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N:國家隊開始發力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

近日,兩個英文縮寫成為了國內區塊鏈領域的熱門詞彙,這兩個英文縮寫分別是DCEP(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和BSN(國家區塊鏈服務網絡)。相較之下,因為DCEP更好理解,與普通人關聯更大,因此討論更為熱烈;不過實際上,BSN和區塊鏈技術本身關聯性更強,對區塊鏈技術未來發展的意義也並不比DCEP更弱。鏈博科技自BSN內測早期就開始關注這一國家層面的區塊鏈基礎服務設施,今天就與大家一起來看看BSN的廬山真面目。


國家級基礎設施邁出第一步


4月25日上午,國家區塊鏈服務網絡(BSN)宣佈正式進入商用階段,並開啟海外版公測。這是國家隊搶灘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網絡的重要一步,無疑對於區塊鏈技術在中國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不過我們也需要看到,BSN仍然處在生態形成的初期,要想真正承擔起底層的重要作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BSN是由發改委直屬單位國家信息中心與中國銀聯、中國移動等單位聯合發起,於2019年10月開始內測,是一個跨雲服務、跨門戶、跨底層框架,用於部署和運行各類區塊鏈應用的全球性基礎設施網絡。平臺定位於區塊鏈節點虛擬化,通過城市節點提供雲服務模式的節點服務,實現區塊鏈底層鏈免搭建,免運維,同時形成基於區塊鏈服務的服務商店。截止當前,系統已經接入了二十餘個在線服務和在線產品,不過暫未形成對於BSN進行正確深度運用的應用。


BSN:國家隊開始發力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BSN公共城市節點總數已經達到128個,其中中國節點120個,76個已入網,44個在建,海外節點8個,遍佈世界6大洲。系統基於Fabric 1.4.3,TPS約為1500,未形成較大規模較高成熟度的深度綁定應用。從數據所屬權和組織架構上來看,BSN在商用上的潛力仍然需要進一步觀察。


新基建的新一帶一路


不久前,發改委正式將區塊鏈技術納入新基建,和5G、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一道成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技術。而對於區塊鏈本身,其發展和應用也需要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完善與成熟。因此,BSN作為國家級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建設平臺,有著相當重要的目標與意義。


目前,我國區塊鏈行業在區塊鏈專利、區塊鏈應用落地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但是在區塊鏈核心技術、人才培養、基礎設施上仍然相對落後。要全面發展區塊鏈技術,這些短板不得不引起充分重視。BSN,就是我國在區塊鏈基礎設施短板上的一項追趕嘗試。


BSN:國家隊開始發力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


對此,加州西部法學院法律教授兼國際法律研究主任James Cooper對此評價:“此舉非常像‘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為其他國家提供基礎設施,並獲得一些先發優勢。”可見,如果區塊鏈基礎設施發展得當,不僅能夠充實中國的區塊鏈實力,也能夠幫助其他國家進行區塊鏈建設,正如我們過去幾十年間一直在用傳統方式所做的那樣。


國家的區塊鏈建設,中國區塊鏈從業者都不會缺席。鏈博科技將與廣大區塊鏈從業者一起,為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為我國新基建貢獻自己的力量。對於BSN、新基建等話題,鏈博科技CEO朱清、聯合創始人李徵光將做客量子平方社群,在系列欄目“清徵江湖”中與你一起探討,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