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呢?亚马逊给我们的3点启示

如何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呢?亚马逊给我们的3点启示

对于每一个在职场中打拼的人,不论你是创业者,还是为人打工的,都需要面对一个问题:“在竞争中,我要如何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股不可替代的力量呢?”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每个人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努力着。

有的人拼命工作,为的就是升职加薪,让自己的职业高度不可替代。

有的人呢,在自己的领域不断深耕,成为一个专家,让自己的职业深度不可替代。

也有些人呢,买了大量的书,报了大量的网络课程,每天打几十个卡,把自己弄得特别忙,可到头来呢,发现自己还是原来的样子,什么也没有学到。

可见,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试图让自己成为这个世界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从而达到财富自由的状态。

可未来是如此的不确定,我们也不确定自己这些努力是否真的能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只有时间才能检验自己所做的努力。

那有没有一种策略能够让我们在到达终点之前,甚至行动之前就能够判断我们的方向是否正确呢?

《好好思考》作者成甲老师在书中提到这么一句话:

当我们在自己的领域中遇到了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不如先跳出来,问问自己,有没有其他哪个领域的人更想解决这个问题,更频繁遇到这个问题。


最近,自己看了一些介绍电商巨头亚马逊的成长经历故事,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提炼了亚马逊以及它的创始人贝索斯的成长四心法。


如何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呢?亚马逊给我们的3点启示

贝索斯

从变化中找到不变的长线思维

在亚马逊举办的一次行业大会中,贝索斯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常被问的一个问题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会有什么变化。

但我发现,很少有人问我另外一个问题,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2个问题比第1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你需要将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在亚马逊的发展过程中,贝索斯也的确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践行。

比如贝索斯坚信,零售业无论再怎么发展,消费者对零售行业的要求一定是种类多,物流快,产品好,价格便宜,一定不会有人主动找到贝索斯,告诉他,希望亚马逊的商品种类更少,物流更慢,产品质量更差以及价格更贵。

当坚信这一点的时候,亚马逊就能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这些不变的目标中,哪怕需要很长的时间,哪怕短时间内没什么收益,哪怕会牺牲其他利益,只要方向正确,都值得付出。


如何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呢?亚马逊给我们的3点启示

亚马逊的仓库


如何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呢?亚马逊给我们的3点启示

亚马逊APP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未来充满了更多的变化和不确定。

5G时代,AI人工智能,VR虚拟世界,区块链,一个个崭新的技术注定要改变这个世界的很多规则。

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未来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并且会出现很多现在都还不存在的工作。

面对这日新月异的变化,有些人会选择不断的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自己对未来的预判能力,比别人更先一步认清未来的样子。

也有人呢,干脆什么都不做了,直接破罐子破摔,等待未来的审判。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无论未来如何变,自己都能始终守住自己内心的那个不变。

罗振宇被大家熟知就是因为2012年的时候,他在视频网站推出知识脱口秀《罗辑思维》,并在后来由此节目衍生出了罗辑思维互联网社群,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发出的罗胖60秒,再到后来的跨年演讲,得到APP,看起来好像做了不少的事情,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这些产品其实都有一个共通的底层逻辑:都是为那些渴望求知,但没有太多时间读书学习的人提供经过筛选以及加工处理的优质知识内容。


如何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呢?亚马逊给我们的3点启示

罗振宇

突破舒适区,颠覆自我

亚马逊刚开始是从网上卖书起步,可后来呢,贝索斯竟提出推出Kindle阅读器阅读电子书,颠覆自己的纸质书业务。


如何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呢?亚马逊给我们的3点启示

kindle

同样,亚马逊从网上卖书,到后来发展成自营电商其他各种商品。再后来,亚马逊又引进了第三方卖家,让他们都在亚马逊开店,跟自己的自营店竞争。后来又扩展业务到AWS云服务,以及FBA物流体系。

这每一次的变化都是在跳出自己当初主要营利的舒适区,去颠覆自我,做更多的尝试。

回过来看我们自己。我们很多人常常会抱怨说自己的工作一年,两年几乎都是在重复着做一些同样的事情,有些事情自己闭着眼睛也可以做了,没有什么成长。

当我们具备了时刻需要突破自己舒适区的意识的时候,我们就会主动去思考,我做的这些事情目的是什么,对公司的主要业务产生了什么样的价值,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除了这些,还可以做哪些事情对核心业务起到支持的作用?我是否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我可以怎样提高自己的能力?我希望自己能得到哪些资源?对于现在的事情,我是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思维来改变一下,是否可以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呢?

当有了这些思考后,我们已经开始走在突破舒适区的路上了。


建立起自己的旋转飞轮

前面讲到了,亚马逊确实做了很多的事情,包括网上卖书,自营电商,引进第三方卖家,云服务,物流体系等等,看起来好像挺不专注的。

真相是什么呢?

亚马逊建立PRIME会员服务,建立会员忠诚度体系。当第三方卖家服务做的越好,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卖家来到亚马逊平台,会员就能享受到更多优质的产品服务体验,也会有更多的消费者愿意成为会员,也刺激更多的第三方卖家入驻亚马逊。

同样,亚马逊建立FBA物流体系,搭建AWS云服务,为商家解决物流问题和IT基础设施搭建问题,只需要关注自己的产品就好了。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商家愿意在平台入驻下来,不愿离开,这就刺激了更多的消费者在亚马逊买卖,也增加了会员数量,提高了亚马逊平台的议价权,从而又再次为消费者提供了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服务。

这每一项服务都彼此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彼此成就,就像一个旋转飞轮一样,自己就开始旋转起来了。


如何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呢?亚马逊给我们的3点启示

刘润老师也分享过一个鼓励孩子写作的方法:

刘润老师给孩子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鼓励孩子在公众号上写作文,发表出来,这样就会有很多的人看到他的作文了。孩子就尝试着在公号上写文章发表,果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鼓励他开始研究怎样写,可以得到更多的人的鼓励和夸奖,刺激他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这其实也是一种旋转飞轮的例子啊。

我们有很多人的确非常努力,一年计划读一百本书,买了几十门课程,一天打十几个卡。每天看到他,不是在打卡就是在去打卡的路上。

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当他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时候,除了觉得每天都非常的累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问问自己,我们做的这么多事情有没有共同指向同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具体是什么呢?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做的这些事情之间是如何关联的呢?如果没有关联的话,我该怎么来优化呢?我可以怎么做,来让我做的这些事不需要靠自律就能持续下去呢?

当飞轮建立起来了,很多看起来辛苦的事情,变得像呼吸一样容易了。


总结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不一样的闪亮的星,谁也替代不了。

可往往没有什么方向,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实现。

这时候往往可以借鉴那些已经接受过现实的洗礼取得巨大成果的标杆所积累的经验,比如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

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主要靠的是以下三个心法:

1. 与其不断跟着这个世界变化而变化,倒不如静下心来问自己,什么是未来也不会变的,始终坚守着这不变的点。

2. 除了坚守着这份不变外,其他一切都可以变化,自己需要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不断颠覆自我

3.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尝试都不是随机的,都是为底层的那个不变性服务的,彼此关联,彼此成就,形成一个旋转飞轮,让自己持续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