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熙特别报道 | 从未离开:张国荣

媒体将他的“风华绝代”尽情渲染,而他的死,如他在《阿飞正传》中的“无脚鸟”一样坠地,更平添一丝奇幻色彩。

“张国荣”三个字,在如今已经超越了他自身的意义,超越了艺人和偶像的身份,成为一种抽象的文化现象。每年他的祭日和生辰,人们都会记起他的无与伦比,他歌影双栖、色艺双绝,曾是歌坛天王,亦是金像影帝,他能写歌、谱曲,又能做导演,是香港娱乐界的奇才,甚至被称为无与伦比的“大艺术家”。

董桥曾在文章中称他是“最后一个西关大少”,其斯文、艳丽,浓郁的文化气息,是其撩人之处。他是这些年唯一可以冠以“芳华”的男人,又是个励志偶像,从毫无特点的纨绔青年,变成日后的翩翩荣少。

小熙特别报道 | 从未离开:张国荣
小熙特别报道 | 从未离开:张国荣

1996

这一年张国荣40岁。

在宣布“永久退出歌坛”8年之后,他后悔了,推翻了自己当初的决定。

也许会有人感到疑惑:为什么张国荣收回当初的承诺,复出歌坛之后,喜爱张国荣的人数似乎只增不减?难道人们一点都不介意这位歌手当众食言?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看,从离开到回来,张先生在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

小熙特别报道 | 从未离开:张国荣

1990,主演《阿飞正传》

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

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提名

豆瓣8.5 / 史上最高分电影排198

小熙特别报道 | 从未离开:张国荣

1991,主演《纵横四海》

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提名

豆瓣8.8 / 史上最高分电影154

小熙特别报道 | 从未离开:张国荣

1993,主演《霸王别姬》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戛纳影展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豆瓣9.6 / 史上最高分电影第二位

小熙特别报道 | 从未离开:张国荣

1994,主演《东邪西毒》

威尼斯电影节、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

豆瓣8.6 / 史上最高分电影148

小熙特别报道 | 从未离开:张国荣

1997,主演《春光乍泄》

戛纳影展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豆瓣8.9 / 史上最高分电影81位

短短8年间,主演5部名垂青史的华语电影。

如果这样还不能满足你,还有1997年入围柏林影展的《色情男女》,1996年入围戛纳影展并且角逐最佳男主角的《风月》,1995年入围金马和金像的的《夜半歌声》,1994年的入围金像奖最佳影片的《金枝玉叶》……

这8年里,张国荣几乎绝迹歌坛,却在电影圈有着辉煌的战绩和超高的曝光率。他参与的作品,几乎无一不是华语世界的顶级制作,口碑或票房也都有着漂亮的成绩。无疑,哥哥在电影领域又圈了一遍粉。而对于旧时歌迷们来说,每一次张先生的电影上映,恐怕都是对她们的一次撩拨——只是偶尔听一首电影主题曲,又怎么过瘾?

到了1996年,张国荣即将复出歌坛已然不是秘密。就在一年前,他签约滚石,在台湾发行了《宠爱》。专辑一经推出不仅在本土创出销量佳绩,获得六白金销量认证,还在韩国卖出50万张,至今仍是华语唱片在韩国的最高销量记录。

显然,张国荣的歌迷们根本不在乎当年所谓“永远退出歌坛”的承诺是不是认真被执行了。

如果张国荣是一位擅长割韭菜的朋友,这时候它只需要挥舞起镰刀,歌迷影迷们自然会把白花花的银子奉上。凭借超高的人气,任由唱片公司去做些大路货,也够赚很多年了。但如果真的是这样,恐怕今天人们对哥哥复出歌坛的评价,也会有些不同。

而张国荣此时又做了什么?

出歌坛后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张专辑《红》

这张专辑被公认为是张国荣艺术价值最高的专辑。C.Y.Kong 陈辉阳 陈小霞……诸多大神参与制作, 林夕包办全碟作词,唱片从封套到词曲整体概念性很强,制作精良,也奠定了张国荣鲜明的个人风格。

小熙特别报道 | 从未离开:张国荣

这位始终在艺术领域发挥自己极致才华的“偏偏少年”,一直在用作品,用行动践行着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执着。

时光匆匆,又是一年,2019年,哥哥离开的第16个年头。每年4月1日,或者9月12日,张国荣的影响依旧无处不在。如果可以,也许很多歌迷也都希望16年前哥哥所做的那个决定可以被撤销,就如同1996年,他又选择重返歌坛一样。

也许,无论是1989年告别歌坛还是今天,张国荣从没有真正离开过。只要人们还爱着他的音乐和电影,散落四周的,都是他的印记。

这个中秋,让我们在电影的世界里与他再度重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