戏台就算搭建完毕。记得,有年戏台刚搭建完毕,便来了大风雨,风雨过后,原本完好的戏台,一下变成了一片狼藉。

那时候,村里唱戏用的全部开支都是从各家各户收来的。有几个好事的老头,背着几个布袋,手里拿着一个能盛一斤多小麦的茶缸子,走街串巷步入各家收小麦,一口人一茶缸子小麦,我们村还算一个不小的村,光收入的小麦都是个不菲的数目,把小麦变卖掉,变卖来的钱就可以当做唱戏用的全部开支。老头们背着布袋那种形象好像一支有组织的丐帮,后面跟着一群不懂事的孩子,打打闹闹,蹦蹦跳跳。

到大戏开唱时便更有一番景象。那些来自四邻八村的戏迷们,不论地里的农活有多忙,大人领着孩子,年轻力壮的搀着老人……汇集在戏台之下。都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一点不假,他们在戏台下那种如痴如醉的模样,实在难以想象,即便是在炎炎烈日下,还是在连绵不断的阴雨下,他们一动不动,好像这天上滚烫的烈日和连绵不断的阴雨都给他们开了绿灯。

有一回的晚上,戏马上就要开了,村里一个戏迷急匆匆地抱着熟睡的孩子看戏去了,到看完戏回来后才发现自己抱着的只是个枕头,而在家独自熟睡的孩子已从床上滚到了地上……

三十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戏那种执著再也找不回来了。即便是电视上有台好戏,人们也不愿去看了,只能说看看电视剧吧!那里面有时代感。

视而不见那台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