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结荚期,荚枯病引起豆荚干枯和粒腐,如何预防降低空秕率?

大豆通称黄豆,为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其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已长达5000年之久。像历史上曹植的《七步诗》中比较有名的一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诗中描述的“豆”就是指大豆。大豆在我国全国各地均可以种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其种子蕴含丰富的蛋白质,素有“绿色的牛乳”之称。大豆在生活中很常见,豆腐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见的豆制品。除此之外,大豆油、大豆酱油、提取蛋白质等等都与此有关。

大豆结荚期,荚枯病引起豆荚干枯和粒腐,如何预防降低空秕率?

大豆为喜温作物,多在夏秋种植。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病虫害种类多发。常见的病虫害有立枯病、根腐病、锈病、病毒病、褐斑病、菌核病、孢囊线虫病、荚枯病、枯萎病、大豆食心虫、豆天蛾、大豆毒蛾、豆荚野螟等等。现在已到了大豆结荚期,并且雨水多发,正是病害多发的时期。为了保证产量,减轻损失,今天这篇文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大豆荚枯病。

大豆结荚期,荚枯病引起豆荚干枯和粒腐,如何预防降低空秕率?

大豆荚枯病的发病特征

1.豆荚染病特征。

  • 豆荚受到病菌侵染会造成荚枯和粒腐,极大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 豆荚受到病菌侵染,幼荚容易掉落,老荚虽不脱落但干瘪失去水分。
  • 在发病初期,病斑呈现褐色,后变致枯黄色。发病部位呈不规则形凹陷,并生有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 感染荚枯病的豆荚多不结种子,假使染病较轻的豆荚虽能结出种子,但豆粒会发育不良,粒小干瘪,呈现灰黑色,没有金黄色光泽。并且豆粒表面会生有白色菌丝层,口感较苦,失去留种和食用价值。
大豆结荚期,荚枯病引起豆荚干枯和粒腐,如何预防降低空秕率?

2.茎叶染病特征。

  • 大豆茎杆、叶柄均可以染病。
  • 在发病初期,茎杆上病斑呈灰褐色,形状不规则。在湿度较大和病菌侵染繁殖的情况下,病斑上长有黑色小点,此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 如茎杆染病严重,染病部位全部变成褐色,失去营养与水分供输功能,植株逐渐枯萎死亡。
大豆结荚期,荚枯病引起豆荚干枯和粒腐,如何预防降低空秕率?

大豆荚枯病的发病规律

  • 大豆荚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残枝落叶以及种子上越冬进行侵染,是第二年的病害初侵染源。
  • 大豆荚枯病原为豆荚大茎点菌,可以随雨水气流传播。在温度30℃左右,湿度90%以上发病严重。
大豆结荚期,荚枯病引起豆荚干枯和粒腐,如何预防降低空秕率?

大豆荚枯病的发病特点

  1. 一般在大豆生长中后期发病,主要侵染豆荚造成减产。
  2. 在雨水多发以及连阴天的情况下发病严重。南方发病高峰期多在8—10月份,北方发病多在八8—10月份,并且南方发病程度大于北方,常出现结荚而不结实的现象,主要与天气以及降水量有关系。
大豆结荚期,荚枯病引起豆荚干枯和粒腐,如何预防降低空秕率?

大豆荚枯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 针对头年大豆田的枯枝落叶进行及时清理,集中销毁初侵染源,降低荚枯病的病原基数。
  2. 针对发病严重的田块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操作。并且合理密植,根据田间肥力每亩使用10—15斤种子。并根据作物长势情况适当间苗,增强田间的通风透气。
  3. 在往年荚枯病发病田块,最好不要留种。可以选用无病田留种。
  4. 少施或不施氮肥,多使用磷钾肥,促进大豆茎秆粗壮,多开花结实。
  5. 针对雨水较多的区域,建议田间挖好排水沟,以防存水,加重病情。
大豆结荚期,荚枯病引起豆荚干枯和粒腐,如何预防降低空秕率?

2.化学防治

  • 苗前进行种子处理,进行防病和防地下害虫。推荐使用62.5%精甲.咯菌腈+25%噻虫嗪按照1:250的倍数稀释,进行大豆拌种。
  • 在病害或雨季发生之前进行药剂预防。推荐使用75%的百菌清800倍稀释,或80%的多菌灵1000倍稀释,在发病前进行均匀喷施防治病害,10—15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两次。
  • 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推荐使用30%吡唑.戊唑醇750倍稀释,或20%烯肟.戊唑醇500倍液稀释,或45%戊唑醇.咪鲜胺500倍液稀释等药剂。
  • 在发病中后期进行药剂防治。推荐使用32.5%苯甲.嘧菌酯500倍稀释,或12%苯醚.噻霉酮1000倍稀释等进行药剂防治。
大豆结荚期,荚枯病引起豆荚干枯和粒腐,如何预防降低空秕率?


在对大豆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进行药剂防治的同时,最好配上叶面肥效果会更加显著。在苗期喷施钼肥,可有效增加根系固氮菌数量。在花前喷施磷硼肥,可有效促进多开花坐果。在农作物生产管理过程中不要小看微肥,它虽然用量很小,但发挥的作用却是无可替代的。

上述是我针对当前时期大豆易发生荚枯病的病害进行的个人分析,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进行补充留言。

大豆结荚期,荚枯病引起豆荚干枯和粒腐,如何预防降低空秕率?

谢谢点赞和关注,更多农业技术持续更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